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广东体育专业,广体好还是东莞理工?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广州体育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本科生月薪6368】
2022年1月19日,广州体育学院发布《广州体育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0%,本科、硕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6.1%、95.4%。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4.7%,硕士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比例为1.6%。
第一,从毕业生的月收入来看,2021届本科、硕士毕业生的月收入分别为6368元、7452元,其中月收入较高的学院是体育教育学院(6726元),月收入较低的 学院是运动与健康学院(5856元)、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5903元)、足球学院(6030元)。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研究生院的月收入为7452元。
2021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表演(武术表演)(7762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学院)(7489元),月收入较低的专业是康复治疗学(5061元);2021届硕士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体育教育训练学(7650元)、民族传统体育学(7471元),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专业是体育教学(7275元)、新闻与传播(7279 元)。
第二,从各学院及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各学院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九成以上,其中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的学院是武术学院(98%)、体工队(97%)、运动训练学院(97%)。
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学院)、学前教育、表演(武术表演)、康复治疗学、运动训练(体育艺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工队)(均为100%);21届硕士毕业生中,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是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人文社会学、休闲体育学、运动医学(均为100%),以上专业所有毕业生均已落实就业。
第三,从职业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为中小学教育(44.3%)、文化/体育(11.1%);硕士毕业生就业量较大职业类为中小学教育(34.0%)、高等教育(31.2%)。从各学院职业流向来看:体育教育学院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幼儿教师,武术学院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小学教师;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学院)、特殊教育等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均为幼儿教师。
第四,从行业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类均为教育业(分别为67.9%、81.3%)。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中小学教育机构(43.5%);硕士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中小学教育机构(32.4%)、本科学院和大学(21.6%)。
第五,从用人单位流向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54%),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比例为38%;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69%)。
2021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均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分别为73%、52%)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另外,硕士毕业生就业于1000人以上(30%)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其中在行业一流企业就业是高质量就业的表现。 2021 届本科有8%的毕业生在行业一流企业就业。
第六,从就业地区流向来看,2021届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90.4%的人在广东就业;已就业的硕士毕业生中,有66.9%的人在广东就业,本科、硕士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均为广州、深圳。从就业区域来看,21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就业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比例分别为80.7%、57.0%,该校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第七,从升学情况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4.7%,硕士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比例为1.6%。其中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体育传媒学院(11.0%)、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8.1%)。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较高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27.0%)、休闲体育(康乐体育)(18.2%)、公共事业管理(12.2%)。#高考2022#
东莞理工好,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1]。 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提前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以良好成绩通过,2018年5月学校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2]截至2019年1月,学校拥有松山湖及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210亩。学校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教职工1402人,普通全日制学生19310人,成人教育学生10739人[3]。
广东省,最好大学排名
【软科版】
1 中山大学
2 华南理工大学
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4 南方科技大学
5 暨南大学
6 深圳大学
7 华南师范大学
8 南方医科大学
9 华南农业大学
10 广东工业大学
11 广州大学
12 汕头大学
1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15 广州医科大学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
17 东莞理工学院
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9 广东财经大学
20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1 五邑大学
22 广东医科大学
23 广东海洋大学
2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5 岭南师范学院
26 惠州学院
27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9 肇庆学院
30 广东药科大学
31 韩山师范学院
32 韶关学院
33 广东金融学院
34 嘉应学院
35 广州航海学院
36 广州体育学院
37 广东警官学院
备注:该排名来自广东省大学排行榜(软科排名2020版)。
相对来说广州体育学院好。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体育高等学府,具有教授评审权和硕士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在校生约8000人,研究生900多人,与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联合办学培养研究生,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校现有6个学科门类: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拥有10个硕士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具有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分别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以及医学门类运动医学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体育专业硕士点。
设有18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特殊教育、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表演、运动康复、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康复治疗学。
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3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3个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2个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休闲体育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体育教育、特殊教育、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6个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现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2门国家精品课程,《运动生物化学》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6门省精品或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广州体育学院 yyds
肯定广体好!
点石成金
2022-11-18肯定是广体好,出很多体育老师,理工是工科比较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