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生,后来都怎么样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普通二本生如果能考上名校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来说,肯定比原来要好太多,说声跨越阶层都不为过。天道酬勤。
我一个同事家小孩,本科读的赣南师范学院,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毕业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部委工作,具体什么部不清楚,同事退休后去北京了,说儿子在北京买房了。
我的同事是二本考的研究生,是本校的研究生。当时他考研的时候,周围没落实工作的东奔西跑的应聘、托关系也见不到人,落实到位的欢天喜地,拥抱着四年的情谊天天酒局。
只有他一个人,自习教室、宿舍、食堂三个点轮换。
问他为啥这么执着?他说他姨的孩子学习一直比他好,上到高中偶尔追平,考大学的时候他只考上了二本学校,可在他们村也是轰动一时。最重要的是他姨的孩子没考上。
描述他姨到他家打探高考成绩时,他的表情洋洋得意的样子全写在脸上。小学、初中、高中。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他姨都不会忘记到他家大声问:“你家的考的咋样!?”
高一的时候他爸差点就不让他继续念了,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他比姨的孩子差的多。
考研之后他也没放松自己。听说他姨的孩子在他本科4年的时候做生意已小有成就,每次放假回家还是很虐心。他明白,二本研究生更要努力。
研究生毕业后正好我们学院有编,专业对口,但是竞争激烈,240取3个。工作三年,年收入十万左右,在我们这个7 8千一平就能买好房子的小城市,也是满好了。
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何况二本的起点也不低了。初中升高中就干掉了一半的人。不抛弃不放弃,逼着点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我女儿二本维纺医学院,毕业后努力考兰州大学研究生公卫专业。后市优才计划免试市疾控中心工作。上班正赶上疫情,天天加班忙的很,但工作事业编努力总没有白费。现实社会学历高了工作相对好找些。
不管什么毕业,主要还是看孩子有没有毕业后有没有上进心,能不能适应社会,做到心理强大,抗压能力强。只要努力,都能发展的很好。
#宜昌头条#宜昌一名26岁的姑娘,去大连读了二本回到家乡,在万达商城打了三年工,边工作边考研,终于在去年考上了三峡大学研究生,为努力的青年人点赞。
儿子本省二本院校毕业,后考上了川大研究生,三年后,经过努力,又考上了云大博士,毕业那年学业成绩优秀,被为二等奖学金(奖金一万元),同时又评为省优秀学生(奖金二万元),后被聘为二本院校教师!二本毕业也可通过努力,使命运改变!
我身边的几个普通的二本生,考研后发展的都很好!一个莱阳农学院毕业的,后来考研接着读博,博士毕业留校,80后,现在已是教授,博导啦。另一个是聊城大学毕业的,考研后,也是接着读博,去年毕业后也留校啦!发展前景咋样,就看他自己的能力啦。还有一个是济南交通学院毕业的,考研后,研究生毕业就留校啦。现在已结婚生子,有房有车。想要读博,正在努力。这样的例子很多。
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三线。在三线城市,一般读了个本科的,不管一本二本三本,大多数人都会考到体制内工作,生活安逸无压力。而在上海,身边同事很多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更是一抓一大把,博士生也有,不仅工作压力大,内心焦虑,对未来也迷茫。很多时候不理解读了这么好的学历为啥不去体制内,可能是想待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如果是你,有一个很好的学历,选择坚守大城市在体制外工作还是去三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
我来告诉你:安家费一次性15万,一套120平方的安置房,每年都有科研经费,如有配偶可以按政策一并解决工作问题,晋升空间很大,就问你值不值?
墨香
2022-11-07#备考的人能有多努力# #我要上头条# 我认识最励志的孩子,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进入了著名的两财一贸——对外经贸大学。
这个孩子是同学的外甥女。跟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相比,她从小学习就非常吃力,尤其是学习理科很费劲,后来选择了文科,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小了,但是对她来说学习还是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她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努力,高考勉强上了二本线,来到东北的一所师范院校学习。
但是她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三年寒窗苦读,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钟才睡觉。大四实习她选择回到家乡来实习,因为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复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她考研上了线,但是没有达到自己目标院校的分数,她不愿去调剂到其他普通院校,下定决心一定要上985。
接下来的一年,仍然是卧薪尝胆,又苦读了一年,今年考研考了380+分,顺利被录取到了对外经贸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孩子逆袭的故事真的很励志。就像雷军说的,人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