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我国最早的语法书是哪一本?

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国最早的语法书是哪一本?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教育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 
    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 
    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 
    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 
    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 
    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 
    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 
    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 
    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 
    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 
    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 
    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 
    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 
    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 沉稳风度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是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这本著作开建了中国的语法学。该书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块基石。

    纯手打。谢谢(*°∀°)=3

  • 教育

    元代出现的第一本语法著作,是元人卢以纬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之前编成的《语助》。

    《语助》是我国第一本研究文言虚字的专著,篇幅不长,全书收六十六组虚词或与虚词有关的词组,共计百三十六个。其中有单音节词六十八个,复合词和词组六十八个,复合词和词组的数量在书中占了一半。书中,卢以纬阐释了虚词的意义,分析了虚词的用法,指出了虚词的具体的语法作用。

  • 9527

    古代没有专门研究语法的书,如果硬要算,那就只有研究虚词方面的著作(虚词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比如《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等。

    若论原因,大致有以下这几点:中国的文字音韵学训诂之学,是经学的附庸。读儒家经典,用不着系统研究语法理论,只要读书读准音切,论道时把握词义便好。其次,汉语的语法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困难,比如,因为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便不好解决。

    最后,我们经常谈到,中西方人做学问的思维不同的。中国古人注重经验和感悟,而西方人讲究思辩和逻辑。比如讨论文学艺术,中国人更多的是写“诗话”、“词话”,这些词话诗话往往是一时审美体会的直接记录,而西方人会把文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讨论美感本于何物。这种差别在语言学里自然有体现,中国的小学,是所谓“文献语言学”,讲究字词的训释考证,而西方的语言学,可以简单地称为“理论语言学”,注重语词间的逻辑关系,甚至致力于寻找不同语言里的共同属性。因而这种中西方的思维差别也会导致研究方向的差异。

  • 淡定自如

    我到今天才知道,原来做英语语法书也能学习一些冷知识而且都与我们大中国有关。

    ★大多数人都以为1492年到达美洲大陆的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

    事实上早在更早的1000多年前,来自中国的僧人慧深早已到达过美洲大陆。

    ★Spaghetti的起源来自意大利。

    事实上发源地在中国。

    ★最早让人类升空的国家是前苏联,那个太空第一人是尤里.加加林。

    事实上那个国家还是中国,那个人的名字叫万户,他是明朝人,生活在公元1500年,只是他为科学献身了。

    所以,我决定在2021年剩下不多的日子里继续将这本书啃完。

  • 秋意浓情

    中国最早的语法书是清末语言学家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1898年成书。稍后,章锡琛为此书做了校注。全书共十卷,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主要例句是从经、史、子、集里选出的,参考拉丁语法,结合中国语言的习惯,求其所同所不同者而写成。这便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

    正名,是介绍语法术语;

    实字,相当于现在的实词;

    虚字,相当于现在的虚词;

    句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

    马建忠先生所著的《马氏文通》1898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建立了汉语言的完整体系,在我国语言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我国汉语言的一座丰碑。此书的出版虽然可以规范了古人乃至现代人的行文方法,但其较为复杂,很难理解。

  • 坏人。

    王力:中国语言学的奇才
    他是中国语言学研究全才和奇才,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研究新纪元,让中国语言学走上现代化道路。
    他1900年出生于广西博白一个农民家庭,靠发奋读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院,师从国学大师、语言学之父赵元任,从此走上中国语言学研究之路。
    1924年他在上海读书时,受当时中国仅有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影响很大。但是,他发现该书是按照西方语法学结构编撰,不太符合中国语言规律,于是,他就萌生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念头。
    清华毕业后,他在导师的建议下,到当时世界研究语言学的中心巴黎留学。1932年他毕业回到清华教书。回国后,他发现这么多年,中国还在使用《马氏文通》,没有新的语法学书籍。他大力呼吁政府制定新的汉语文法。同时,他把西方语言学理论很好地应用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写出了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吹响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号角。他说,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落后于欧洲国际水平七、八十年,我们必须加快研究步伐。
    他一生专注于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乐此不疲,除了上课,每天伏案疾书,即使在抗战和文革期间,也没有中断。
    一路流亡一路研究。在抗战期间,他在长沙书摊上发现清代白话小说《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当即就决定买下来进行语法研究。后来到昆明西南联大,他边教书边研究写作,历时五年,他编撰出版了《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以及《中国语法纲要》,奠定了中国新的语法学基础。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给予他高度赞誉。
    一边劳动改造一边研究。即使在文革抄家、批斗和劳改中,他白天边劳动改造边打腹稿,晚上回家就整理成文稿。文革结束后,他居然出版了《诗经韵读》和《楚辞韵读》两部书。
    他开创了中国很多语言学第一。他第一个给出“语法”的定义。他第一个创办中山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后并入北大中文系。他成为北大一级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他教研结合,主持编撰了《古代汉语》教材。他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汉语史研究生。他研究编写了《中国语言学史》。1985年他把《王力文集》十余万稿费全部捐出,设立“王力语言学奖金”。他提出拉丁文的拼音方案,推广简化字、普通话,投身全国扫盲运动。
    1984年他最后一次回到广州。他在中山纪念堂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五千多人座位的纪念堂,竟然来了一万两千多人,广场草坪上都是人,堪称世界教育界奇迹。
    他如蚁负山。1984年,已经84岁高龄的他,还踌躇满志想要编撰《古汉语字典》,计划120万字。然而,他没能完成这一夙愿就撒手人寰。1986年,他离开人世。
    最后,他的学生们,帮他完成了他的夙愿,并把字典命名为《王力古汉语词典》。

  • 教育

    细读了下同道的简答,深究一点,略作说明。首先弄清汉语史研究脉络,让我们的认识更清晰。汉语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A语义研究阶段,从汉初到东晋末。语义方面的代表作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B语音研究阶段,从南北朝以后到明末。代表作是:《切韵》《广韵》《七音略》《中原音韵》《韵略易通》等。c全面发展阶段,从清初到现在。又叫“汉学”“朴学”。官书《康熙字典》《字汇》《正字通》《佩文韵府》《助字辨略》等。正如刘淇《自序》:“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语法作为一门学问,也曾经在唐代由印度传入中国。当时叫做“声明”。

    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马建忠(1845一1899)。他的《马氏文通》(1898)是受了拉丁语法的影响。他以西洋语言皆有一定不易之律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因此,他是中国语法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一些语法学上的术语并分别了词类。他研究了上古先秦两汉的语法。他做了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王力先生是汉语史语法的专家。读读他的专著是很有益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