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跨考历史学研究生值不值得?,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难吗,跨考历史学研究生会有歧视吗,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跨考历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跨考历史学研究生,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需要做的准备,会计跨考历史学研究生,接受跨考历史学研究生的高校,跨专业考历史学研究生看什么书,艺术生跨考历史学研究生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党必看!考研择校高级指南,7步找到心仪院校‼️‼️‼️
考研择校七步法:
如何确定好自己想考的学校?
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考专硕还是学硕等基础性问题。
确定想去的地域,确定好一区还是二区。
查询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看学校优势学科是什么。
去研招网查看所报考专业的所有院校。
把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记录下来,并做初步排除:排除不想去的地方,比如边远地区;慎选招个位数的学校;结合学科评估以及就业地域,参考书目等多方面因素筛选几所心仪院校。
继续做排除法:确定了学校,找拟录取名单;根据拟录取人的分数情况来选择学校;特别留意专业课分数,考虑是不是压分。
挑选学校和专业的小建议:北京上海的思政、英语比别的省要低一些,东三省、二区等地方的学校公共课相比北上确实给分宽松点,过线更容易些;可以选最近才开始招生的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文科学校的理工科专业)。
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是否有必要去大城市?
考研择校应该先选择城市,在你能力范围内选择你最想去的城市。
特别是新传、法硕、计算机、金融专业,大城市可以给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毕业后回家工作,那你就可以选择本省的重点大学。
注意:北京上海是所有城市中内卷最严重的,谨慎选择!
怎么选院校?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库——输入对应专业——查询
可以先考虑四种不同梯度的院校:
第一阶梯:学科排名全国前十的院校;
第二阶梯:高于你当前学校一个级别的院校;例如你是二本就选一本,你是211选985,你是985选高于目前学校3-10名的院校;
第三阶梯:本科院校或同级别院校;
第四阶梯:你的底线学校。
该选择什么专业?本专业还是跨专业?
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招生工作——硕士招生——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录取人数等
先问你自己两个问题:
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本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果两个答案都不理想,可以考虑跨专业。
至于跨哪个专业,要看你数学好不好。
需要考数学的专业:
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理学、工学类专业
不用考数学的专业:
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类专业
医学和艺术学跨专业门槛高,无相关背景别考虑。
学硕&专硕?
这很简单,如果要考博就学硕,不考博专硕。
学硕学费低,奖学金多,不考博也可以考学硕。
出来就业几乎没人问你是学硕还是专硕。
985 or 211 or 双非?
如果你有强烈的名校情结,可以直接考虑清北华五;
如果你就想上岸,可以选择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考上这所理想院校,可以去该学校的研究生官网上查招生人数、招生科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还要去看有没有特殊要求:是否要求四级过线、能否跨考、是否接受同等学历。
免费真题资源获取途径分享
1.本校的学长学姐
考研结束尤其是复试结束,会有很多学长学姐在二手群出资料,可以多多关注。
自己学校的学长学姐,还是比较靠谱的。
2.考研群
搜索考研年份+学校+专业+考研群,一般都是有的,群内会有一些参考书、真题等资料。
例如:23考研互相监督互助群。
3.贴吧
搜索学校+研究生院贴吧,例如清华大学研究生吧。
贴吧秩序维护约等于0,鱼龙混杂,一定注意甄别。
4.微博超话
微博直接搜索学校名称就可以,例如北京大学超话。
超话比贴吧强点,但也有很多无良机构乱打广告,不要被骗。
5.经验超市app
搜索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就可以,会有很多认证过的学长学姐,他们会跟平台合作录制talk课程,一般会有附赠资料包,比较靠谱。
6.咸鱼
搜索学校简称+考试科目代码,例如山大807西方经济学。
最好找一个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刚上岸的学长学姐,买人家的资料,留个人情在,以后有啥问题也好开口。
7.小红书 一些学习教育博主定期分享考研干货,例如:人间打气筒、研圈乐学喵。
当初就想学个历史,结果发现历史学跨考门槛太高了,然后我就去跨考马理论的历史研究的方向去了,四舍五入也相当于在学历史(马理论有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发史的研究方向,隔壁政治学还有党史和共运史研究的方向
如果真的想学历史,而且对共运史或者中国近现代史,党史方面感兴趣,可以考马理论或政治学的历史方向,虽然非常卷,但是门槛没有历史学那么高。
陈....
2022-11-18浅做了一下湖南的高考历史卷和全国乙卷,个人觉得湖南的卷子更难一些,山东高考历史卷子还没见到,但根据热搜情况来看,这次考题很勇敢。看热搜上的讨论,大概是考了一个女性解放的题,结果那么多人为此欢呼,这让我想起了很多事。
首先是历史,一个颇受争议的学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纪录片里一位历史老师和物理老师发生了争吵。在老师们的课程交流会上,每个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所教学科的情况,一位历史老师和物理老师的对话如下。
历史老师:凡是理科这部分,我教的落实起来应该说能够到位,基本的历史事件和时间每天通过提问,通过小纸条来引导学生。
物理老师:一个理科的孩子,你让他记住那么多的事件干嘛?
历史老师:不是那么多的,是基本的,作为普通公民最基本的素养吧。
物理老师:就是你给他一个东西,大量让他去阅读,大家再一起去讨论,他要建立一个好的历史观。”
历史老师:我正要说重点是建立这个历史观
物理老师:所以你不要在课堂上弄那个小条
历史老师:那什么都没有能建立历史观么?
物理老师:不不不不不,不是那么回事
历史老师:知识都掌握错能建立历史观吗?
物理老师:夏朝商朝的顺序你可以给他,给他还让他记什么呀?
历史老师:我当然让他记住了
物理老师:你怎么记啊?
历史老师: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吧
物理老师:你给他那个顺序他不就知道了
历史老师:我给他他就能记住么?
物理老师:不是,他有必要记吗?
历史老师:他有必要。你无论论述任何一个历史问题或者是呈现一个历史思维方法,你必须有最起码的历史知识。
物理老师:你给他(顺序)他不就能用了吗?
历史老师:我堂堂都得给他?
物理老师:那当然了
历史老师:他要把这个东西作为工具去用,对吧,我的目的不是让他背住
物理老师:那你还给他小条干吗?
历史老师:我是让他掌握住
物理老师:你还不是跟背是一回事儿
历史老师:小条只是一种形式
物理老师:你那个形式本身……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形式体现的
到此为止,纪录片切换了画面。
其实看到两位老师得争论,我有一丝心酸,我个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那是作为普通公民最基本的素养。难道要对我们的历史一无所知么?难道要几百年以后,某偷国说“除夕是我们的,春节是我们的,我们的祖先曾建立了伟大的人类文明,但现在那片土地却被别人拿去了。”那时候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翻课本么?去翻课本看到底是谁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伟大的文明?又是谁的祖先用汗水和血水捍卫了祖国的和平?一定要让事情糟糕到那一步吗?曾多次和朋友聊理科和文科的故事,我们聊对于文科生(广义上的文科)现在缺少的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尊重,文科生最缺的就是尊重。我不想当别人知道我从管理学跨考历史学后,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我,然后说你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我也不想他们一遍遍地告诉我学历史没用,劝我想开一些,找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我更不想他们轻飘飘的说一句,你考历史不就是因为简单好考,这没什么用呀。都说职业没有好坏,那为什么文科理科一定要分出高低呢?
再说男女平等。高考试卷,因为考了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题目而上热搜,本就是十分讽刺的事,说明这道题它出乎人意料,说明这道题,他本来或许不应该被考,但它还是考了。或许这道题就道出了文科的意义,像某位网友说的那样,文科和女性从来都不应该是plan B。还是最喜欢MLD对女性主义的描述——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女性崛起、男性没落,而是男女共同进步,成为平等的伙伴,不再为控制权你争我夺。
就叭叭这么多吧,我也要去思考思考“李超们的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