2022-11-19

中国南方和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南方和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习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大年夜!

    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饺子!

  • 沉稳内敛

    #中国南方北方过年习俗大不同#今天已经是正月初三了,意味着春节马上就要过去了。不过同样是过年,南方和北方过年的习俗却大不相同。

    首先,从饮食文化上来讲,我们北方的餐桌上一般少不了“饺子”,而且个别饺子里面还包有硬币,如果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那么来年肯定要发大财,走好运。为什么过年如此重要的节日要吃饺子呢?这是因为,饺子代表着团圆,象征着团聚。

    而南方呢,一般不吃饺子,过年的时候,餐桌上则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品,而且以鸡、鸭、鱼、肉这些荤菜为主。有人说,北方人豪爽,经常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但其实,在吃肉这方面,南方人还是更胜一筹。

    第二,从演出活动上来讲。我们北方一般是扭秧歌、踩高跷,敲锣打鼓等。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的春节期间,就有这种自发成立的民间艺术团,在各个乡镇的街道上来回巡演,围观的群众那可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层,气氛相当活跃。

    而南方呢,一般是舞狮子,或者舞长龙,舞狮、舞龙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与踩高跷、扭秧歌不同的是,舞狮、舞龙都是一个两人或者多人互相配合完成的一个节目,默契度要求比较高。

    大家觉得,南方和北方过年的习俗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 9527

    南方北方过年,大都是包饺子还有一桌子菜。但是北方的饺子是捞出来,蘸醋吃,南方没有醋,而且比如湖北那边的一些地方吃饺子跟吃馄饨一样,连饺子带汤一碗一起吃。

  • 墨香

    我来南方生活已经二十多年了,很少回北方老家过年…,好象春节只有两次是回去过的,其余大部分年份都是在南方过年:孩子们都在这边、我们的父母亲早已过逝、比效适应了南方的气候…,这些都是原因。南方、北方的概念,分地域不同也是不同的:河南湖北一带认为黄河以北是北方、东三省才是北方;:而江西、湖南、广东测大多称长江以北为北方的…,这也是我来南方定居后才知道的。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实际上让我们的“老家、故乡“这些观念有了根本改变:原来到临村一趟、到镇上一趟步行也得两三个小时吧?现在呢,跨省回家座高铁、飞机也就两三个钟,还可以常常視频…,我们的家变大了,就象歌中唱的一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不常回老家不是不想老家,很想常回去看看,但也很怕回老家,尤其是怕冬季回老家:记得那年回老家过春节,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字“冷”…,从车进入江西界地就开始全身冻的发抖,尽管不断加衣服…,一直到回到老家第四天才停止抖动;记忆深刻第二个字就是“拉”,拉肚子…,不知道是由于冷、气候不适应,还是由于“美食”的原因,反正就是一直拉不停,这情况也是回老家第四天停止的;记忆的第三个字是“咸”,老家“美食”的重口味:普遍比南方咸、酸、辣,大家知道南方美食是比较鲜、清、谈的,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第四个字是“酒”,酒文化,而且还是高度白酒!如果你不喝“敬酒”,那“罚酒”你一定是跑不掉的…,唉!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仪式、那么多的酒:总之,不喝“倒”、不喝醉就不算“哥们”、“兄弟”;第五就是一个“礼”字了,吃完这家吃那家、赶到这家去那家…,那个“礼”多的没完没了,一点都不能大意,否则很容易把亲戚得罪了…。说实话:老家的春节是丰富多彩的、难以忘怀的…,也是好“恐怖”的,让你不敢忘记。

  • 沉稳前行

    谢邀,北方和南方,广义上说在我们国家都是很大的,北方有很多省,各地有很多过年的习俗,同理南方也一样。根据本人的体会略述一下,北方单指华北地区一带,因地处平原,北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偏少,自然灾害较少,世世代代居住地,搬迁少,是中国古代人集聚地,思想文化上接受儒家思想较多,影响很大,且世代相传,所以对于像过年这样的重要的节日讲究很多,我们哪个地方是年三十中午开始,家里的男丁们带香烛、纸钱去祖坟上跪下磕头把祖宗请回家去过年,请回家后就贡在家里堂屋中央,摆了很多贡品,家谱悬挂上方,祖宗进家后家里人不能大声喧哗,管好孩子,做饭不能拉风箱(声音太大,吓着祖宗),也只能烧芝麻杆一类好烧自燃的柴火,祖宗进家后每顿饭前男人先放鞭炮,家人端着饭先给祖宗吃饭(主要是烧纸磕头的祭拜形式),然后是给贡天王爷、地王爷、灶王爷等吃完毕后家里人才能吃饭,每顿饭都如此,一直到初二早晨送祖宗回坟墓为止。三十中午饭正式过年,下午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全家人围一起包饺子(当地风俗是年三十、初一两天不出门,不串门,因各家都贡了祖宗不能受惊吓),一家人聚集一堂相互总结一年来的收成情况,工作情况等及来年的打算等,吃了完饭后大人们要守岁,孩子们玩会就睡觉了(在没有电视前),没有其它活动。初一早晨天不亮就得起来,大人们把饺子煮熟后祭拜祖宗,而后叫孩子们起来吃,这顿饭讲究早,图来年好兆头,特别是老人,吃了饺子才能算过年,吃的饺子多说明身体健康,一家人吃完饺子后男人就开始拜年(磕头),先给辈分最大的拜(一般是爷爷奶奶),而后是爸爸妈妈,哥嫂,家里最长的不需拜,未出嫁的女孩子不拜,结婚了的女人要拜,家里拜完后男女分开,各去本族的伯伯家,叔叔家,堂爷爷,堂叔叔等去拜年,一般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顺序挨家挨户去拜年,本族本院的拜完一般是天亮了,然后本族院的男人聚集一起向另外家族去拜年,以此类推,最后是每个生产队聚集,向另一个队靠拢,走到两队交汇处,俩队汇聚了数百人,整齐站好,人人笑脸面向对方,由各自队长大声高喊带头,统一向另一个队的老少爷们拜年,高声叫喊祝福拜年,全部跪下,双方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然后燃放鞭炮,比赛谁的鞭炮最响,冲的最高,鞭炮声响彻天空,过年的气氛达到高潮,初一这天就是相互拜年,按辈分大小,不按年龄,辈分小的磕头多,辈分大的磕头少,通过磕头拜年,化解了以往矛盾,相互不在计较,大家和睦相处。初二早晨家里的男丁们早早起床,要送祖宗回坟墓,到了坟地祭拜仪式完成后再放鞭炮,至此过年结束,初二开始一般去亲戚家拜年了,一天跑很多亲戚家,一般十五前拜完。我觉得南方过年没这么多讲究,非常简单,上坟也有,乡下也可放鞭炮,主要是年三十吃一顿年饭,吃完后看电视打牌是主要活动了,不相互拜年,见面说句新年好就行了,平淡无味,没啥气氛。

  • 9527

    看完这九张图,终于把古代的一些传统习俗搞清楚了,比如过年,为什么给孩子压岁钱、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为什么叫纨绔子弟等,原来都是有来历的,家有孩子的,保存下来,让孩子看一看,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增长见识,同学、老师都会对其刮目相看。#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 教育

    春节南北风俗有啥不同 我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虽然记不清每一个春节都是怎样过的,但心里认定春节是中国的,即使过年的时间有点差异,也还都是过春节的,这个认知是从藏历新年得出。

    今年小年,我怕记错,翻手机看了看,一下子让看到一个我未曾接受过的信息:二十三为北小年,二十四为南小年。以为弄错了,问问别人,都说不知此一说何来?于是,度娘告诉了我,原来,这过小年,南北不是一天过的,二十三.是北方小年,:称为北小年。习俗略有不同。

    二十四是南方小年,称南小年。吃汤圆。北方吃饺子。、

    我是北方人,所以,自始至终都遵循北方老家习俗过年。

  • 静以修心丶

    我是南方人,广西广东过年是去拜年都要分红包,不管大人小孩,北方好像不会这样。还有我们这里过年是要杀鸡拜神和祖宗的,北方应该是不需要的。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南方过年吃汤圆,北方过年吃扁食(水饺)

  • 淡定自若

    我们浙江兰溪一带的风俗是,除夕这天吃年夜饭时,家家户户都要带上烧纸和香到坟上接祖,回来吃团圆饭的。有些地方是不兴的。所以我们这边有这么句俗话,重天空,各乡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