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985学生考研到普通一本甚至二本是什么体验?

想咨询一下关于985学生考研到普通一本甚至二本是什么体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学历确实不能代表个人能力,但是在这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能让企业进行区分的也只有学历最富有含金量,文章说了专科和本科存在不平等,但是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本科也分一本二本,一本也分985和211,招研究生的企业甚至会看你本科读的大学是不是985和211,不平等的事情到处都存在,这个大环境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让自己更加的优秀,优秀到可以忽略学历的地步,或者不进企业,自主创业等等

  • 岁月悠长

    整个河南省只有一个211院校——郑大,剩下的本科院校多为普通二本院校。
    考研,是河南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一定会面临的抉择。我接触过很多很多考研学生,上来就是要考211、985院校的研究生;在面对考研过程中,渐渐都会将预计目标改成与自己院校专业比较接近或者稍微好一些的。当然也有继续坚持考211、985或者名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学生,虽然很多都沦为炮灰,但是也鲜有上岸。

    今天研学姐就带来了一位考上了985的二本同学的后续故事,希望能给还在自卑和犹豫的你无穷的力量!

    @A同学
    本科省内二本,考研笔试第一,到上海Top2的985
    “考上985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985确实给我排除了90%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
    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
    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4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
    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个本科985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

  • 教育

    没什么区别。

  • 金毛大汪汪

    概率很小,几乎为零,他会不去,会选择就业或者二战,除非有特殊原因

  • 教育

    考研是需要看个人情况的,985的学生考到一本二本高校没什么降不降级的,主要是看你是否喜欢你的专业,再有就是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比如你考的专业在985高校算不上优势专业,那你说你是选择哪个学校呢?所以只要明确方向,专心准备就行了。

    现在一些985高校的学生在入学后放纵了自己,已经没有了高考那种压力,成绩下滑了,面临毕业的时候就慌了,选择考研也只能选一本或者二本的学校了,所以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目标院校的确定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需要深入了解可以咨询,欢迎广大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 岁月如歌

    感谢邀请。

    确实有部分985学生考研的时候选择普通一本或者二本院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考研的时候,不同的学生考研的目的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者是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会选择一些热门专业或者是知名院校。

    而有些学生选择考研,主要是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以后有志于学术研究。如果以后有志于学术研究,在考研的时候选择导师就十分重要。

    如果以后有志于学术,那么将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读博士,另外一个就是发论文。

    目前只有学术硕士可以直接保送博士,而在大部分学校之中,一个导师带的学术硕士人数是十分有限的,虽然研究生也在不断的扩招,但是扩招的主要是一些热门专业和专业硕士。

    大部分导师在招收学术硕士的时候,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其实他们是在寻找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期望自己招收的学生能够传承自己的衣钵,能给自己带来声望。

    而如果想要从事学术,一位优秀的导师不仅是能够增加自己保研的机会,并且可以让自己快速上手科研,能够独立的在一些重量级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对以后的学术生涯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每年也有不少985院校的毕业生,在考研的时候,会选择一些211院校的导师,主要是冲着导师的名气或者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去的。

    还有一部分985院校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普通院校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

    考研和高考有很大的不同,考研的第一志愿十分重要,如果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因为初试没有通过,或者是复试被刷,可能就要面临调剂的问题。而在调剂的时候,就不是学生选择学校,而是学校选择学生,学校在决定是否接受学生调剂的时候,不仅是会关注学生的初试成绩还会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情况。

    有不少985院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了高考的压力,突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而选择考研。但是,因为院校选择过高或者复习准备的不充分等原因,而被迫选择调剂到比自己本科院校层次更得的学校。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 岁月沉香

    我感觉这种情况很少,如果真的有的话,这个学生的心里落差会非常大,毕竟从好学校去普通学校了,如果再跟考得好的同学进行对比的话,可能还会有自卑感。

  • 沉稳如山

    这两天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个普通二本冷门专业的学生,本来可以通过选专业加择校,考研一个211起步的学校,如果不太挑专业,还能冲一个985。

    但是为了能去更好的城市当一个中学老师,考了个普通一本的生物专业研究生。(学科教育没考上或不能考)

    结果五年前本科毕业时,虽然去不了大城市,但在老家四五线城市的中学,还能进去。

    现在研究生毕业,各个地方教育局开始限专业,限院校层次,只能去县城找中学教职了。到目前都还没考上,再考不上,就要拿着生物硕士学历去大城市找工作去了。

    我也给不出太好的体制外就业选择。

    只能说,在趋势的一段去追着跑,就像当年“等等派”等房价一样,越等越远。

  • 秋意浓情

    不能单纯地认为从985考到一本或者二本就是降级了,事实上很多一本甚至二本的研究生专业强于985学校,如果你真想在专业生获得长足的进步,就要放下这些门户之见。

    补充一下,985学校之所以好,是从整体实力来评估的,但不代表985学校所有的专业都是最强的,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