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数学一,目前真题做完了,买的模拟卷还没到,现阶段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本科末流211提桶跑路专业,一直在备考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还有60天感觉自己考不上了。数学方面做题很头疼,效率低没思路,真题和模拟卷也就80分的水平,好焦虑啊,求条友给点安慰和建议。
数一是难度最大,知识点最多的一科,也是拉开分的一科。
真题做完了,在模拟题到来之前可以做如下两步:
(1)一,把做真题中的错题,整理并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
(2)二,把高数、线代与概论的知识点再多温习一下,照着大纲做,尤其新出的考点。
哪些问题是考研前不知道,考研后才知道的呢?就这个问题我说一下个人的看法:(1)你的自我认知和考研结果有时候会不符,就我身边考研同学的而言,用半年时间考研,目标中国人大,每天也认真背书,认真做题,可是结果跟他想象的差距太大了,所以说,努力是一码事,结果也是一码事,但是努力是我们实现成功的必然途径,努力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实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目标院校,不要因为一时的眼高手低,导致最后的没落失望。(2)考试题目难度,以及考研内卷程度是我们不能确定的,很多人都说偶数年题目难,奇数年题目简单,其实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06年的考研题就很简单,所以说这个我们无法预知,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按目前情况来说,内卷程度越来越严重,但是这个趋势也不会一直这样,所以这个也是无法确定下来的。(3)专业课难度变化也不确定。就比如今年,我身边有考中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的同学,他把前20年的题刷的炉火纯青,还额外做了北交的相关题目,但是今年命题组老头换人了,出题风格大变,导致落榜。那么针对种种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要练就一双火眼精金,把自己的能力和目标院校匹配起来,其次是做好复习规划,从基础到强化到冲刺,每一步都稳稳妥妥落实下来。下面我再简单提一下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用时最久,熟读复习全书基础篇,同时选对老师,推荐两个老师姜晓千,硕哥,我去年也面临过选择老师的困惑,跟过汤家凤,跟过其他机构的一些老师,最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是以上这两位老师,这是我的个人见解,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跟好每一节课,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配合660习题册,硕哥251练三遍,做好李老的书籍数学真题解析基础篇,把选填这关稳稳的把握住了,同时你的计算能力也会突飞猛进的。2)强化阶段:这个阶段我相信你有一定基础了,就要学会利用复习全书提高篇这本百科全书了,至于如何利用,可以参考一下我前面的帖子,或者和我私信。这本书知识点非常全面,建议大家不要放过每一页,这关要是过了,你后面的能力会提升很快的,同时有余力的同学不要忘记做一下330,重视选填,这可是考研数学半壁江山,一直不能懈怠。3)冲刺阶段:来来回回刷近20年真题,可以参考李永乐考研历年真题解析提高篇目,市面上比较火的模拟题比如李林46套,合工大卷,李永乐模拟卷基础篇和名校篇,选择适合自己的刷起来,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务实,不要搞题海战术,每一道题做完都要好好总结反思,同时要注意效率,你同学玩手机的时候你比他多做一道题,那么你就比他强,如果累了就去休息放松一下,劳逸结合,但是不能刷一下手机做一道题,作为过来人忠实的分享给大家,祝愿大家一战成硕!
陈楚涵Royal.Free
2022-11-19事实证明,高考模拟试卷做的再多用处都不大,和高考真题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平时的模拟卷大多数都是陈年老题,只要你平时练的多,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题很多都是创新题,平时根本训练不到,所以很多学生一看试卷一脸懵逼,再看试卷云里雾里,三看试卷无法动笔,满心欢喜进考场,稀里糊涂走出去,所以建议学生,进入五月份复习要回归课本,不要再盲目的去买试卷去做,比如今年乙卷数学高考第19题,其实就是带入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给你的这个公式不能直接用,需要转化成另外一个公式,很多学生算了20多分钟都算不出来,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把课本上面的这些公式定理,熟练的掌握了,相信这题很快就能做出。不要所谓的猜题卷押题卷,占据了你的最后宝贵的时间,回归课本、回归历年的高考真题,这是最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