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如何进修MBA?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如果是留学或者联考MBA,看你能力选择。
如果是合作MBA,看师资。
如果是免联考MBA,那就看价格。
免联考MBA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产物,因为教育部对于MBA与EMBA越管越严,导致很多学生都卡在了全国联考这一关卡上。全国联考,你说她难,对刚毕业几年的学生来说,轻轻松松;你说它不难,你试试工作十年后去考一个,就一个英语单科线就能折磨的你死去活来。
免联考MBA能不能去,能!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同学想获取知识的权利。
一个工作十几年的人,需要学历提升又死活过不了联考,怎么办?孔子的时代就有“有教无类”,意思是学生无分类别,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但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免联考MBA靠谱的基础上。
首先,免联考MBA里最知名的就是中欧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了,是免联考的一线阵营。对学生的收入、资产、社会地位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即使知名如中欧、长江的MBA,他们依然是没有学历,只有学位的。因此,免联考MBA一定没有学历!没有学历!没有学历!只有参加全国联考的MBA才有学历,如果哪家告诉你,他们免联考MBA有学历,不用说了,绝对忽悠!
其次,如果达不到中欧或者长江的门槛,又不在乎学历的话,有不少中外合作的MBA项目也是免联考,单证,有学位证没学历。部分合作项目的MBA还是不错的,可以理解为名校的师资,但是因为没有联考不算正规军。
然后,我想告诉大家,哪个人群适合免联考MBA?
1、毕业时间很久,工作年限久,应试能力弱化,很难通过联考。或者已经参加多次联考,但还是没有通过的。
2、想尽快就读MBA获取硕士学位。(联考类MBA备考周期长,就读周期也长)对学历不敏感,只想要学位的同学。
3、自己做老板或者自由职业或者完全不在乎学历,就是想学习知识而已。不在乎外界对学历的看法。
如果想了解哪些项目比较靠谱,单独咨询吧,说起来也太费劲。
最后一点建议,如果大家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通过全国联考,还是尽量去读双证的MBA,有学位有学历。毕竟一样花了时间、花了钱、花了精力,何必去读免联考MBA,只有单证认可度偏低。不过对于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受限的学生,了解清楚了免联考MBA,读一个免联考MBA也未尝不可。
我们不怕买错东西,但我们不能因为被骗了而买错东西。
30岁港女弃拍卖行高薪厚职,花百万积蓄考牛津圆梦:女生要学会投资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手中有100万,你会怎样利用?不少人可能会去买楼上车,完成人生一大事,不过年仅30岁的港女Malina,反而用百万积蓄投考英国牛津,助自己圆梦。现正于英国牛津大学修读为期一年的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的她,放弃拍卖行高薪厚职,独自前往英国进修,为的令自己扩阔视野,消除迷惘。她用自身经验告诉大家,人生不只一种选择,投资在自己身上永远没有时限。
今年30岁的Malina并没有特别惊人的出身,跟大部女生一样,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努力读书并考入香港城市大学主修英文。大学毕业后,跟其他毕业生一样拣选了自己有兴趣的行业,辗转间成为改变她一生的机遇:「毕业后工作了8年,起初做过Fashion,后来加入拍卖行做Business development & strategy,因而得到有很多出国工作和参与大project的机会。」
Malina坦言自己能成功考入牛津正正源于拍卖行的工作经验和同事,身边同事们都有讨论过将来的路,大家都认同在低潮期进修是最好时机:「有些同事去了剑桥、耶鲁,有些也跟我一样入了Oxford读Law。」加上因为牛津Postgrad看重工作经验,那时Malina的两个老板都为她写了封推荐信,让她一击即中。
Malina表示很多人都觉得考入牛津是件遥不可及的事,但其实Postgrad比Undergrad相对容易:「入Oxbridge(编按:Oxford和Cambridge)考Undergrad是好难,因为一个十多岁的学生考一间大学要视乎很多因素,除了学术成绩本身已经好厉害之外,其他如家庭、经济背景也有所影响,所以Undergrad好多人争一个位,相对难争。但牛津的Postgrad反而更着重工作经验,尤其是MBA,好多传统MBA可能会比较倾向取录做顾问、经济行业的人,但牛津的则倾向取录各不同行业背景的人。看回今年数据,其实只是5个人争一个位,相对容易。」
虽说容易,但考Oxford本身还是有门槛,Malina:「公开试GMAT要过650或以上,大部分top MBA更要700分以上,加上本身Undergrad的成绩要有二级荣誉甲等以上,所以还是有点难度,很多人看到这些门槛便放弃不去试。」香港人具相当高的竞争力,应该勇于尝试:「一来香港人有国际视野,公开考试成绩也可以好劲;二来工作经验都比较丰富,例如我自己本身做的行业比较独特,大学会倾向收这类学生,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多分享经验,为学校带来不同视野。其实我身边好多朋友,不论香港还是其他地方而来的,本科都不是名牌大学。这就是Postgrad的好处,以工作经验弥补本身可能不是prestige的背景。」
学无止境,虽说要进修到处都可,但有能力的梦何不追一追?Malina也不例外,而既然选择投资在自己身上进修,在一个什么的地方里学习便成为她重大考虑关键:「从我搜集资料得知,美国的MBA 7成都是本地学生,不过牛津的则有9成都是外国学生,促使自己的同学圈会更国际化,所学的也会更多。
「牛津是间很出名的大学,令我可以在读MBA以外都能接触到更多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人。例如我住宿舍,我的housemate是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Mailna娓娓道来。
整个MBA课程为期一年,学费为6万英镑,连同牛津高昂的生活费、全职读书没工作一年,Malina表示成本绝对有100万,全靠个人积蓄:「大学毕业选好行业后,其实一直都想进修MBA,所以本身都有储蓄习惯,加上2020年中正值肺炎期间,公司刚好重整架构,我主动离职时有个servant package帮补不少。我拿了钱去投资,该时的外币和股票都『捞底』,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有10%回报,那时真正让我感受到有危就有机。」
30岁人毅然放下工作和家人,全职一年出国读书,不少人觉得她的决定相当大胆,Malina:「但我觉得那是一个关口,在一个变化强劲的时间去读书以充分装备自己,当市场重开、经济反弹之时便可再投身工作,赚取更高回报。」
Malina更感激妈咪一直以来的教导和鼓励:「妈妈一直好鼓励我持绩进修,由细到大她对我的教育是:『投资喺自己身上慨钱先系最有用』。我宁愿用100万投资在自己身上,好过投资买一个tangible asset。不论是读Oxford还是MBA或是什么也好,读书能让你赚取更多经验和人脉,而不少数据都支持读MBA的ROI (编按:投资报酬率) 有100%以上。妈妈也觉得20几、30岁时不做,要等到几时呢?她反而更觉得我迟了。」
李靓蕾的哥大校友发声帮其澄清学历问题:
之前网传的“李靓蕾本科在普林斯顿,之后去摩根大通工作,之后又去哥大进修MBA”的确不是王力宏的前妻李靓蕾而是另有其人;
但李靓蕾本人学历也是真实的,是和Yeshiva大学合办的社会项目硕士。并非网传的改名字和王力宏送她去学校后补,这个可以查;
当年的乌龙波及到商学院时,记者就曾说过是“艺人经纪人”放出来的风声。
不知道题主是在哪个城市,MBA院校有很多可以选择,还有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靠前的城市,都有很多很好的,知名的MBA院校可以报考。像广东省的话,广州本地的MBA院校就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广工,广外,广大,广财等等,还有其他院校的教学点。深圳地区的MBA院校就更多了,但是本地院校只有深圳大学这一所,其他的都是在深圳设立的教学点,比如北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哈工大,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等,深圳因为是一个发展前景和潜力都很大的一个城市,所以很多院校在深圳都设有了教学点,为了在深圳的想要提升自身能力的人员。
题主在选择院校时可以从院校的知名度上来选择,优先选择985,211,双一流的院校,因为好的院校提供的资源平台是不同的,而且遇到的同学,朋友的层次也是不相同的,越优秀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会越高,不过读MBA也还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经济上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的院校。
然后选择目标院校还可以从MBA的国际认证上去选择,MBA的国际认证有AMBA,EQUIS,AACSB等,这些可以看出一个院校管理学院的硬件实力,也是检验一个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师资实力等。所以可以从这些MBA国家认证中去筛选MBA院校。
题主在选择院校时尽量选择自己工作的城市,或者周围的城市,这样自己也不会太过于辛苦。最后,祝题主考上理想的院校。
沉稳步伐
2022-11-14诞生与成长
Stitch Fix创始人卡特里娜·雷克(Katrina Lake)200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先后任职于咨询公司和风投机构。
在工作中,她对零售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她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2009年,卡特里娜赴哈佛商学院进修MBA。在专业商学教育的熏陶下,她将身为女性对于购物体验(特别是购买衣服的体验)的追求、本科教育赋予的数理思维,以及过去工作中对零售服务业的理解融合起来。
她认为,服装零售业的革新方向应当是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具体方案则是将人和机器、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在哈佛就读期间,卡特里娜就开始了将数据应用到零售业的创业实践。
她将闺蜜们发展成自己的客户,记录她们对衣着的偏好,然后按照自己对这些偏好的理解采购女装,再驱车送货到客户家中。客户从采购成果中挑选出自己看中的并付款给她,她再将未被选中的衣服退回。
这个过程极为耗时,卡特里娜不仅需要占用自己的资金,还基本赚不到钱。
但有一点得到了证明:女士们对这种业务形式颇感兴趣。
更重要的是,她借这个机会成功收集了第一批数据,从而完成了对未来商业模式的验证。
2011年2月,卡特里娜赢得了75万美元(投后估值35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借助这笔投资,Stitch Fix在卡特里娜位于剑桥市的公寓中正式开业。
2011年6月,卡特里娜从哈佛毕业,随后将公司搬到了旧金山。公司开始利用美国西海岸的人才优势组建自己的数据算法团队。
2012年,奈飞数据科学和工程部门原副总裁埃里克·科尔森(Eric Colson)出任Stitch Fix首席算法官,标志着数据团队初具规模。
以此为契机,Stitch Fix正式推出赖以成名的销售方式——Fix盒子。
Stitch Fix将客户填写的问卷转化为数据,然后导入算法,分析客户偏好并形成推荐商品目录。
同时,算法指引一位造型师与该客户匹配,造型师依据自己的判断从算法推荐的商品目录中选出5件服饰,并附上一封信简要说明自己的选择思路,形成一个Fix盒子。
盒内单品价格从3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客户收到盒子后,可以留下自己喜欢的服饰并结账,再用盒子里所附的到付邮包将剩余服饰退回。
这种带有盲盒元素的销售方式能够刺激客户的好奇心,而准确的算法加上造型师人性化的判断,又能保证客户在打开盒子时不会失望。
新颖的销售模式很快为Stitch Fix带来了第一批客户,再加上社交媒体拉新等营销策略,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到2013年2月,公司活跃客户突破1万人;
4月,位于旧金山的首个集散中心投入使用;
7月,公司成立了完整的远程造型师团队。
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
2014年6月公司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后,估值已高达2.85亿美元,为种子轮的81倍。
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为Stitch Fix提供了持续扩张的动力。卡特里娜也开始引进来自Gap、耐克、沃尔玛、百思买等服装和零售行业头部企业的人才。
2014年,公司开始产生正现金流,并维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进军服装领域各个细分市场,到2018年已能够满足完整家庭的购衣需求;
公司不断增加合作品牌的数量,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开始向海外扩张,2019年5月登陆英国。
自成立以来,Stitch Fix的各项业务数据均保持增长,销售额和活跃客户人数不断增加。
2017年11月,Stitch Fix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市值达14.45亿美元。
作者:梅建平,陈剑,乔亿源
来源:商业评论
头图:Stitch Fix
本内容摘编自长江商学院案例《让AI带上温度,将算法结合时尚:Stitch Fix的成长启示》。
详情请见《一年销售超百亿,这个「盲盒」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