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请问,想全面点了解各个朝代历史事件,看哪本史书,哪位写的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既然是一本书,又要全面了解各个朝代历史,我推荐《资治通鉴》,虽然它只有宋朝神宗之前的历史,但也有前面几个朝代的。
另外推荐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比起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傅版更通俗易懂,而且更详细。
没有什么捷径,看二十四史
想全面了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可以去看《二十四史》,还有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还有《上下五千年》等等。
史书体例常识介绍
一、编年体:
①《春秋》——我国第一部(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孔子)
②《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
③《资治通鉴》——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
优点:按年月日顺序记载,有利于查找历史事件。
缺点:不能叙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详于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
二、纪传体:通过记叙任务活动反应历史事件。
《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记言记事进一步结合,但它不利于对历史事件、历史格局的了解,只能通过某一个人去了解历史片段,对历史的评价不够完整、过于单一。
三、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继续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①《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②《战国策》—西汉的刘向整理
四、通史
五、断代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朝代史实。
断代史只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二十四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备注: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
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全书只有本纪和列传。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 、文帝纪、明帝纪;《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 、刘禅为后世主传;孙权称吴主传 ,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蜀书》《吴书》均没有本纪,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臣子,晋承魏而得天下,故《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按不同的标准,它分别归于国别体的纪传体断代史。
#读史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拓宽知识面,提高精神素养,温故知新更加热爱祖国
一. 阅读史书,首先是增加知识量。使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有了连贯的,更详细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和国家。
因为在今日头条选择了文史领域,所以我去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之前我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上学读书时课本上的那些内容,还有部分影视剧中所了解的内容。这些都是零零散散,不连贯不详细的。
我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历史开始阅读。阅读后才发现,原来春秋战国竟是如此精彩!
虽说那是周朝逐渐式微,诸侯割据战争不断的时代,但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孔子孟子,孙子兵法......我们如今所用的许多成语,不少流传下来的习俗和典故,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除了我们有一定了解的秦、汉、隋、唐、宋、清等朝代外,我通过读史,还补上了原先从未了解过的三国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这两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朝代——即所谓“合久必分”的年代。这些年代虽说血雨腥风杀戮无数,但也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
二. 读史书可以温故知新,更加理解中国的伟大复兴不可阻挡。
纵观世界历史,中华文明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唯一流传至今的文明。这是国内外史学家们一致认可的。
如今我们大中国走出了与西方世界、西方文明不一样的道路,在百年之内迅速赶超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另全人类瞩目的新兴强国。不得不说,这是由于我们中华文明历来有着自我更新,抛弃旧时代,拥抱新未来的选择正确道路的能力。
特别是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抛弃了满清这个狭隘的少数民族落后统治,在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同时,产生了能够领导民众奔向新时代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无论西方世界的“文明”如何诋毁和无视中国,我们还是无可阻挡地、突飞猛进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 读史可以让人心胸宽广,不拘泥于身边的“苟且”,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琐碎生活之中,因而免不了遇到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如果整天拘泥于这些负面情绪之中,难免对身心产生不良后果。但是,如果你阅读了很多史书,胸中装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精英人物都在你心中,势必让你的思绪变得多姿多彩,无暇去为身边蝇营狗苟的小事烦恼。你会成为一个开朗而不拘小节的人,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你也会去书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把自己的收获展现给大家。
#双11好物节#
以下是我曾经看过的一些部分书籍:
这个视频内容,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年青人不看水浒,老年人不看三国。要看便看二十四史(台湾老教授说过的,清朝之前的古代史书,还有,明朝哪个史学家编纂过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中华野史。
金毛大汪汪
2022-11-13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2、白寿彝:中国通史
3、吕思勉:中国史
4、傅乐成:中国通史
5、中国小通史(1-7册)
6、中国断代史系列(1-16册)
7、史仲琳:中国全史
8、司马迁:史记
9、资治通鉴
10、廿五史(二十四史十清史稿)
11、上古史演义
12、上下五千年
1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4、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11册)
15、萧军:吴越春秋史话
16、林汉达:中国历代史演义
17、赵文博主编:中国通史(全8册)
18、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