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对于辞职考研的人,有哪些好的建议?

想咨询一下关于对于辞职考研的人,有哪些好的建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听说今年应届本科毕业的朋友已经开始辞职了,
    准备重新备战研究生考试,
    加油考研吧!未来两三年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
    现在离开学校,也搞不成什么大事业的话,
    还不如继续留在学校生态系统积蓄力量。
    王老板是认定自己这辈子要创业当老板的,
    所以本科毕业后直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
    横冲直撞,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的磨炼。
    因为好多事情在学校里是研究不清楚的,
    还不如早点出来在社会上混呀混[耶][耶]

  • 风华正茂

    考研季到来时,小李做了个决定:读研深造。

    “为什么突然想读研?”“镀金呀。”同事们把小李的想法看得很大义凛然,仿佛她做了一件大家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

    于是小李凛然辞职,在家复习一年,但结果远没有想得好。分数出来当天她在微信里哭着和大家诉苦:“早知道就不辞职了!丢了工作,又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大部分人或许能熬过焦灼的35岁职场危机,但不一定能熬过不安分的辞职深造。有人说,学无止境,你知道辞职读研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吗?可事实果真如此?

    那些没有准备就辞职读研的人逞的是匹夫之勇,尤其是在还有家庭和工作要背负的时候,辞职读研的做法真不值得赞美。

    我想起来另一件事,朋友小C和我说过的裸辞考研经历。辞职那年她30岁,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唯一的美中不足:大四那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直到成家立业,却越来越成为每天堵在心里的遗憾。

    去年6月,她毅然裸辞。丈夫不理解,婆婆更是不理解。准备了近半年,好在她争气,考上了研究生。

    今年,小C开心地来上海上学了,把所有的事情托付给了丈夫,却没想到婚姻危机这么快就显现。丈夫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工作养家,加上两地分居,他终于在深夜发微信说想认真和她谈谈两人的婚姻。

    她觉得委屈,甚至感觉丈夫不爱自己。但在丈夫看来,她一个人做决定辞职读研,就压根没考虑对这个家的责任。

    对职业女性而言,辞职读研到底是一个人的事,还是得背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和前途?

    有人反对:不支持职场女性读研涉嫌歧视,在无法兼顾家庭与学业的条件下,辞职读研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举动。

    在辞职读研这件事上,小编采访了几个做法完美的朋友。在做出决定之前,他们一般会先想想读研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 拥有更丰富的思维

    本科生思考和研究生看问题是不一样的,更长的理论学习会让你拥有更专业的学术思维。

    本科的学习内容杂,时间短,是一种表层的知识汲取;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习用三个字概括:精、专、研,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学术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思维和眼界都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而逐渐走向成熟。

    ➤ 获得更高的平台

    尽管学历已不再是找工作的唯一标准,但当你利用学历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的前路会更加广阔。

    这里的学历和普通意义上的学历不一样。研究生的学历意味着:更深的学术水平、更广阔的眼界、更潜心地学习。

    ➤ 获取更专业的知识

    本科意味着你什么都要学,研究生意味着你什么都要会。

    “学”和“会”是不一样的概念。学只是一个知识传输的过程,至于你能接受多少,需要个人天赋加上努力。会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加上进入研究生之后专业细分,意味着你能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

    列举了这么多,说清楚读研还是工作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如果你已经在一个好的平台拥有了工作机会,何不试着继续工作?

    有些朋友工作几年,获得了公司的认可,只正处于上升期。在这种情况下,读研只会让你到手的机会飞走,继续工作才能发挥你最大的价值。

    ➤ 如果你学历很水,何不试着向更高的学历冲击?

    有些时候,辞职读研也许是一件无奈之举。有的公司在晋升或其他方面有学历限制,这导致了部分学历不达标的人无法获得晋升机会。在此情况下,读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如果你学历很水,但实力很强,何不继续工作?

    对有些人来说,读研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你的实力已经很强,足够在激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读研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 如果你学历很牛,实力不够,建议你读研

    如果你的学历很牛,实力很弱,建议你可以读研,提升自我价值。

    凭着母校文凭你进入公司后可能会被人高看一眼,但如果你实力不够(甚至还不如三流学校的毕业生),也终将被激烈的公司竞争机制淘汰。

    ➤ 如果你什么资本都没有,建议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学历很水,实力不够,天赋和努力你都没有,那么工作之后,你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至于那些仅仅是为了迷茫或者随大流而辞职读研的朋友,环球君不建议你们放弃事业选择读研。在工作中或许你已经小有成就,对公司而言你的辞职会是一种损失,于你而言也是一种浪费。

  • 岁月悠长

    谢邀,没有经历过不敢说,但见过两个辞职考博的,都是教二本老师,硕士学位。我们知道前几年硕士还吃香,现在博士多硕士学位就显得不行了,升职无望,只有被迫从读,都是带着孩子读博的,很无奈。

  • 沉稳内敛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可以给你一些建议。首先对于考研这件事儿,我认为是值得支持的,毕竟学历提升了,未来的机会会变多。但是不建议辞职考研,这样压力实在太大了。除非有足够的金钱并且获得家庭的支持。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建议是边工作边考研,考上之后再辞职。可能这样比较辛苦,但是比较有安全感,考场上比较放松,更容易考出好成绩。对于复习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院校选择

    在考研初期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是非常关键的,目标院校建议选取自己专业领域TOP前3的,不然读研出来依然没有什么竞争力。收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学校论坛,考研帮,知乎等等,在初期可能会有些浪费时间,但是不要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吝啬时间,不然后期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困扰。

    第二、时间安排

    边工作边考研的话,时间安排很重要。意味着只有晚上和周末有时间。所以建议时间安排上细化到每小时。每天做一个计划表。自己对专业课和英语、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然后每天给自己分配好具体的任务。周末的时候可以用来看视频课,平时晚上可以以练习真题和模拟题为主。

    第三、复习资料

    考研政治复习我个人主要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肖八肖四(肖四大题一定一定全部背会),对于政治我没有花太多的精力,主要精力都花在了数学和专业课上。数学建议看张宇的视频课+做历年真题。英语的话也是做真题+看新东方唐迟老师的英语阅读真题解析,不用做过多的题,两遍真题,把题目吃透,最后背王江涛的作文模板。专业课因为每个专业不同,所以可以询问师兄师姐的经验。

    预祝考研成功!

  • 岁月如酒

    数学老师突然提出辞职,原因竟然是为了考研,我劝她好好考虑一下,犹豫再三她还是辞职了!

    这些年考研热度不减,尤其疫情的反复所带来的行业不景气,加大了就业难度,使得很多人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期望通过学历上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实话实说,我倒不觉得考研适合所有人,而且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考研人,很多的想法都不再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更深的造诣,很多考研的初衷仅仅就是为了拿个研究生的学历,这样的想法就导致了即使研究生读下来,其真实的含金量也不会太高!

    再回到我们这位数学老师,说实话到底是选择先能有份踏实的工作再考虑提升,还是说一切都放弃只为了去追逐不具确定性的所谓梦想!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前者,我一定会让自己先能有份事业,通过这份事业先努力尝试去证明自己,通过实践我才能发现,我到底缺的是能力还是学历?学历总有机会有渠道可以去提升,但是能力的提升还要靠机遇和运气!

    所以,考研是好事,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适合?是否需要辞掉工作专门去考研,这个还真的有待商榷!

  • 沉稳之选

    感谢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辞职考研是可以的,但是工作5年之后辞职再考研的话,个人感觉风险有点大。首先,自己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家庭压力也会比较大;其次,这个时候读研更多的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突破自己现阶段的认知瓶颈。

    思想上的准备

    基于上述两点,个人认为如果题主现阶段的工作前景不错的话,可以考虑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相比之前的在职研究生,含金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如果题主意在读一个全日制研究生的话,这里面有时间成本还有自己的年龄等等因素,题主需要考虑好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又想通过读研获得什么?


    复习上的准备

    目前考生可以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要求大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开始备考的话,时间上可能有点紧张,加之好久没有接触课本的原因,重新捡起知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报考的是理工科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因此可以结合考研视频一起复习。另外选定目标院校,确认考研的专业科目,方便复习。


    关于复习资料

    对于统考科目:英语推荐考研真相(英语一)或者考研圣经(英语二),可以结合何凯文老师的考研阅读视频一起复习,注重真题;政治推荐视频+风中劲草+肖老的最后四套卷(着重记忆)。如果考研考数学的话,可以考虑张宇的36讲,里面知识点清晰,简洁,多练习真题;对于专业课,买对目标院校要求的专业课课本,注重课本和真题。

    最后,祝你考研成功。

  • 风华依旧

    如果自己有稳定工作,真的不要轻易离职考研。

    前段时间,在社区工作的同学咨询我考研的事,我首先是惊讶,然后是委婉劝退。

    最近也看到知乎上一些公务员想离职读研的,再结合今年我们这一届秋招后的就业情况。

    现在来谈谈离职读研这个事。

    辞去工作读研,放在20年前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在零几年的时候,研究生挺吃香的,我本科学校研究生可以直接留校当老师。

    就是说,你只要考上研,工作的事不用愁。

    而我们的很多大学老师,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当年就是辞去工作来读研读博的。相比他们的同龄人,这群继续深造的人的确走得更好。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也可以。

    那时候,体制内还不太兴35岁门槛,也不分男女性别,也不要求啥第一学历,更不会在意你是不是本硕专业一致,只要硕士博士毕业,就代表着有好工作。

    毕竟,那会儿高学历的少。

    但如今,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工作,35岁是最低的门槛,一些好的国企事业单位会要求27周岁以内。

    等你真正去就业时还会发现,招男不招女已经是默认的规则。

    不仅如此,还会挑你的第一学历、本硕一致什么的,甚至有些单位会明确要求双985。

    据我了解,我们院辞职读研的人中女生偏多,且多数本硕专业不一致,在秋招时并不乐观。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类人群基本没有参加秋招的资格,只能加入考公考编的大军。

    要知道,由于疫情、双减等带来影响,这几年稍微好点的岗位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即便有定向选调加持,大龄女研究生的就业近况也不乐观。也许你现在看不上的编制,可能有很多名校生还在为之努力。

    之前和一位从移动辞职考研的研友调侃说,我们研究生毕业后可能还找不到当年本科的工作。

    现在看来,也不是危言耸听。

    毕竟面对千万应届毕业生大军来说,我们就业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毕业学生一年年的增多,但好岗位却没有增加。找不到好工作并不是说现在的人不优秀,而是僧多粥少,竞争变得更激烈。

    近几年,不是经常有24、25岁博士毕业拿到教职的新闻报道吗?不得不说,卷不过他们啊,优秀又年轻。

    所以,如果目前手上有好工作的话真的还是要珍惜,因为即便读了研可能毕业后还找不到目前的工作。

    另外,我们的能力其实也不会因为我们读了研真正提升多少。

    最为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认知自己的位置,找到让自己舒适的状态更重要。

  • 沉稳前行

    辞职考研有劣势有优势,但个人认为优势更大。

    大学毕业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就会发现,在公司里是要求你出成果的,注重效率与结果,你曾经在学校里面做东西随便做做,没有结果也没人指责你,在企业你就会逐渐培养自己时间管理的能力,这就是优势所在;

    同时有了工作以后,还要辞职考研,就证明内心深处是想要继续学习的,这就有了源动力,学习起来动力十足,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做好规划,保持梦想,相信一定可以成功的!

    我一个同学考川大,他是边工作边考研,最后英语和专业课政治都考了高分,支持他的就是川大这个梦想,因为最后数学没复习,才考几十分,而他只差几分就进了川大,他很后悔没有辞职多花时间在数学上,不然轻而易举上川大了,所以机会大大的,加油少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