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怎么样?

想咨询一下关于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岁月如梭

    据媒体报道,贵阳学院正在积极申请更名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但在网上却引起了一片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觉得贵阳学院更名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跟山东工商学院想要更名为山东财富管理大学如出一辙,即使贵阳市想要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没有必要将贵阳学院改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贵阳学院如果需要完全可以考虑更名为贵州电子科技大学,这样还更能让广大高考学子接受,避免像钦州学院更名为北部湾大学之后出现一本零投档的尴尬,不知各位网友觉得贵阳学院更名为贵阳电子科技大学更好呢,还是更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更好呢?

  • 黑白

    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是按大类招生,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大学第四学期,根据学生大学123学期的学习成绩排名,结合个人的志愿,在大类内进行专业分流,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

    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不具显著的特色,也没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个专业在全国的高等院校中排在D类,可以说实力一般。

    贵州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211工程大学,贵州省省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入选高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等课程。

    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中各类管理和辅助管理的工作等方向就业。学生也可参加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在政府机关,事业部门的相关管理部门担任职务。

  • 教育

    #黔粤东西部协作# 【国发2号·教育丨贵州工商职院:携手广东企业打造一校多企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地区经济发达,如果当时我不去尝试,错过了那次应聘机会,我会后悔一辈子。”每当回想起自己的就业选择时,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2018级学生张兴一很是感慨,“很庆幸,我成为了‘深漂’。”
      张兴一口中提及的机会,即贵州工商职院和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2019年的时候,这家公司来贵州举行校园招聘会,我们学校积极参与。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发现企业与学校的匹配度很高,于是双方就建立了稳定的关系。”贵州工商职院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王小涛对记者说。

      在2020年的招聘会上,张兴一被提前录用。2020年10月到2021年4月,他预先到公司实习了半年时间,当年7月份毕业后正式入职商务中心三部。“在公司里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感觉工作岗位非常契合我的职业规划,于是最终留了下来。”

      除了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办学过程中,工程学院还与广东、北京、重庆等地近40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丰富的企业资源,为学院学生的跟岗、顶岗实习及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

      对于校企合作企业组织的招聘,工程学院的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老师会按照招聘要求,对收到的学生简历进行提前筛选,然后再向企业推荐。“毕业生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学生在面试和工作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形象有利于深化双方的工作,也有利于学校打造和推广自己的品牌。”王小涛说。

      日前印发的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

      在当下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广东省经济发达,尤其是广州和深圳两城,企业的量和质优势明显。“在大型企业里就职,业务培训系统化、晋升通道畅通、经营理念先进,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王小涛说。

      不过,王小涛表示,贵州职业院校部分学生出省前往广东等发达地区就业的积极性较低。主要原因如下,学校里当地学生占比较高,乡土情结较为浓厚;自信心不足,思想顾虑较多;气候和饮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适应过程需要时间。

      对于工程学院下一步的工作,王小涛表示,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要继续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交流频次,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匹配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新的优质企业的开发力度。

      在粤黔协作中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王小涛尤为关注。“我们打算联合几家优质企业组建联盟,大家共享用人标准,围绕岗位共同培养学生,打造一校多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企业间调剂入职人选,双向选择。”

      王小涛表示,贵州的职业院校需要继续抢抓粤黔协作的政策红利,加大与广东各类企业的对接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职教发展路径。深化粤黔协作,为学生搭建实现人生价值广阔平台的同时,也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广州日报@南都新闻@南方都市报@南方plus客户端@佛山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