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量子力学要准备什么?,考研量子力学考什么,考研量子力学需要什么基础,量子力学考研需要考什么,量子力学考研用什么书,中科院量子力学考研怎么准备,周世勋量子力学考研怎么准备,考研量子力学谁的网课好,考研量子力学和数学哪个难,量子力学考研真题,量子力学考研难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准备考哪个学校?我大学量子力学课本内容还没沾上指纹就不见了,你可以想象一个大学挂科十门专业课的人是个什么水平,后来准备考研时铁了心考中科院,因为给钱多还不用交学费。
中科院量子力学的指定教材是曾谨言那本,我买回来后发现自学起来太吃力,就又买了周世勋那本,两本一起学,纯自学开始很痛苦,慢慢入门了就好了,你数学好的话入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当然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先刷课后题,然后是网上能买到的考研真题,都刷一遍就差不多了。
我考研时中科院的量子力学考题简单粗暴,就五道大题,每道题30分共150分满分,我考了120,最后一道题不会做,因为考纲上说那个跃迁是了解(其它都是理解)内容,然后我自学的时候就真的只是了解了一下 。
另外个人的一点看法,量子力学如果在你眼里只是一个公式加一堆奇怪的数学运算,那理解起来确实不容易,最好能从量子力学的发现发展的过程中明白它究竟是怎么来的,究竟代表着一个怎样的世界运行规律,你真正理解和接受了这个规律之后,量子力学的思考和普通物理就差不多,然后只要你数学不太差学起来就不是问题了。
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都意外死了几个了,数学家任伟,中国研究芯片重大突破的量子力学研究者张首晟,核潜艇研究学家肖翔,芯片研究学家陈书明,海洋研究学家李健
中医认知在更深的“炁”,相当于说现在的量子力学,谁都说不清楚,大部分也不知道量子啥东西。
金色岁月
2022-11-121825年,爱尔兰一个大二天才学生哈密顿,提出了一个数学理论,却被皇家科学院院士批驳得一无是处。但没想到,100年后,这个理论却在量子力学领域大放异彩。也就是说,这个大二学生竟碾压数学界100年,简直空前绝后!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哈密顿,那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就是这么嚣张。
偏偏的,他还真有嚣张的本钱,因为他是一个天才,一个本来只存在于爽文小说里的天才。
他3岁就能英文写作,5岁轻松翻译希伯来语,6岁便用拉丁语书写锦绣山河,7岁背诵希腊语版《荷马史诗》,8岁掌握意大利语和法语……
接着是阿拉伯语、梵语、印地语、马来语、孟加拉语和波斯语。
也就是说,除了汉语他不会,基本上这哥们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毫无障碍的吹牛B。
而当时的他,才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啊!
这妥妥就是一代语言大师和文学巨匠即将崛起的节奏啊!
但万万没想到,哈密顿居然跑偏了,跑到数学界兴风作浪去了。
15岁那年,他纯粹靠自学,竟学会了复杂的代数和微积分,顺便又把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的名著翻了一遍,又顺便指出拉普拉斯的一个证明是错误的,一朝出手天下知,顺便扬了个名,立了个万。
这一年,哈密顿年仅17岁而已!
最关键的是,直到此时,哈密顿压根儿没正经上过一天学。
但是,天赋这玩意儿,真的没道理可讲。
没上过学又怎样?
哈密顿照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碾压一众学霸,一点面子都不留。
大二时,哈密顿发表了一篇奇文,名为《光束理论》,竟将几何光学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简直惊才绝艳。
他的导师虽然看不太懂这篇文章,但却“不明觉厉”,于是转发给了爱尔兰皇家科学院。
没想到,那些院士们也看不懂,就将这篇文章批驳得一无是处。
但真相却是,哈密顿的这篇文章竟然超越时代近百年,直到后来物理界研究量子力学时才发现其妙用。
也就是说,仅是大二学生的哈密顿,就已经碾压数学界100年,空前绝后。
关于数学天才哈密顿等数学传奇以及代数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众多天才,在《代数的历史》这本书里有科普。
《代数的历史》一书中,从代数之父丢番图开始讲起,讲述了一代代伟大数学家的命运和功绩,比如斐波那契、塔尔塔利来、笛卡儿、拉格朗日、牛顿、莱布尼茨、黎曼等等……代数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呈现在我们眼前……完美展现出了那段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数学史诗。
《代数的历史》的作者是英国知名科普作家,读他的书,就像是看故事一般,精彩绝伦。
《代数的历史》是一群天才的传奇之路,各路数学大神齐聚,编织出了一个激荡人心的华丽篇章。
这本书虽然讲的数学,但却一点也不枯燥干涩,反而很好读,只要具备高中数学知识都能读懂。不管是自己阅读,还是拿来送亲戚朋友,都是非常合适的!
书不贵,一顿奶茶钱而已,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链接在下方,自取!
代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