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深圳大学读研究生的孩子突然想退学,家长该怎么办?

想咨询一下关于深圳大学读研究生的孩子突然想退学,家长该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9527

    我曾遇到过和你一样的问题,我儿子在兰州大学读研,突然就告诉我们想退学。当时我真可以说是六神无主的感觉。我也是一名老师,深知考试有很多偶然性。我儿子是一个二本学校的毕业生,能考上兰大,我觉得孩子上了一个台阶。退学太可惜了,所以,我坚决反对他退学,但是最终也没拗过孩子。

    退学后,他继续复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毕业了,工作也不错。

    我想说:“只要孩子是上进的,让他做自己想做的吧。”人生短暂,做自己喜欢的事挺好,不见得考研才是最好的。

  • 岁月留声

    今晚特别特别想我的儿子!儿子是我自己带的,小时候特别乖,特别听话,到了初中开始有点逆反了,不过儿子很聪明,中考考上我们当地的重点高中,大学考到天津一本大学,在大学读了2年后退学,考托福到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特分校,用了5年时间拿了本科双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学位,现在回来在深圳工作。我的孩子从小读书不要我们管,学业结束,工作自己找,在我和他爸爸眼里就是特别优秀!当得知我生病后,带着我的片子,出院小结,治疗方案到北京找专家,周末就回来陪我们!我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有疼我的老公和爱我的儿子!只是我就觉得孩子在身边的时间太短了,从他考上大学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孩子大了,终究要出去单飞了!正如作家龙应台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 沉稳如松

    选择大于努力:

    A室友长沙县人,身高只有1米6多点,又黑又瘦。大一就挂科太多被叫家长,跟班试读,差点被退学。大学四年啥也没学会。大四实习时,也不会去投简历,最后去了昆山的流水线,实习两个月跑路,然后托熟人介绍进了长沙一家研究所。结果是抄个数据都能抄错的。也是干了两三个月就跑路了。

    我们都以为他毕业后也就当当保安、泳池救生员了,结果他家里拆迁,听说补一套房,再一个人头补50w。还没毕业就相亲,第二年就结婚。办婚礼时老婆已经怀孕7个月,又多了100w。18年时全款在长沙买房,再全款买了辆10w左右的车。

    B室友,湖南邵阳人,复读3年才考上我这所当时470分投档线的学校。大二开始准备考研,一把就考上了湘潭大学的研究生。芯片方面的专业。19年实习时工资到手就有8k,但在深圳,不包吃住。第二年就跳到13k。
    C室友,湘潭人,父母都是湘钢(国企)的职工,大概是中层。从小家境就比较优越,小学家里就有电脑的。自言高考发挥失常,不然能上一本。平常是对我们是有优越感的。毕业后在A室友介绍下也进了那家研究所。最后他留下来,A室友跑路。毕业后就没啥联系了,听说他父母给他在湘潭买了套婚房。

    最后就是我,农村出生,小时候还下过田,18岁前家里还住着泥巴瓦房。大学四年混过去的,啥也没学到。父母12年在广东中山举债买了套房,当时5300一平,现在1w6左右。我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结果实习时去了海信集团的产线当班组长。毕业时赶上南海仲裁案,脑子一热辞职当兵去了。

    两年后退伍,啥也不会,一切从头开始。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多就是进厂当个IE,一个月几千块钱了。结果堂姐夫看我没工作,给介绍到他发小那里;他发小不要我,但发小有个朋友,恰好在我实习时的海信的车间项目,于是就去到发小的朋友那里去了。

    刚入职一个月到手4900,到现在第五年,也混上了一年20w。所以说,很多时候命才是最重要的,奋斗是其次。

    这是网友的感叹,确实很写实。

  • 陈....

    你应该高兴,也许他发现他不适合读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大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知识层面,会更加的深入,这意味着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讲,这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与985本科生相比是非常肤浅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985高校在本科阶段就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张量的表示形式在工程上的应用,以及求解偏微分方程,但是普通高校是没有这些要求,并且考研数学也完全不涉及这些东西,所以第一个就是知识层面准备不足,第二就是硕士研究生学习讲究的是自主,而不是非要让你的导师给你布置任务,以前不是说有的研究生一星期不能和导师见一次面,这其实没什么呀,但是社会上的大众无法却理解,那些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就会无聊,无所事事,结果一无所获。第三,研究生学习以深入为主,任何概念都是需要精推细敲的,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并不是真正想搞学术的人来讲是无比痛苦和枯燥的,因为他们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来。

    其实大部分在读研究生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他们不过是把读研当成了第二个大学时光,以此来逃避现实罢了,另外就是社会辅导机构的诱导和社会用人单位的病态。如果读研仅仅为了一个证书,那其实不需要很痛苦啊,好好搞好导师关系,他会帮你顺利毕业的,呵呵?。

  • 金色回忆

    深圳大学清退317名研究生:“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拼命还!”。不久前一则新闻引发热议,根据深圳大学日前发布的官方公告,深圳大学将对校内317名研究生做退学处理,退学原因为:218人至今未表明原因为何还未注册,挤占学位;共89人为学习年限超期,依据相关规定应予退学;另有10人是因成绩不合格而被退学。

    这次事件再次说明一个事实:严进严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趋势。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入学后不履行学生职责,将不再有机会混迹大学校园,挤占公共资源并对学位资源造成浪费。

    大学陆续清退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让这些在最好位置上偷懒的人付出沉痛代价。这不仅是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肃清,更是全社会的要求和呼声。

    一直以来,人群中都流传着这样的看法: “小学苦,中学熬,上了大学就能混”。

    尽管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异常惨烈。但是千辛万苦过了桥的学子们,脱离了家长老师的督促之后,多数都如出笼之鸟,脱缰野马开始在大学里混起日子来。

    不是沉迷玩乐游戏,就是白天逃课,夜晚嬉戏;即使是学术论文也是东拼西凑、胡乱粘贴了事;而更有人甚至于打着“60分万岁”的旗号,临到考试才抱佛脚,心态上只要不挂科,就万事大吉。

    这当然不是大学生应有的学法和做法,而作为国家高等学府,大学主要负责培养的,不仅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储备和培养能够做出贡献,能够打硬仗,能够应对国际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混日子的大学生、研究生、混文凭的博士生,当然成为不了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却又占据着紧俏的社会教育资源。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标志的高等教育,显然不应该允许这种状况发生。

    大学生培养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之间实力竞争的层面。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能否得到新鲜血液,劳动者队伍是否能够匹配社会需求的高度。

    没有一流的人才,一个国家就没有未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几乎就没有任何出路。

    若只是建设一流大学、拥有一流教师和校舍,却不对就读学子进行要求,国家的未来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严进严出”这一趋势,其实就是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青年学生的人生规划应尽早不读书就会被时代抛弃,不奋斗就会被同龄人赶超,人生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一定会去还。当上一代人以亲身经历和血泪教训,谆谆教诲下一代时,很多年轻人尚且不以为意。

    他们对此普遍嗤之以鼻:时间还早,青春正好,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待我玩够了体验够了再学不迟。殊不知时间不等人,在迅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在当下环境之外获得自己的发展。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时间里迅速汲取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才有可能成为改变时代的人才。

    成为改变时代的人才,最需要什么?

    第一, 需要聪明的大脑。

    无论天生与否,聪明的人都比同时代的人更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只有抢先看到发展趋势的人,才会先于他人做出最容易取胜的决策。学习学科知识,能够让人变聪明,无非就是因为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打量这个世界,而不是以有限的眼光和眼界做出错误的选择。

    第二, 需要敏锐的反应。

    所谓反应能力,不是肢体动作上的反应,而是指头脑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走一步想十年,当下做的事情,一定是给未来铺路的,否则做了就毫无意义。

    而在做的过程中,就要敏锐地觉察出行与知之间的距离,经常进行精准调节和调度,而不是陷入常态常规。

    第三, 需要勇气与毅力。

    成功者多半比常人更多坚持与自我鼓舞,在抓住机会和环境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胸无大志者往往沉溺于小我,拖沓慢行;胸有乾坤者往往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也要奔赴自己的目标。

    而成功者往往垂青于这些敢于突破常规,经常进行自我挑战的人。

    聪明的大脑不见得人人都有,但勤能补拙;敏锐的反应若非天生,就只能来自天长日久的训练;勇气和毅力更不是人人所能具备的能力,它往往源自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与行动中的坚持。

    当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放飞自我,沉溺于眼前享乐,而忘记了自我规划;当一个研究生读了四五年都因为不能沉心静气做学问,而中途被迫退学;当一个博士生为了混文凭而挤占了原本极有天资却缺乏机会的人的机会……

    对于这些不懂得珍惜最好位置的部分年轻人,高校不应再为他们保留位置和资源;对于那些拿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以及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良好资源开玩笑的年轻人,时代不会等待他们成熟和清醒。

    而对于那些以自己的年少无知和短视,辜负青春与人生的人,必然会遭受社会的毒打。时代不言不语,它只会在恰当的时候,对自我放弃和浑水摸鱼者以狠狠地一击。

    我们经常说有些失败是命中注定的,这句话直白而有力,因为它清晰地揭示了这样一个我们在小学就学习过的道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