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厦门大学”的牌匾,鲁迅先生写错字了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厦门大学”的牌匾,鲁迅先生写错字了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董沫然

    厦门大学”校名四个字写错俩,鲁迅:我怎么不知道?看到厦门大学这四个字,很多人都感觉是错不是写错了,仔细看看会发现厦字多了一点,门字少了一点,学字它没有宝盖头!

    那究竟谁为厦大题写校名的呢?是鲁迅写的,不过是校方从鲁迅的过往笔记和书信中摘下来的,书法上叫“集字”。

    有些人就揣测鲁迅先生想法:认为厦字呀,多一点,是告诉我们学习要多点耐心,门字少一点呀,像晚辈再给长辈鞠躬,告诉我们学习呢,要有谦卑之心,要尊师重道,尊敬师长。学习的学没有宝盖头,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其实按照当时《书法字典》,二字合规无误,不能认定为错字,所以鲁迅先生根本没有写错字,自然没有那么多含义。

    有的网友打趣道:古人写错字:通假字,作家写错字:有深意,我们写错字:错别字!
    不知道你怎么看。

  • 岁月悠长

    1991年,厦门大学在校庆时换了新的牌匾,新牌匾一共4字却错了2个。鲁迅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况且,此时鲁迅已经去世几十年,那这牌匾到底怎么回事?
    鲁迅先生的人生是短暂而璀璨的。
    鲁迅先生在世之时,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参与者,毛主席也曾对鲁迅先生表达过高度的赞扬。
    他年轻时,曾经在日本留学七年,正是这段时间的所学所闻让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挽救国人,挽救国家。
    刚回国,他就受邀去中学担任教师,先后在三所中学担任教师。
    之后民国建立,此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他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认可与邀请,担任教育部佥事。
    任职期间依旧在不断学习,并且在了《新青年》上面发表了《狂人日记》。
    在此之后,“鲁迅”这个笔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之后鲁迅先生又在北京、厦门、广州的多所著名高校担任老师。
    1920年鲁迅成为北京大学教师,之后因时局动荡,为了安全南下至厦门大学任教,期间还出版了小说家《呐喊》。
    因教学理念有一些分歧,辞职之后又到中山大学任教,再次受到时局影响而离开。
    后来,先生人生最后的数十年居住在上海,但是因为身体长期患病的原因,他已经无法担任老师了。
    尽管如此,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至今保留着鲁迅先生留下的痕迹。
    厦门大学西校门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学校的名字,这牌匾的字就是鲁迅先生的字,但有趣的是,虽然用的是鲁迅先生的字迹,但是鲁迅先生并未特意给厦门大学提过字。
    因为历史发展原因,西校门建立于1991年3月,是为了庆祝厦门大学70周年校庆所建立的,此时鲁迅先生已经逝世近50年了,牌匾上的字从何而来呢?
    原来字虽然不是鲁迅先生亲自题写的,但算是鲁迅先生亲笔写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1991年时,为了庆祝校庆,也为了缅怀鲁迅先生,厦大校方决定用“集字”的方法,来为牌匾题字。
    之后校方查阅了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从信件中筛选出来“厦门大学”四个字,刻在了西校门上面。
    普通人看到这四个字,可能会觉得其中两个字写错了,其中“门”字没有那一点,“学”字没有宝盖头,甚至“厦”字感觉也不太标准,是鲁迅先生写错字了吗?
    显然不是,这其中别有深意。
    “门”字缺少一点,是让学生们在为人处世、学习研究时多一点谦逊与尊重,这没有一点的门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对另一个鞠躬。
    “学”字上面没有宝盖头,是告诉学生们学习永无止境。
    每当感觉自我满足之时,抬头向上看,上面依旧还有广大的天地,就像鲁迅先生一生不论处于什么境地,也都在坚持学习,从不因现状而满足自傲。
    #鲁迅#

  • 风去了无痕

    鲁迅先生没写错,是尔看错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