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新闻学有哪些必看的书,必知道的学界大佬,还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大家可以推荐一些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新闻学有哪些必看的书,必知道的学界大佬,还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大家可以推荐一些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黑白

    【#中国新闻学界泰斗赵玉明逝世# 】据本刊消息,8月30日上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赵玉明历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退休后获中国传媒大学首批“突出贡献教授”称号。

    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科研项目。代表著作有《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主编兼主要撰稿人)《赵玉明文集》(三卷本)。主编有《广播电视辞典》、《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辞典》和《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等。主持征集、编选《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四集)《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等。

  • 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4-18作者:董鲁皖龙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4月16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等出席大会。
    王希勤在致辞中回顾了清华大学设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初衷。为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清华大学在原有传播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他充分肯定了二十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希望学院未来能够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更多人才储备和学理支撑,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方面更加积极作为,持续探索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新闻传播教育,努力打造清华文科高原上的新高峰。
    院庆期间,学院举办了新闻传播学科论坛,包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闻传播业界学界共同体建设与实践前沿、新闻传播学术出版共同体建设与研究前沿、新闻传播师资队伍引进与建设、新闻传播交叉学科融合与合作、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六个分论坛。
    作者:董鲁皖龙

  • 淡定自若

    坤哥谈新闻,
    你看行不行?
    不行就拉到,
    行就按到整……

    你知道中国有几大新闻学派吗?

    见仁见智,但比较多的、流行的、时髦的大概有6大学派。

    世界上的耶鲁派、法兰克福派、芝加哥等派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

    而中国呢,与他们既有个性,也要共性。

    坦率地说,一个学科的成熟与否,是否有比较成熟的学术派别是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新闻传播学经过浴火重生,现在是否有学术派别呢?

    必须的,否则,怎么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匹配呢?

    第一,政治新闻学派,以人大为代表,因为人大跟政府的关系最密切,把政治学与新闻学结合起来,在新闻学研究中讲政治,新闻学术和研究跟政治高度一致,跟政治密切挂钩。这个学派在我国往往占优势和指导地位。新闻中有政治,政治中有希望。这一派,更强调新闻的社会属性。

    第二,新闻本体论学派,以复旦为代表,最先提出新闻的商品属性,且研究的核心话语主要在新闻的采、写、编、评本身。他们不太借助其他的话语结构来支撑新闻学,就是从新闻本身出发来研究新闻学。这一派,更强调新闻的自然属性。

    第三,电波新闻学派,当然是以北广、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了,他们培养播音、主持人才,在电波新闻学上占据优势和主导。这一派更强调说与做。

    第四,非新闻学派。是不是奇怪了?既然是新闻,还有非新闻?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非新闻学派,这一派以武汉大学为代表,反正不是以新闻为家底,而是以哲学、历史、中文等为工具来研究新闻,是典型的非新闻学派,南京大学也有点靠近这个学派,强调新闻的广义性。

    第五,“敢言新闻学派”,或者自由主义新闻学派,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吴廷俊坚持大公报的“四不”中的“敢言”传统,《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主要包括“不支持任何党派,不接受一切资助,不盲从于任何势力,为全国人民说话”是资产阶级舆论界走向成熟的标志,代表着先进的办报理念,是对当时报业经济不独立,贿赂成风的新闻界的批判。孙旭陪毕生坚持新闻自由和表达自由,屠忠俊坚持多元主义话语共存。

    第六,商业化新闻学派,现在传媒经济、媒介营销、报纸发行营销等学科里的一些学者,他们把商业化的某些气息带到了新闻学里。这一派,强调新闻的商业属性。

    当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他的学派还有很多,但似乎还不明显,所以难以列出。这些学派之间的观点,有不少冲突之处,所以,现在新闻学界里很不太平,不同学派之间经常打架斗殴是经常发生,学术宽容的风气还未很好建立起来。

    但无论如何,新闻的真实性那是必须的。
    #媒体人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