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求助,应该向考研成功的学姐咨询一些什么问题对自己考研有好处?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你考研的时候是怎么查找资料的?[机智]下图
作为18届考研学哥,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考研时候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与学姐相同,本人也是一战上岸,从有考研的想法到准备资料到备战再到复试通过总共花费了我半年的时间,期间迷茫且清醒,不过好的是一切都很顺利。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南大的录取通知书。
我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非常的纠结,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后面我想应该先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考研流程。期间要查资料啊什么的,我都是利用百度和上届研哥推荐的微信平台找的老师。这个阶段主要是集中在考研的前中期。专业的话其实没有明显的好与不好,还是要根据自身去选择,院校要以事实而定。
先说院校吧,其实我自身是有很明确的院校选择的,就是南大,因为本身就对南京有憧憬,我家是内蒙的,能懂吧哈哈,如果我没有明确的目标的话,其实选择院校真的是一个很难决定的东西。就比如说你选择的时候你得去查院校的专业和每年的录取情况,还得根据你自身的实力,分数线啊等等,很多方面都会掣肘你,然后从中再选择自己合适的。比较麻烦。所以不如像我一样选定院校,从而努力奋斗。我好像再夸自己了。不好意思哈哈。
其实每个学校的录取比例啊,分数线啊非常好查询,你就在百度上搜考研库首页,具体的我也记不清楚了,反正这个网页里面有具体的东西可以参考,另外你去关注国家线,这几年的我都有在看,基本上都是稳定在一个范围,不会有很大出入。上下空间在15分左右。一区的比二区的基本上高了5-10分。(这里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一区和二区。 他是根据层次,地域,学科,专业划分的,国家线划定分为A类和B类,一区实行A类,二区实行B类。剩下的一区和二区包括哪里有不明白的话可以自己下去查一下)政治和英语线基本上集中在35-55分,文学最高是55分。 先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然后制定相应的规划。确定完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以后,就可以确认自己的考试科目,顺便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分,这部分都算一个初步的了解,也是比较重要的,像我现在需要复习什么?从哪里开始?要考多少才会保险?那考上的人都是多少分啊? 这时候你就不要坐着想了,你打开百度搜你选择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 每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都是九月份出来,你只需要看以下前两年的招生简章,主要是看专业目录!因为每年招生的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可以根据这些找到一些定位。
(以上来自网友评论分享)
1、公共课&专业课参考书目以及用书
2、备考复习规划
3、真题情况
4、复习笔记
5、考试重难点
6、备考节奏!
准备考研,考研参考用书怎么找?
1.查看历年参考书目
有部分院校没有设定参考书目,但在几年前还是公布了这些信息的,大家可以耐心地查找,虽然有些参考书时效性已经不在,但是一些经典的书目一直都是每年的考点。因此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根据往年书目推测今年的参考书目是有一定帮助的。
2.咨询报考专业研究生本科教材
如果你所报院校的专业一直都没有指定书目,大家不妨去到所报专业的本科生那里问一下,因为很多导师的出题范围往往就是从他所教授的本科生教材中挑选的。同时你也可以打听一下在课上老师有没有特别推荐的一些专业书,综合一下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3.请教历年学长学姐复习用书
当然最简单和靠谱的还是找到上一届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问一下,看看他们都看了哪些书,听取他们的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4.关注所报院系的导师论文
没有给固定专业书目的院校,其目的是希望考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下能够培养自己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那么,基于这个出发点,大家就要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尤其是你所报考院系的院长或导师的论文或是微博。考研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主命题的,出题小组的成员都是由这些导师组成,因此他们最近所研究的东西很可能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
5.导师本人的著作及其关注的书
研究生实行导师制,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必须关注的内容,况且有的学校专业课就是直接由导师出题,因此导师的书必看。不仅要看,还要认真吃透。
根据书中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寻找到那些导师所关注或参考的书。一些引用次数或提到次数非常多的,说明导师非常重视,很有可能包含重点内容,就应该找来重点看,至于其他引用次数少的,了解即可。#教育听我说##考研人加油##考研专业院校咨询##考研参考书目#
沉稳风度
2022-11-02[微风]纯干货:考研期间,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习惯?!建议考研人阅读全文,一定会给你非常大的收获,学霸就是这样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