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我是三本大三学生,学的是市场营销,想考安徽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其实有很多学生本科都是管理学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下面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同学考研的时候都因为各种原因选择跨考专业(1、数学不好,所以只能选择跨专业;但是本科因为学了一些管理学的专业课程,所以不想大跨,还是想选择一个管理学的专业。2、对本专业的学校不太满足,有一些新的职业规划。3、就是不喜欢自己本专业,换其他的什么都行)。当你跨专业的时候你要确定一点,你是否真的需要跨考,毕竟就算你学的再一般,毕竟学过,系统性学过跟没有学过真的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你跨考的时候,你需要做一个判断:你的数学到底好不好;如果数学OK的话,就尽量还选择这个专业;如果真的不太好,那就果断跨。
至于安徽大学的行政管理里怎么样,从几个方面给你说下吧。首先,这个学校毕竟是安徽地区为数不多的211学校,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行政管理并不是这个学校的优势科目,所以备考难度是有的,但是不是很难。第二:这个学校的行政管理是在公共管理下面单独开设的专业,考试内容为政治、英语一、622管理学、816公共行政学(两门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你需要看下你相关的专业课学的如何,才针对性的选择。第三:2017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可以看出,一共有60人参与复试,但是最低分是369分,平均分得在380分以上,所以你要考到380分,才会比较稳妥;这就需要你不光英语分数要高,专业课这方面一定要多了解对应学校对应专业的报考信息,比如参考书目、考试范围等。
最后说一句,因为本科是三本,所以咱们如果确定的学校级别还不低,就一定要好好的准备,好好的复习。
自考法学专业之安徽大学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法律文书写作、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金融法、税法、票据法、保险法、公证与律师制度、房地产法#自考# #安徽大学#
安徽事业单位ABCDE类,看看你的专业符合报考哪一类?#政道公考#
01综合管理类(A类)
1、岗位解析: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
2、专业类别: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理工学 、军事学等 (文史哲学、政法学、也可报)
3、专业要求参考:(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工业工程、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审计、旅游管理、农林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财政税务、金融、经济学及经济贸易与管理、安全生产、材料学、计算机、统计学等)
测查内容为:图一
02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
1、岗位解析: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2、专业类别:文史哲学、政法学、艺术学、体育、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等
3、专业要求参考:体育学、教育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出版、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及摄影、设计学、舞蹈学、戏剧与影视、艺术理论、音乐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行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测查内容为:图二
03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1、岗位解析: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2、专业类别: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天文科学、理工学、农学 、军事学等
3、专业要求参考:地质地矿地理及测绘、电子信息、动物生产与动物医学、林学及林业资源管理、水产、植物生产与农业技术、海洋科学、化工及轻纺、化学、环境及自然保护、机械仪器电气及自动化、计算机、建筑土木工程及管理、交通运输及管理、林业工程、能源动力、农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及工程、数学、水利水电水工、天文及大气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公安技术等
测查内容为:图三
04 中小学教师类(D类)
1、岗位解析: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和教师岗位
2、专业类别:文史哲学、政法学、艺术学、体育、数学、物理等
3、专业要求参考:体育学、教育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出版、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及摄影、设计学、舞蹈学、戏剧与影视、艺术理论、音乐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行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测查内容为:图四
05 医疗卫生类(E类)
1、岗位解析:中医临床岗位
2、专业类别:中西医结合类、中医学类等
3、专业要求参考:中医临床;中医学;中医;中医医疗;中医临床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中西医、中西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西医结等
测查内容为:图五
淡定从容
2022-11-14【我们向学生诠释“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其实对区域教育管理者亦是如此
一位卸任教育局长的冷思考】
【题记】
2018年12月,我由安徽省宁国市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转任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次年1月我写了一篇随笔《履新教体局长30日之浅思考》。因为这篇随笔,我结识了一批教育界的专家,他们对我后来的履职帮助颇多。近期,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教育部门,转岗时我暗下决心:从此不再言教。其实,这并非格局不够大、站位不够高,更不是对教育缺少感情,相反是因为对教育倾注得太多、拼得太狠、爱得太深,不愿让自己纠缠其中,挤占过多的精力。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干扰接任的同志,“当好划船人,莫论是与非”是自己多年秉持的习惯,生活在熟人社区,“留白”是最好的选择。
近日,在网上与几位教育界的朋友碰面了,他们都建议我作为“过来人”再写一些教育类的文字。斗争了好几天,决定写这篇反思,只期能给区域教育管理者带来一丝微光。在我看来,一个不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其失败之教训更加弥足珍贵,能给人以提示、提醒。区域教育管理者肩负的职责使命十分繁重,需要面对的任务极为艰巨,需要解决的问题错综复杂,要代表地方党委政府履行保障职责,要承担宏观行政管理、中观教育管理、微观教学教研等众多任务,并非一句“学会弹钢琴”就能拿捏。笔者以为,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就是要回归教育本源,回答好教育根本问题,厘清事关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做区域教育的明白人。
区域教育的方向何在?
认清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区域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方向是宏观层面的大问题。理论上讲,就是要搭上天线、对标对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上位要求,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在实践层面,区域教育的“出卷人”是地方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以家长为主体的社会各界人士,“得分要素”是多维度的,既要与周边区域横向比,也要与自己过去纵向比;既要在学生成绩上比,也要在学生素养上比;既要看教育改革发展的状态,也要看教育对区域改革发展的支撑;既要看当下区域教育的基本面,还要看未来区域教育的潜质,等等。因此,区域教育管理者要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在“上搭天线”“下接地气”“中聚民心”中找准平衡点;要认清“坐标系”,把准方向和目标,统筹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事宜。
譬如,从不同学段看,学前教育的方向就是要增加公办学位供给,让“入园难”“入园贵”不再是问题,解决好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使学前教育政策既跟进人口战略需要,也契合义务教育未来向两端延伸拓展的可能;义务教育的方向就是办好群众身边的公办教育,以师资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做到优质均衡,优化结构,坚决阻断逐利资本侵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方向就是要逐步实现由政府举办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同质化办学向专业特色鲜明、符合区域发展差异化办学转变。从教育输出看,短期内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都逃不出应试的怪圈,“内卷”的氛围不会瞬间打破,因此区域教育管理者在发展方向上既不能简单“唯分”,也不能“去分数化”,因为“缺分”的教育是乌托邦的教育,至少会让党委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度降低,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信心不够,学校和教师自信心下降,进而恶化教育的生态,在城市化的驱使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便不可收拾;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而不是追求升学率。从资源配置看,就是要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资源配置的质效,等等,基础教育特殊属性和特别功能决定了公平始终是区域教育的首位度。详见原文:一位卸任教育局长的冷思考-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1:5月6日,山东省青州市古城幼儿园开展“今天你微笑了吗”主题活动,通过制作笑脸卡、比笑脸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心态。王继林 摄
图2:6月2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组织初三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减压活动,帮助学生释放紧张情绪。丁根厚 摄
图3:6月20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西河头小学学生在收割小麦。傅新春 摄
(胡正平 作者系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宁国市教育体育局原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2日第4版#教育##教育微头条##教育管理##区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