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这是我见过最精辟的回答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咱们今天不谈理想,也不谈情怀,就“读博士到底有什么用”,谈谈和钱有关的事。
本人博士在读,明年毕业,在看过前面几届师兄师姐的发展之后,不得不说,博士学位跟硕士学位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先说硕士毕业的师兄师姐,有的去企业做研发(美的,国轩,京东方等),这些在企业发展的师兄师姐,有的已经成长为主管,有了自己的研发小团队,甚至已经有股票分红。但经他们的反馈,他们其实做的并不开心,日常工作的单调枯燥,以及常常没什么意义的加班,一天下来,都没什么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而博士毕业的师兄师姐,有的直接到国外课题组做的博士后,现在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回到国内高校,直接就是给的正教授;有的没有争取到国外博后的机会,就去了国内高校,走师资博后,最终也留了下来。当然发展最好的师姐,以青年千人的方式回国,直接去了国内某985高校。
这些师兄师姐,他们的待遇,工资都在20万往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去单位,都有一笔不菲的安家费,以及科研启动经费,比较容易的就解决了住房的问题。由于是理工科专业,有的师兄还能帮企业做点横向,收入也不少。
当然,他们最让人羡慕的,是工作时间的自由,这样就有时间陪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另外,博士的工作,都属于研发类,富有创新性,你尽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课题和方向来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幸福。
总之,读书读到博士,不管怎么说,好处都还是挺多的,当你到达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现,决定自己生活质量好不好的,绝不仅仅是工资单上的那组数字,更何况,博士工资单上的数字也没有低得看不下去。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上庠”。
我是医学硕士,我们这一行不读博士基本主治就是天花板了,无法晋升,但是我不打算读博,我已经进了一家三甲医院了,今年开始不招硕士了,如果辞职去读博,毕业后也不一定能再进这种级别的医院了。所以,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可以考虑读个在职博,但不会辞职读全日制的博。
我一直鼓励儿子跳一跳够得着的枣子一定要摘。三年前跟儿子交流是否读博给了以下几点建议。
1、因你在本科、硕士均得国奖,所以凭你的智商,博士学位应该是你跳一跳能摘下来的枣子。
2、要服从自己内心的呼唤,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心里承受力而定,不要被眼前一些利益所困。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按排。
3、趁着年轻,多读点书百利无害,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腹有诗书自华”。
4、趁着我们没退休,你自己年轻精力充沛把该能拿下的学历都拿下,“学历是敲门砖”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还是存在地。
5、将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更有资本和资源,教育理念也会更好。
如今读博的儿子仍然在辛苦地求学路上,但苦中有乐。去年又荣获国奖和学校的“十大学术之星”。更主要地是读博让他变成我更喜欢甚至崇拜的样子。
博士学历真的很重要吗?上交微电子博士的一番话教我做人了。原来认真读书,认真科研真的能改变世界,这绝对是我看到过最高质量的文章了,字字珠玑。足足看了两遍,太棒了,感动得热泪盈眶[流泪]。
这认知超出了90%大学生。真是智慧又强大。博士学位不是终点,不代表你以后能比别人成功,但博士学位能代表的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好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有技术含量的事。看到最后对国家的那份情感,心中一振,国之栋梁[赞]。
作者:时间规划局,侵删。
我本人,16岁半上的大学,一路读到北大医学部博士,他爸也是硕士毕业。智商都还可
以。结果我家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稳定倒数,第一次考试,英语倒数第一……
一般学霸的家长,都有看书的习惯,而且家中藏书很多,很容易养出学霸孩子。这种环境“读书破万卷”,读书不但益智,还能增加见识,增添经验,书读得多的人,就像站在了山顶,如果家里藏书多,孩子很容易养成从小喜欢读书的习惯,见多识广,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图源网络,侵联删)
关于读研读博,特别是读博的问题,今年三月,我曾经在一个“读了博士的人为什么劝现在的学生不要考研”的回答中谈了自己的观点。在那个回答中,我的主要观点是,读研读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有进步,有提高;如果是想完全改变命运,即便是读博,也多半撑不起这种愿望;所以,如果你要读研,你要读博,你得衡量一下,读完后会在多大程度上与自己之前的期望相匹配。这些观点,放在这个问题里面,也是适用的。
尽管当前博士培养相对于一二十年前,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但目前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仍然只有大约5~6万人,全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大约有80多万人,绝对数量不少,但相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博士仍然是稀少的绝对高学历群体。
虽然现在要接触到博士并不难,但很多人对于博士这个群体仍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要么觉得博士们牛得不行,智商高、知识多、学历高、前途无量;要么觉得博士也就是读书厉害,其他也不怎样,读到博士也没多大用处。题主应该就是属于后者。其实,这两种认识都偏颇了。
事实上,博士阶段是纯粹的专业教育和学术训练阶段,是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度挖掘,对专业领域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学术研究能力,为将来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力图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的发现,作出一点有价值的成果。这就是博士教育的实质。
所以,博士生阶段并不是进行知识广度的拓展,而是进行知识深度的挖掘,博士们并不具有知识广度的特长,而是具有知识深度的优势。一位毕业的博士,在知识广度上并不见得比一位本科毕业生更强,不要以为博士什么都懂,但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往往比大多数人懂得多很多。
从学业和专业的角度说,读了博士会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研究型思维方式、方法方面得到强化,这两点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读完博士与没有读博的人的主要差异。如果说读了博士有什么用处,从学业和专业的角度说,就在于不但拿到了最高的博士学位,也基本完成了将来学术生涯的基础训练。
从现实“钱途”的角度说,读了博士,可以进入高校当教师,可以进入科研机构做研究工作,可以进入公务系统以正科级公务员身份作为起点工作,当然也可以进入各类型的企业(一般是大型国企或者比较好的民企)。这些就业路径,就是大多数毕业的博士们的主要选择,工作起点高于大多数人,工作待遇也往往处于社会的中上水平,工作环境也往往不错。从这个角度说,泛泛而论,读了博士,可以说拿到了进入中产阶级的“基本入场券”。至于后面的发展,那自然因人而异,有些人会发展得很好,比如百度张亚勤这种,也有很多人发展得一般,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正如我在本文开头说的那样,读了博士,并不能保证就能改变命运,但通常会对自己有提升,能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得到一个不错的平台,甚至可以拿到中产阶级的“基本入场券”。读了博士,通常并不会“鱼跃龙门、翱翔九天”,但一般也不会“落地凤凰不如鸡”,变得一无是处,毫无用处。
对于博士的认知,不可走极端。博士们往往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高高在上,甚至无所不能、前途无量,也不是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没有什么用处。读了博士,并不是如古人那样中了状元,立马飞黄腾达,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是往往由此获得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所以,对于读博,不可预期太高,不然,你多半会失望;也不必因为读了博并没有飞黄腾达,也不太可能飞黄腾达而懊恼。读博期间乃至毕业后,都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重要的是,你的预期要能与现实基本匹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我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声明一下,我自己不是博士。我是硕士。这也意味着我有许多读博士的同学。
我先简单说一下我的经历,我1994年毕业于一所大专师范那学校。毕业后到苏北的一个农村中学去做了老师。那里的环境非常的艰苦。当时我们许多老师的最大愿望就是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县城中学去做老师。而我家没有关系。于是我便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的规定是,大专毕业必须工作两年以后再有资格考研究生。于是我就在那所农村中学静心工作了两年,同时也努力复习准备考研。第一年没考上,于是继续努力,第二年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到现在毕业已经20多年了。现在按家在苏州。我现在是外企的一名中层干部。薪水还可以,养家无虞。
在2000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选择。是走上社会开始工作还是继续读博?当时大家共同的心理是先找工作。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就去工作,如果没有好的工作,就继续读博。由此可见,读博是大家的第二个选择,是在没有适合工作的情况下才考虑做的事。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班一共18个研究生。其中有四个人去读博士了。有三个同学进入的企业工作,我是其中一个,其余的都进了高校和研究所。
我们现在的发展情况可以用来评估读博的作用,当然评价一件事情有许多标准,在这里我事用一个很普遍的标准来衡量的,那就是生活的好坏。
当初进企业的三个同学,我是一个现在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外企的部门经理,收入也还可以,养家糊口没问题。我的另一个同学,去谷歌了,现在在美国。还有一个同学在上海。现在也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在上海有三套房,这就是我们当初三个进企业没有读博士的人的现状。
我的其余的是15个同学,当初就读博士,就不用谈了。那些当初没有读博士去研究所和高校的同学,后来也都读了博士。因为在研究所和高校没有博士学位,实在没法混。他们现在有的已经是教授了,最低的也是副教授。大家生活的也还可以。大部分都是博导,最差的也是硕导。
如果论收入,读博士同学的收入一定没有我们三个进企业的高。他们的现在收入大约只有我们的一半,甚至更少。但有时候不能仅仅用钱来衡量一件事情。他们现在是教授、副教授,他们的社会地位,现在听上去要比我们好的多。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外企的中层打工者。而他们是体制内的精英。
不过平时和他们聊天,他们的确是很忙的。科研的压力非常大,比我们要大的多,而且他们也非常羡慕我们的收入。毕竟现在我们的收入是他们的两倍甚至三倍,对家人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结一下,读博士应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那就先工作,根据工作以后的状态,再决定是否要读博士。这是一个过来人的建议。毕竟社会地位表面上的高并不能掩盖口袋中的羞涩。人是为自己活着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家中无粮,即使是表面光亮又如何?
whatsns
2022-11-07家里有一位亲戚,她的儿子念书很出息,一直念到了博士,现在快30岁了,还没毕业。
她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时不时地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育儿有方,尤其是在那些孩子不会念书的亲戚面前,可以感受到她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另一位亲戚受不了,怼她: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快30岁了,还靠你养活着。看看我儿子,念书不多,现在房子、车、老婆、孩子什么都有了,还能反过来给我花钱。哪样都不比你差。
这几句话,句句怼在她的要害上,她无言以对,也消沉了一段时间。
希望她的儿子博士毕业后,能顺利地找到可心的工作,尽快把房子车子老婆孩子都置办齐全。
这样才不枉高学历一场。
不能兑现出世俗价值的高学历,就是废纸一张。这也许就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吧。
#头号周刊# #分享你的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