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国内外有哪些大学设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相关行业?

想咨询一下关于国内外有哪些大学设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相关行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拜谒医圣大典策划座谈会在郑召开

    8月20日下午,拜谒医圣大典策划座谈会在郑州市举行。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有:郑州市委副秘书长、郑州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董建山,礼学专家、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庞海,礼学专家、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张亮,研究员、北大博士、郑州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法,著名文艺评论家、导演黄海碧,郑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红梅,郑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马建领,郑州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办公室秘书处处长赵伟,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局长崔书克、副局长杨运卿,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院院长凌皆兵、副院长刘海燕。

    与会的郑州市领导和专家曾多次参与新郑黄帝拜祖大典仪式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具有丰富的仪式策划经验、礼制文化造诣和组织经验。在听取了南阳拜谒医圣大典背景情况介绍后,与会专家围绕如何策划拜谒医圣大典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就拜谒大典名称、礼制、规模、短中长期规划,以及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南阳作为医圣故里,打造拜谒医圣大典十分必要,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医圣祠后,策划举办拜谒大典意义更加重大,希望双方加强合作,进一步策划设计好大典流程和礼制设计、形象标识等,打造一流的医圣拜谒大典,更好的弘扬仲景文化,打响张仲景品牌,打造全球中医圣地,打造全体中医人心中的神圣领地和精神家园,力争在今年仲景论坛和明年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奉献一场仲景文化盛宴。

    通讯员:崔松涛

  • 沉稳如山

    我国人才流失“最严重”的3所985,西北有两所,兰州大学上榜!
     
     
     
    1.吉林大学: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长期以来人才严重流失,许多优秀人才离开学校去参加一些东部和南部大学举办的 "高调 "人才引进计划。学校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2.西安交通大学:位于中国西北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拥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但无法吸引很多优秀人才,虽然学校还是一所很有实力的985高校,由于缺乏“新鲜血液”,西安交大在发展道路上缺乏创新,至今学校对人才的短缺仍然束手无策。
     
    3.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样地处西北,经济环境无法吸引人才。

  • 沉稳如松

    张世均

          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旅游管理硕士点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领域
    世界现当代史、中外关系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安全问题的研究
    社会兼职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成都市史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成都市市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荣誉奖励
    独立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10余项科研奖励、“重庆市高等学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西南民族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等称号。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大国关系》、《孟加拉国政治发展与民族问题研究》等著作8部;已在《世界历史》、《西亚非洲》、《南亚研究季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3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多个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研究》等;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历史考察与危机管控机制研究》、《孟加拉国政治发展与民族问题研究》、《印度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及其启示》、《<基诺族简史>修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新常态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四川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前景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青藏高原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等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重庆市、四川省等省级人民政府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和主研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西南民族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

  • 教育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奇缺,专业很冷。考生就业的领域和发展方向,有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及比较研究,文物保护部门,或者海关,公安,边检,执法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设计,管理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到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也可以从事旅游广告,艺术品拍卖等公共和私人机构工作。

    该专业主要的学习课程有;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文物遗产法规与政策,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案例,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文化遗产专业英语等。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较高文化素养,具有现代化观念,特别是现代文化理念,热爱文化遗产事业,掌握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了解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开发,管理,宣传等基本流程,掌握专业外语,具备一定的自然,科技,人文艺术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研究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有力佐证,对于今天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和物质文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将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大学排名推荐如下;

    1. 北京大学
    2. 南京大学,
    3. 西北大学
    4. 陕西师范大学,
    5. 南开大学,
    6. 6首都师范大学
    7. 东南大学
    8. 中央民族大学,
    9. 郑州大学,
    10. 景德镇陶瓷大学,
    11. 复旦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中央美术学院,
    14.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
    15. 南京艺术学院,
    16.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17. 金陵学院,
    18. 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19. 保定学院,
    20. 天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whatsns

    这个专业是近年新开设的硕士方向,设在考古系,现在很多有考古专业的老牌高校都有,如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等

    由于是新专业,理论体系和学科发展还不太健全,专业实用性不强。找工作的话,除非你本科就学的是考古专业,不然很难找到的工作岗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