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山西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以及就业前景?,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马瑞燕代表:中西部迎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代表委员面对面#“这次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西部必将迎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马瑞燕说。
马瑞燕表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科教兴国、科教强国,说到底是人才强国。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段时期以来,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领军人才、重大科技项目等竞争中,中西部与东部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西部发展事关国家发展整体水平,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进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向共同富裕,教育优先,高等教育是强大内生力量。”马瑞燕表示,山西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合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就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有:高级销售、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农艺师、业务员、苗圃技术助理、销售代表、区域经理、有害生物防制专员、绿化工程师、业务经理、农业技术员等。
就业前景:植物保护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学生到农药生产、营销、农作物生产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计划,全面构建新型植保体系。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关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每年有65%左右的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其他同学的初次就业率也高达90%以上,最终就业率均为100%。植物保护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植物生产类,其中植物生产类共9个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5904位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000元,0-2年工资5000元。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北京。
山西农大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国家重点农业类高校,现在在全部都排不上了名次。这也是山西高等教育的一个现实。山西高校这些年都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还是经济发展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山西的头部院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经费24亿,经费最多。可是比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3亿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山西省2022年原煤产量达到13亿,如果每生产一吨煤拿出50元投入高等教育,那就是650亿的经费。更多的投入教学科研,增加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人才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相信山西教育肯定能迎头赶上,重现曾经辉煌。#山西#
淡定自若
2022-10-31【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迎来春天】#代表委员面对面#“这次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西部必将迎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马瑞燕说。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关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关注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说。
据了解,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部出台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开展“部省合建”工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巨大能量。但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相关政策和经费覆盖面还相对不足,同时中西部地方高校发展还面临着办学理念落后、办学资源匮乏、治校能力不足、发展模式受限等诸多问题,需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和帮扶。
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不足也影响了人才的合理和均衡流动,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人才、基地、创新、引领的互动不足,造成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匮乏。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过程中,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如何合理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战略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
“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博士授权点过少的问题,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分析指出,增加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对于地方高校建设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极为重要。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打通后,可以充分进行内涵建设和发展,带动学科的整体进步,极大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其推动意义远在给予一般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之上,目前这一点亟待引起足够重视。
“建议优先扶持部省合建高校与西部地区主要高校的博士点建设。增加地方高校博士点的同时,实行‘宽进严管’,加强对其后期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突出的博士点,给予警示,问题严重的,给予裁撤,以保证博士点建设质量。”刘宁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王佳实综合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毅哲 高众 董鲁皖龙 焦以璇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