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本科读金融数学考研跨考金融工程可行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本科读金融数学考研跨考金融工程可行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教育

    考研最卷的几个专业!1、金融,当时准备跨考的一个专业,复旦的金融,被复试线和平均分吓退。之前选择金融也确实是因为羡慕我一个朋友。对外经贸毕业的,直接进了西南证券,真香啊。但是我所了解的金融 只要985,感觉都在400左右吧,没有低的,而且确实今年数三加大了难度。考得更细了。再加上跨考的人真的太多。没办法,成功劝退我2、企业管理,今年上岸南京大学企管,走的大方向。我们方向是招生最多的,当然也是比较难的。也是好多人报考的专业,南大企管今年应该35:1左右的报录比,真滴恐怖,但是运气好,上岸了。之前也看过南开,也是20:1报录比,反正都要考400,卷哪里不是卷,卷对了。企管好的就是参考书少,南大用最经典的两本罗宾斯和周三多的,考得比较灵活。3、法硕,我好几个朋友考的专业,不算特别了解,因为自己对数学有点自信,所以,选择了经管,我朋友考西政的居多,真的就是卷烂了,还在卷。我只知道背的东西特别多。顶不住 顶不住4、马原,身边一个女性朋友,一志愿吉大马原。我真的想笑,2000人报考,这是我见过的报考最多的报考了,376没有上岸。调剂到一个双非院校,真的惨。但是我备考那一年考马原的,还真的不比法硕的少。这个专业也是卷吧。5、新传,哈哈哈哈,一把辛酸泪,我女朋友考武大新传,买了33本书。成功落榜。什么神仙专业啊。本来之前考虑南大新传的,结果南大新传只要非全日制,害。各个学校新传报录比 好像都是20:1我只能说考新传的都是勇士,膜拜6、会计专硕,一直听说很卷,但是我身边还真没考这个专业的,那就说明了这个专业确实很卷,我身边的朋友都不进去卷了。后面了解了一下,300分,考上一般学校要230左右,考上好学校要240左右,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概念,我就知道卷。卷王们,一起交流一下,你们考什么专业?

  • 淡定人生

    跨冷门专业考研很容易吗?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跨冷门专业考研很容易,比如一个一本学生会这么想。1、计算机金融太激烈,我跨考农林矿生化环材是不是比较容易考到985?2、像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档案学、艺术学理论这类的冷门专业,考985应该不难吧?……说实话,每当看到这种想法心里一万个懵逼,这……到底都怎么思考问题的?是不是有点太瞧不起人了?
    举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成为一个厉害的程序员比较难,但是不是成为一个厉害的农业技术员、模具工程师就容易吗?因为程序员热门,农业技术员冷门。当然不是,这只是行业的不同,跟难度没有必然关系。
    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把专业职业冷热度和容易与否直接挂钩。
    举个例子,一本电子专业考研,觉得计算机太难,考个一本也不容易,跨考农学是不是比较容易考上浙大、上交(上交也有农学)?当然不是了,你看看专业课考什么,植物生理、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植物病虫害学……是不是跟天书似的?隔行如隔山,对你来说,跟高中生看这些没什么区别,还觉得容易吗?同样,林业地矿油生化环材也是这个道理,专业课就难的你死死的。
    你说的都是理工农医类专业,专业性太强,自然很难,那跨考文史哲经管法是不是好一点?
    是,确实容易一点,因为很少像“植物生理、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这种硬知识要求,相对容易一些,但你如果觉得容易很多,也是错觉。因为大家都这么想,自然考生多,竞争加剧,比如跨考法学都卷成计算机和金融了,马克思都卷成半热门专业了。但是这些专业也有区别,有些专业课程门槛也不低,比如社会学、民族学、哲学、艺术学理论,不是靠背诵就可以。这也是一门系统学科,需要一定的基础,需要循序渐进,需要理解和感悟,不要觉得人家非理工农医性质就轻视。比如哲学,很多名词和概念就让你一头雾水。只是这些专业考生人数少,竞争程度低一点,但不代表很容易考。
    所以跨考尽量不要跨度过大,最好是一个门类类别,比如都是工科、理学、人文、社科性质的,就好很多。比如数学跨考统计学,机械跨考自动化就相对容易。数学跨考哲学,机械跨考社会学,真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想跨考热门专业也可以,只是学校层次要求就别太高了,跟本校持平都行。#考研#

  • 沉稳如山

    几年前,有一位考研的考生,本来是学英语的,因为种种原因,想跨考经济类专业,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报考金融专业学术性硕士,目标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只是该考生本科的底子比较差,又是专业跨度较大的跨考,结果考了三四年也没成功。只是他不打算放弃,说好听一点就是,矢志不渝,要考上复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说不好听的,就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而且该考生一门心思要考学术性硕士,完全不考虑,自己本身年龄有些大了,报考专业型硕士更适合一点。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学术型硕士比专业性硕士更加正规,专业型硕士有“二等研究生”之嫌。

    不幸的是,他一直坚持的目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今年五月份发布了一个公告,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这无疑对该考生是一个重击。不知道经过几年的考研失利,他今年是否继续坚持了,但是如果坚持的话,他的目标不得不更换了。

    其实,这些年学术型硕士缩招,专业型硕士扩招,是很明显的趋势。实际上,某些大学的某些学院或者专业,好几年前就已经不招学术型硕士了,但是加大了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数量,比如北大经济学院。还有北大国发院,复旦软件学院等,从去年开始,都取消了学硕项目。从明年开始,复旦经济学院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总结一下,热门的财经类专业或者软件类专业,学术性硕士是比较容易缩招的,因为这类专业,都有可替代的专业型硕士,从学校培养的角度来说,一些学校更愿意培养专业型硕士,而不是学术性硕士。

    另外,心理学的学术型硕士也容易缩招甚至只招专硕,比如,华东师大和四川大学这一两年就纷纷取消了心理学学硕的招生,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加大培养心理学专业硕士,来代替心理学学硕,对很多有些学校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今年考研的同学,尤其是准备报考学硕的考生,如果自己报考的学术型硕士的专业,有可替代的专业型硕士,一定要充分留意自己的目标院校有没有缩招,甚至完全取消学术型硕士的招生。

  • 风华依旧

    当然没问题了!因为你有数学根底吗!还记得当初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吗!数学排第一!努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