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你觉得大学还有开设哲学系的必要吗?为什么?

想咨询一下关于你觉得大学还有开设哲学系的必要吗?为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良心宝贝

    首先你的抽象思维学科是指什么?

    哲学是人类立身之根,是人类对于我们应该往哪走,能怎么走的终极思考,是人之道。没有哲学,人类就是行尸走肉。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根基,是追根究底的底,是“为什么”的终极,是人类学科体系里面最深最广也最高的学科。

    没有近代哲学的突破,就不会有近代科学,科学是哲学一个流派的实践。没有哲学,科学就没有根基,没有秩序,就是无根浮萍,无头苍蝇。

    当然,哲学和科学也不应该严格分离,他们本来就是一个系统的,就像你的手掌和手指,既互有区别,又一体相连,都是人类劈开光明与黑暗,从蒙昧走向文明,从野兽走向神明的道途。

  • 墨香

    开中国哲学才无必要,

  • 教育

    武书连2021中国大学学科门类排行榜(七)
    (一)中国大学哲学排行榜
    哲学只有哲学1个专业类,4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18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当年在校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0.06%,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0.43%,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12%。另据各大学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17%。开设哲学专业的大学共79所。
    2021中国大学哲学排行榜

  • 秋水伊人

    我个人认为,大学哲学课必不可少,而且所占地位也应该提升。

    1.哲学是人类思考的产物,宇宙一切都归于哲学思考。

    2.哲学并非单独一门学科,它囊括了所有学科。

    3.哲学创造了各种思想融汇碰撞的机会

  • 秋实累累

    人文社科在中国广大的普通高校中没有普遍开设的必要,特别是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乃至哲学等“纯文科”专业。这里的“普通高校”指的是泛211以下学校,尤其是不以文科专业为特色的一般理工类高校。

      首先,人文社科特别是一些“冷门文科”对教授老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相对于理工科较多的教授一般的普遍真理性知识,人文社科更加注重知识的广泛性(特别是本科阶段),这要求教师学识更加渊博对各学派有至少的了解。而普通学校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文社科教授,提供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资源也不够丰富。

      第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目的大多是在此阶段获得谋生手段,以“追求知识追逐理想塑造自我”为第一目标学生较少。而“冷门”人文社科大多实用性不强,毕业生平均薪资较低,与大多数学生“赚钱”的目标背道而驰,并且,这些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基础不佳,而人文社科其学科特点对于这方面要求比较高,很有可能学生付出努力却“回报”较少。对于这些高校里确实有人文社科理想也确实愿意为之实践的同学,课余学习也足够,并且他们也有在研究生阶段去往更高学府学习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他们在本科阶段为之努力。

      第三,在当今中国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更加优秀的高校与文科专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已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国现状是人文社科大多对高端人才急需,而普通岗位供不应求。人文社科毕业生较多但社会需求已接近饱和,高校花费资源培养人文社科毕业生却学生难以进入令人满意的对口岗位。

    当然,人文社科在高等教育育人育才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对于高校学生普遍性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需要在更多的高校铺开。但是太多的高校开设太多的人文社科专业实在是没有必要。在我看来,一个过渡性的办法是保留普通高校中的这些专业,但是至少要缩招,并且要在开学伊始向这些专业学生客观地说明专业特色与就业状况给他们选择的权利。

  • 教育

    刘擎曾经直白地告诉自己的学生:“哲学对于你们毕业之后找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帮助,它不会成为你们进入著名大公司的敲门砖。真正能直接帮助你的,是各种各样的考级证书。”

    那为什么要开设哲学课?人们又为什么要学哲学?

    或许就和“多读书”一样,哲学虽然不能给我们直接的回报,但是一点点地浸透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除了身外那些物质的东西,我们还需要精神上的滋养。

    刘擎原本是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八十年代重点大学化工系的本科、研究院高材生。如果按部就班,他很有可能成为“宋运辉式”的人物,进入化工厂,成为国家重点化工企业的一份子发光发热。

    像小说一样峰回路转,刘擎毕业后拒绝了那些工作机会,反而去了国外读了四年“冷门专业”:哲学。

    和理科那些严谨的数字相比,刘擎是从心出发的柔软。看他是如何用哲学解决那些“人生课题”的。

    该不该玩命去追赶同龄人,刘擎说:“天道酬勤,在狭隘的意义上,不是真的。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不是努力就会成功,所以只有成功学,没有失败学。

    但只要你在自己的轨道上过得好,不用过分在意那些排行榜上你在第几名。”

    励志的鸡汤告诉我们,去努力吧,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去相信吧,因为相信所以变得不同。这些话听上去确实让人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可现实呢,并不是全都如此。成功可以学习,失败不用,因为失败是必然存在的,不需要“努力创造”。

    我们玩命追赶同龄人的后果,有可能是追上了,也有可能追不上。追上了这个同龄人,还有下一个同龄人,这场“玩命追赶”远远没有尽头。追不上这个同龄人,打击在自身能够化解的程度还算好一些,如果打击太大承受不住了呢?

    何必去追赶啊,就如刘擎所说,我们在自己的轨道上过得好就可以了,不用在乎那些“排名”。

    睡眠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刘擎说:“哲学是帮助人学习接受死亡,而睡眠是对死亡的短暂模仿。

    如果有这样的一生,我们不断睡眠不断醒来,到最后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长眠安息。如果我们取消了睡眠,那么死亡对我们来说就是突然坠落的深渊。”

    睡眠,是我们一天劳累后的能量补充。可惜,现在很多人正在失去睡眠的能力。晚上沉迷手机、电脑不愿意睡,加班、读书不能睡。看了刘擎的这句话,我想我会开始注意睡眠的,善待生命的脆弱,也珍惜“对死亡的短暂模仿”。

    刘擎曾在采访里说了一个词:成年人童稚化。意思就是成年人不太能够延迟满足,沉湎于大量的、丰富的、好玩的、有意思的资讯,比如笑话、段子、小视频,让人每一个时刻都是喜悦的,被这些资讯牵着鼻子走,反而不能踏实地用几周时间看完一本书,完成一个长时间的、深入的思考。

    网络的普及,让人更难静下来。人生漫漫,短平快的内容并不会给我们思考的机会,还是一个个文字,一篇篇文章更能发人深省。

    刘擎的新书《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可以看看我们人生中的那些问题应该何去何从。哲学,其实也没有那么深奥难懂,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直接购买!

  • 教育

    有用。不管是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哲学都是有用的。我简单给你说一点哲学与其他具体学科的关系:1、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思维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且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另外:哲学发挥是价值理性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发挥的是工具理性的作用。

  • 沉稳如山

    不同的哲学体系能给人不同的启迪,就这点而言: 高校有必要开设哲学系。然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思想教育的马列教学部,若再专开哲学系,似乎有点犯重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