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数学,张宇和汤家凤谁讲得好?李林真的能押题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张宇和汤家凤都可以,看那个适合你,那个李林就是真的押题准的有点过分了
#考研数学该怎么学#
20年上岸的土木狗一枚,谈一下个人看法以及自己备考的一些经验。考研数学作为考研科目中比较重要的一科,毫不夸张的说可以决定考研的成败。好多同学由于复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复习效果不太好,所以在学习考研数学时需要系统的针对的学习。下面以个人经历谈一下如何学习:
考研数学根据你报考学校专业的不同,分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所以在学习之前,建议先有个大概的报考意愿,从而来确定考哪一科。我当时是考的数学二,仅对数学二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数学二考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数学一和数学三由于内容及难度不同,方法可能略有差异。对考研数学的复习建议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高数:我是从3月初开始,到5月份结束。在这个阶段,主要对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进行学习,基础阶段的老师推荐汤家凤老师,近两年反馈武忠祥老师也不错。本人当时是购买了汤家凤的1800题,以及辅导讲义。学习时听汤家凤讲的基础班视频,一般每次看一章,并记笔记,然后做1800题,提个建议:不建议把答案写在书上,因为1800题需要做好几遍,我当时是找了一个本子,标清楚每个题的题号,做完后统一对答案,错的地方在书上勾出来。一章的复习时间大概是7~10天,包括视频的观看,记笔记,做题,纠正,总结。数二因为章数不多,基本上两三个月就可以把第一遍过完。
基础阶段线性代数:从5月份开始,大概6~7月份结束,线性代数推荐李永乐老师,永乐大帝的名字不是白叫的,讲的确实可以。方法和高数类似,当时我是买了他的一个基础篇讲义,然后看他的讲课视频,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李永乐老师由于年龄比较大,讲的语速比较慢,开个1.5倍速听起来比较舒服,复习方法和高数类似。
强化阶段高数:强化阶段从7月份开始,快的话可以从6月份。在强化之前建议花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把基础所学的所有知识全部看一遍,当时我是把1800里面的错题都做了一遍。高数的强化主要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体系。我当时由于基础打的还行,强化跟的张宇,买了他的闭关修炼,学习方法和步骤与基础阶段差不多,依旧是看视频,记笔记,做题,总结。强化阶段大概2个月完成。
强化阶段线代:强化阶段的线代推荐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视频依旧推荐李永乐老师,复习方法和强化阶段的数学复习类似,需要指出的是,线代的逻辑性比较强,建议经常背一些公式,不然很容易混淆。总之,到了9月份,数二的第二轮一般是要结束的。
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依我之见就是做题,以做真题为主,有时间的话30几年的真题都做一遍,没时间可以从零几年以后做,做的时候建议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答案不要写在卷子上,写在纸上,真题试卷一般至少做三遍的。当时我是从87年开始做,留了两套作为考前冲刺用。如果你基础和强化复习的很好,那么做真题会相对比较轻松,一些比较难的年份如18年 16年可能做起来有点压力。做完后同样对答案,把错题勾出来,在资料上找出类似的题进行练习。这一阶段大概需要2个月。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真题的分数高低并不能代表你复习的如何,因为那些真题并不能真正模拟你在考场上的状态,好多真题你在复习的时候那些老师都讲过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份往年的真题,任何一份模拟试卷都模拟不出考场的感觉。
除了真题之外,有时间的话建议做一下模拟题,但是不建议以模拟题来进行判断自己复习的如何,只是单纯用来练心态,练计算量,查漏补缺。模拟题当时我做了汤家凤的8套卷,感觉计算量比较多,题型还是中规中矩的。李林的6➕4,一定要做,题目出的比较好,而且可能遇到原题,哈哈哈,合工大的卷子也不错,有时间也可以做,做完这么多基本上就够了。
关于考研英语及其他科目,以及考研心态问题及备考经验,留言再说。码字不易,点个关注,多多支持,谢谢。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数学是考研的重中之重,数学英语政治真正能拉开分数的只有数学,数学拉个三五十分很正常,英语拉十分刘非常多了,政治感觉八九月份复习都来得及,报个差不多的辅导班,六七十分没问题。
数学如此重要,那谁讲的好?不知道题主指的是他们的网课还是资料,网课的话我听过几次张宇的概率,感觉还可以,语速不快,感觉能沉得住气不着急,气质应该是粘液质的。线代的话叶秋讲过几年考研线代,主要参考的是李永乐,看起来得是七十多的老头,很有精神,讲得极好,整个结构非常合理,总结到位,他讲得内容应该是直接奔着考研去的,需要一定的基础,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课里面全是干货,比如行列式,没有课本和其它资料里什么排列、逆序、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法则、然后给出n阶行列式的定义,有n!项,每项是n个数的乘积,这n个数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由排列奇偶性确定项的符号,在李永乐课里或者教材里,对行列的总结就是不同行不同列乘积的代数和,老头子说关于行列式理解这么多就足够了,就是这么霸气!
叶秋个人感觉,李永乐在考研线代不说是封神的人物也差不多了,我认为他是讲的最好的。他的视频课,叶秋看过至少四年的,从中也学习了很多,他的课如果先复习完一遍课本,然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上效果会好不少,他是把整个考研内容贯穿在他的课里,贯穿在他的资料里,不是给你打基础的,而是将考研知识点、重点、难点、常考点、常见题型、常用技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简单的话说老李是个实战派,听完他的课或者看完他的资料,整个考研需要面对的你都面对了,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只是熟悉程度可能差一点。有些辅导资料重视基础,会比较细,结果可能是整本书你看完了也都感觉懂了,但实战能力还差的远。
到底哪种更好?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基础差的同学首先要夯实基础,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基础好的同学当然是增强实战能力。
汤家凤的资料也看过这一两年的,他的特点是较细,知识点总结和梳理的也挺到位,整本书看下来不会感觉有特别吃力的地方,整体难度上要低于李永乐的,李永乐的讲课基本上就是真题套着真题,是他对考研真题的理解和一套解决方法。因为从事考研线代时间很长,所以老李有举重若轻的感觉,讲解起来游刃有余,很有激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手上的几支笔在讲解代数余子式等概念时的妙用(上过他课的都明白)。
考研需要概念清楚,基础扎实。比如伴随等于转置有什么结论?考研这个知识点出过好多次了,比如秩为1的矩阵从第二章贯穿到最后,每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存在。
考研数学需要多交流,交流能加深理解,能拓宽自己的思路。最后说一句,叶秋不是李永乐的拖,可以算成老李的一个粉丝,汤家凤的线代也是很不错的,张宇的概率不错(前几年看过,近几年没看过),李林不了解,不过很多人说他压题厉害,应该是很有一手,考前一个月别忘了买他的预测卷。
说一说我跟过的老师。
汤家凤老师比较重视基础,所以如果你基础不是很好,可以听一听汤家凤的基础班,但是强化班不是很推荐,因为感觉他强化班好像跟基础班没啥很大的区别。
强化也看自己,我听过张宇的,其实不是很推荐,因为我发现他讲的我记不住(全程就记住了他讲的笑话,可能是我个人原因)我个人高数强化比较喜欢武忠祥老师的,就是跟李永乐一个团队的,讲得很好,没啥废话,而且很慈祥,很是喜欢他讲得课,听了他讲的可以提升很多。还有线代基础强化只推荐李永乐,他讲得非常好,只要把他讲的每道题搞懂了,线代基本没问题了。反正个人特别喜欢李永乐团队的老师[捂脸]
李林没听过他的课,但是做过他的押题卷,他押题卷出的题的确是很不错的,题型比较接近考研难度,还有押题卷李永乐的也不错。汤家凤的押题卷比较基础,张宇买了没做。
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自己,选了一个老师就一直跟着,别换来换去,还有就是数学不只有听,最重要的是听了后自己要做题,后期可以把错题重新做一遍总结一下。加油!
高数智者见智,概率王式安,线代李永乐,绝对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考研数学一141分经验分享。22考研人必看。
一.时间安排
个人认为数学还是要早开始准备,尤其是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在家,我是三月下旬才开始准备考研(22考研人一定要早点开始,最好现在就着手准备)。数学是四月份开始看网课,大体阶段如下
4~6月份 基础打牢
这期间在家复习,效率比较低,一天也就看个两三个小时网课(这段时间只学数学,英语光背单词)。我是看的汤家凤的高数基础网课,李永乐的线代基础网课,王式安的概率基础网课。习题集做的汤家凤的1800基础部分以及660题。
7~9月份 强化提升
七月份感觉在家效率太低了,和几个同学一块选了自习室,这才算是正式进入考研状态。九月份返校开始执行严格的考研作息。这期间刷完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课本以及网课,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以及网课,张宇的概率9讲以及网课。习题集是1800的强化部分,以及李林880题。
10月份~11月份中旬 强化收尾
这期间刷完了李林880题,张宇的闭关修炼。把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概率论九讲的重点题目又过了一遍。
11月中旬~考研 刷题
刷了近15年真题、张宇8+4、李林6+4。
二.老师以及题集选择
高数
我基础跟的汤家凤,当时刷完了他的基础班网课。但是个人感觉汤神讲的过于基础过于细,他的那本高数讲义质量也一般。强化阶段就直接上张宇高数十八讲了,张宇虽然可能讲课不如汤神仔细,但是他的一些题目和思路的确对于高数提升非常有帮助。多说一句,我在B站上看到了几个武忠祥的视频,感觉武老师既注重基础也兼顾提升,而且讲的也很细,非常值得跟全程,如果我一开始没有跟张宇,我一定选择武忠祥老师。
线代
无脑冲李永乐就行了,基础好坏都适合。同时推荐大家关注李老师的公众号,他会经常发一些激励大家的话,但是他的话语非常实在,的确能够给人很大力量。
概率论
我基础跟的王式安,但是王老师的确年纪大了,个人感觉他的课效果不太好。强化跟了张宇,但感觉张宇讲概率有点照本宣科了,个人也觉得不太行。网上好多人推荐方浩,我没听过,大家可以试一试。
习题集
我用了1800、660、880。1800基础题出得非常好,但是强化略显拉跨,我最后强化没做完。660全是选填,现在改了题型我觉得660应该是必做。强烈推荐李林的880,我个人感觉算是这三本里面质量最高的了。后期做模拟卷,我觉得如果你的目标在120+,张宇的12套必做,李林的6+4最好也做。
三、学习习惯
做题一定不要轻易就翻答案,先让自己难受一会儿,其实慢慢你就适应了。就怕是看了答案感觉自己会了,下次碰到还是不会。学数学一定要踏实,眼高手低不可取。有没有错题本其实无所谓,关键是你这次不会的题你下次碰到能会做,这才叫提升。学数学一定要长时间积累,我基本一天学习数学时间在3~4个小时(前期不学政治和专业课的时候时间还会更长),而且是连续的学,要让自己进入状态。后期做卷子一定要按照考试时间严格模拟,三个小时得了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别给自己找借口。张宇8套卷当时网上一堆说自己均分130+的,可是最后又有多少考到这个分数的?你可以骗自己,但是分数无法骗你。
先写这些吧,数学真的是我付出最多的,最后的结果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希望22考研人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高分奇迹!
汤家凤的基础课,张宇的强化课和冲刺课,李林的押题课!
李林今年数学二压中一道一模一样的原题,就动了几个数据
亲身经历2年,李林包中,第一年压中130+,第二年压中80+,这已经不能用准来形容了。。
点石成金
2022-11-042019考研数三126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这三个人的课都听过,勉强来回答一下。
听谁的课就要看你的底子了,如果没基础的话,听汤家凤的绝对没问题。我基本上全程听的汤家凤,讲的很细腻,题型什么的讲的都很好。
张宇的话见仁见智了,汤家凤业界公认的好,张宇好坏评价都有,还是推荐汤家凤。
此外,再推荐一个数学名师,方浩,听了他的课你就知道大神之处了,基本所有题都能秒杀掉。
最后,说一下李林。四个字,李林牛批!李林买一下他最后一个月出版的几套卷子就好了。然后在考前一星期左右,网上就流传出他的一些压题了,基本上都是他卷子上的题。你们能想象,当考试的时候,看到18、19两个大题一模一样原题时候的心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