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相同的学习内容,北大法学院和淮阴工学院法学专业有何不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学的内容应该都差不多,但是教资水平,科研水平,人脉,地域,起点,天上跟地下,懂?
远方有光芒,脚下有力量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纪念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交流奋斗精神和创业梦想,全国高校常州校友会联盟筹备发起“五四”追梦云连麦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2022年5月4日10点整,直播间不见不散哦!
全国高校常州校友会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成立于2017年2月,是全国高校常州校友会的交流服务平台,是联系各校友会及其校友、促进各校友会间情感交流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高校联盟现落户三晶科技产业园。现任秘书长:傅德铭。
高校联盟工作活动的宗旨是:
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常州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联盟现有63个团体成员校友会--
(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天津大学、常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宁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江南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63所高校常州校友会。
淮阴工学院没有法学专业
北大法学院要学习认清各种奢侈品的真假和社会上的行情;淮阴工学院法学要学习“武术”专业,文攻不行就得准备武斗!
#教育微头条# #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现任领导籍贯学历毕业院校及主要履历
朱汉清,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8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别于1991年、2003年获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在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做访问学者,2000年至2001年应邀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进行学术访问研究。
焦富民,男,汉族,1964年1月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87年获扬州师范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荷兰Groningen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省民法研究会副会长、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历任扬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研究生处处长,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
金叶玲,女,汉族,1963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4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1997年获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粉体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2009年8-10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黏土实验室访问学者。历任淮阴工学院(原淮阴工业专科学校)系主任、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
杨亚军,男,1963年02月出生,江苏淮阴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89年毕业于南师大淮阴师专化学本科班,获理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业,获法学士学位,2008年获河海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9月参加首批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在香港浸会大学跟岗研修半年。
施军,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江苏洪泽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于2000年、2004年获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韩同友,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扬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历任淮阴师范学院社科部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淮阴工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周军,男,1963年10月出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曾先后担任江苏省高校学生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党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赵宜江,男,1968年9月出生,江苏沭阳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职业能力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分别于1997年、2002年于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膜技术研究,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台湾大学跟岗研修。历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处处长、教务处处长等。
李仁和,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江苏淮阴人,中共党员,工程硕士,二级教授,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历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当众多硕士、博士一股脑地涌向公务员岗位,涌向教师岗位,追求稳定、高薪的岗位时,北大法学硕士却辞去了公务员回乡种田,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空间。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硕士生罗勇,2018年时辞去公务员工作,到湖南淮阴从事智慧农业,在将农户从传统的劳作模式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可以每亩增收200多元。
目前,他的团队已经托管超过8万亩的农田,培训专业人才5000多人次。
或许在某些人眼中,辞去公务员职位做一个“农民”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是一种“犯傻”的行为,但在@老程侃事儿看来,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只要自己心中有梦想,并能够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都值得称赞。
同样也是北大,同样也是法律系的法学硕士,还有一个叫做张天一的学生,在2014年毕业的那天和三两好友偷偷开了一家名为“伏牛堂”的米粉店,如今已获得多轮融资,并且估值接近5个亿。
而之前那个曾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才子在街头卖猪肉”新闻的主角陆步轩,则已经将卖猪肉这件事,做成了一家年营业额18亿,估值超过40亿的品牌。
故此,”学而优则仕“的老观念,虽然有些道理,但已经不太适合如今万众创新的现在,而那些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虽然讨厌做科研却不得不努力向前学习的硕士、博士何不换个方向思考下。
或许,今天的一小步,就会变成明天的一大步!说不定今天的一个小小选择,明天就会创造出幸福千家,甚至万家的事业呢?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湖南身边事##北大法学硕士辞掉公务员回乡种田##全国达人榜#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好玩又好笑,相同的学习内容,相同的法学专业,相同的教材,哪怕是相同的教授上的课(因为有很多教授兼职多个大学的名誉教授),就是因为毕业证书上的公章不一样,一个是淮阴工学院的,一个是北京大学的,我敢肯定就业的途径,发展的空间相差有十万八千里,虽然不能说像中央巡视组组长和村民小组组长相差那么大,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可比性,就算是万里挑一正好这样的两个人被选中在同一个单位,我相信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老师同学的人脉关系,北京大学的平台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等方面都会把两个人的距离拉大,这不是世俗的偏见,这就是现实,活生生的现实。
淮阴工学院没有法学,即便有也不可能相提并论
尽管北大有法学院,淮阴工学院也有法学专业。相同的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两所大学的法学专业的综合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不可同日而论,所以,两所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天壤之别。
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568所大学里排在第2名A++/568。
淮阴工学院的法学专业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568所大学里排在D/568。
两所大学法学专业的特色和实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了,另外,尽管淮阴工学院法学专业的老师兢兢业业,但是只有一流的大师,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只有一流的大师,才能塑造一流的人才。因此,从师资力量而言,两所大学的师资力量,也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第三个方面,从两所大学的学习氛围,创新能力,对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视野的拓宽等角度而言,也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北京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顶尖级大学,是国际国内都非常著名的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而淮阴工学院,只是江苏省一所低端的双非二本大学,所以,两所大学的法学专业,无论从师资力量,从专业实力,从影响力,从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相比,都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不懂法学,不敢随意评说。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多人都知道,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古典文学爱好者,孟浩然研究专家学者……分别讲讲,各自的欣赏水平理论见解的高下优劣当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类比,未必能准确回答你的问题,提供个思路而已。
光说知识能力的话,没准儿你能比他们强,大学就是看自己了。只是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以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追捧的程度不一样
岁月悠长
2022-11-04专业一样,课程也一样,但授课老师不一样,提供的视野和思考不一样。同时,提供的平台和资料、氛围也不一样。同样的知识,在高的平台,会引发出更多的问题和思考,而在低的平台,可能仅仅是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个故事,却很难转化为一个可以改变兴趣的问题,转变为一个引导今后职业走向的关注点。高的平台,老师有更大的追求,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想,对于学生,自然提出了更多要求,更多引导和指引。低的平台,老师忙于自身生计都来不及,其他的,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高的平台,吸引着更多的优质师资前来传经布道,低的平台,只有自己的老师整天环绕。一年能请一两个有点名气的学者就很不错了。高的平台,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低的平台,面对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