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普通一本学校,考研求稳,想考到二本,值得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最好不要,考研求稳也不能降低太多呀,考研择校多是平行或是提升1-2个档次的。这样的降维打击也会让导师迷惑。
从读研的环境来看,不同层次的院校科研经费,活动、各种支持也是不一样的,越是靠前的学校,在培养研究生上面投入就越多,学生可以获得的支持、经费、资源也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考名校的原因。考研也是为未来工作做积累,做准备。因此,在选择考研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下未来的就业方向。如果想去大城市的话,可以选择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从每年那么多人报考就可以看出名校的吸引力了。
降维考研值得与否需要结合自身综合能力,如果平时成绩就不错,可以获得奖学金,甚至名次较好,那么在考研报考的时候可以尝试报下211院校,虽然平时的考试和研究生考试有所区别,但是既然是考试,考的就是你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平时考的好,说明学习能力也是靠前的。如果上大学后,连跟上本专业的专业课都很吃力,考试都靠考前的考试周来冲击及格线,那么,建议打消考研的念头,并不是说不能考研,而是这样的学习态度,去考研也是浪费时间,难有成就,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去实习,就业时找个好工作。
我们可以假设下,如果第一学历是一本、硕士学历是二本,在就业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更加关心最新的学历,硕士的毕业院校专业,而二本的硕士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其实并不占优势,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私企的招聘中,占优势的分别是985>211>一本>二本,可以说是鄙视链的最末端。如果硕士毕业相考博得话,落下的这段距离将会更加难追平,二本的硕士,考博就更难了,在考试中也不会占据优势。
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因近年来报考人数连年攀升,报录比已由过去的3:1变成了4:1,好学校、好专业甚至达到了10:1的报录比,考研失败率不可谓不高,多数考上的都是二战成研的,因此,想要降维考二本,保证考上的几率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论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有书可读,有学可上,起码可以延迟2,3年的毕业时间,并且还能升级学历。也不能说这是一种损失或是不太合适的选择,应该是一种退而求其次吧。只是缺少了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不会被很多人理解和赞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
这两天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个普通二本冷门专业的学生,本来可以通过选专业加择校,考研一个211起步的学校,如果不太挑专业,还能冲一个985。
但是为了能去更好的城市当一个中学老师,考了个普通一本的生物专业研究生。(学科教育没考上或不能考)
结果五年前本科毕业时,虽然去不了大城市,但在老家四五线城市的中学,还能进去。
现在研究生毕业,各个地方教育局开始限专业,限院校层次,只能去县城找中学教职了。到目前都还没考上,再考不上,就要拿着生物硕士学历去大城市找工作去了。
我也给不出太好的体制外就业选择。
只能说,在趋势的一段去追着跑,就像当年“等等派”等房价一样,越等越远。
最好选个211或者双一流院校,如果没进复试还可以调剂,如果实在是没信心可以选择考本校的研究生,毕竟专业课很熟悉,老师们也都熟悉,过了国家线应该问题不大。我还是建议你踏实的学习,报一所好学校让自己不后悔。加油!
主要还是看你读研目的。
1如果你读研是为了学术或者说专业上的提升,那你原本是个一本学校,然后去个二本读研深造,未免也有点往后倒退了点。
毕竟,不管你大学四年有没有扎实学习,至少你高考能上一本,基本的学习能力还是有的,你考研至少也要考个和你本科院校相当甚至以上的学校(我指的是一志愿的情况下)
也不是二本研究生不好,而是你可以更好。
2如果你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拿个研究生学历(别觉得混日子,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差很多的),那你可以考虑报个二本学校,进学校后多参加一些社团学生会活动,对以后考编制有很大帮助。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想不复习就躺着进二本研究生,实话说很难的,一个努力学习的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差很多,研究生考试也有一定难度,如果你是这种想法的的话,大概率上不了二本(一志愿都想报二本了证明你四年没怎么学习呀)。
不管怎样,还是要加油呀。
我认为可以不要选择二本,其实有很多一本学校考研稍加努力也是不难的,一志愿报考的人数都是很少的,一定要去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实情。
还有就是考研一般都是往上考的,如果你是普通一本,你也可以选择考本校,会有一定优势。或者考更好的一些学校。
当然,有的二本也未尝不可考虑,但如果是出于考上来说,就不要考虑了,沿海大城市的二本院校都已经挤破头了[捂脸]。
还是要去查询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好的选择。
#普通二本学校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
我就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的时候也是师范专业,当时没有选择去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通过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还是得看个人的选择:
1.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逃避就业,毕竟现在考研没有找工作难(只要不一味地想考名校)。
2.教师编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可以,假期比较多。但竞争很大,不一定很顺利的考上。
我的建议就是两手准备,如果研究生和教师编都能考上,就选择教师编,毕竟研究生后,还得找工作,还得考。
编制得不了,私立学校也是不错的,与我本科一起毕业的同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两年,目前工资8000+,满满的羡慕!
儿子考研一志愿没能录取,现在调剂收到了两个二本院校的复试通知,听说二本研究生不值得读。看看网友们什么意见?
如果能往上考,就往上走,如果实在不行去二本学校读研也是可以的,出来找工作人家也是给和其他学校研究生待遇是一样的,所以还是可以去读的
建议第一目标还是要定高一些,比如自己一本,可以定到211院校,然后到9月份预报名时再综合考虑,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求稳妥可以调整一次。最后考试成绩出来万一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接受调剂到差一点的学校。总之,每个阶段的心态都不一样
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
1.首先是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单纯就是想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那么求稳也未尝不可;如果有名校情节,想获得更大的平台和更好的学习资源,那当然考名校会更有优势!
2.要看所学专业。随着近几年考研人数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同学科专业考研难度不同,根据本人接触的情况来看,考研难度理工科<文科<艺术类(还有一些比如医学等未了解过,不太清楚)。所以,如果题主是普通一本院校理工科专业,那么建议报考双一流以上学校。
3.既然决定考研,建议可以往上冲一冲,同时在考研择校上下足功夫,多选几所考试课程接近的学校,同时注意区分开档次,然后根据自己的考研复习情况合理选择院校。另外,万一没达到目标院校分数线,过了国家分数线,还可以申请调剂,一般情况下很多二本学校的一志愿研究生是招不满的,有不少调剂名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从一本考到二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要考就好好整,其实比高考容易。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2-11-12是否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个人选择考研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考研选择二本院校如果能让你变得更好,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自身能力而定。很多人劝你考211、985,可是哪有所有人都有能力考上985、211这样的重点大学呢!考研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自己的能力自己最清楚,如果自己只能够到普通本科学校的水平,考重点大学基本无望,最后就是浪费时间。
二本院校也有好学校。关键看你是什么专业?有的二本院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要远高于普通一本学校的录取分数。这些二本的专业水平也要好于普通一本,但由于我们国家的一本批次和二本批次的划分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学校专业数量,学生规模等因素进行评比。这对那些专业数量少,学生规模少的学校的一本评比就不利,但是这一类学校往往“小而精”,是高性价比学校的首选。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