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玉米小贩到村里收玉米,拉一趟能赚多少钱?有什么技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玉米的价格涨的疯了吗?
昨天来村里收玉米的小贩,在村里蹲了一天,直到下午两点还一粒没收到,只好悻悻而归,看来来回的油费都得搭上了,昨天的收购价格是,含15个水的新玉米1斤1.22元。
今天小贩依然是准时到达村里,看来是收不到玉米不罢休。今天给出的价格是,含水15个的新玉米1斤1.25元,直接涨了3分钱,看来今天的玉米行情又涨了,幅度还不小,小贩绝对不会赔本赚吆喝。
昨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了新闻通气会,会上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指出,将根据国家储备吞吐节奏,将研究暂缓玉米和大豆轮入。必要时加大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库存投放。#三农小分队#
通气会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喜贵分析,目前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同比涨幅超过了37%,他认为,从后期看,玉米收购价格回调可能性较大。
通气会后,一些国家储备粮库开始暂停粮食收购业务。
玉米真的要降价吗?从目前看,玉米价格真的面临政策层面和收购企业的双层压力。但是,今天的玉米价格和昨天相比,仍然出于上涨状态中,到底咋回事?#你好新农人#
我是种植玉米的,我盼望着玉米能够继续涨、涨、涨,即使价高的不合理。
拉玉米的小贩今天赚了多少钱?请看他的账本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拉粮食的小贩,今天他拉了两车玉米,第一车是本村的,玉米有点苞米皮,稍微潮一点,价格说好了是1.05元一斤,他有一个客户,是一个养猪场,他那里需要几车玉米,价格是1.255元一斤。
第一家是4.5亩地,玉米在房顶上,把三马子开到房子后面就可以,装车很省劲,一个小时就装好了,他结账后来到了粮食收购点脱粒。一测水分,14.9%,15.8%,15.8%.老板的测水仪加了一个水,实际上就是14.8%的水分,看来是特别干的。这样水分的玉米是特别难找到的。可以去见到饲料厂,价格是1.26元,不过还要清杂过风,一斤要清除0.05元的费用,养猪场不需要清杂,价格和饲料厂里一样。
在粮食收购点脱粒不需要费用,而且老板还要以0.1元一斤的价格收购玉米芯。脱粒后他测了一下水分,15.8%,老板说一个水扣1.5分,那就是扣除1.8×1.5=2.7分,1.25元一斤收购价不给玉米芯钱,这个水分就是最高价1.235元一斤,养殖户1.255元一斤,加上玉米芯一分钱,折合1.265元一斤,一斤差3分钱。第一车出了将近7200斤,第一车卖到养殖户和粮食收购点差距220元。
最后他交到了养殖户,和自己预计的一样。出籽率还不错,88.5%,第一车赚了510元(毛利),但是如果交给粮食收购点只能赚290元,差距悬殊。
回家后他打电话在附近村里的交易员,那里有干玉米,他开车去了,转了一圈,看了七八家农民,不过基本上没有干玉米,今年玉米特别少,卖青储的三分之一,秋收下来时0.48元一斤卖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很少了。天气原因,干玉米少,而且很多的小贩层层筛选,或者是干玉米不卖要高价,有的甚至要1.1元或者1.15元一斤,——玉米轴那个价格,就是拉到山东最高价格的厂家也是亏钱,农户是得陇望蜀,持货待涨。
最后,没有合适的货源,要么就是要高价,1.07元一斤,加上交易费,恐怕还得亏钱,风险很大不敢要。他想起了第一家,虽然潮一点,利润不大但是比空车回去好,于是他装了那一家的玉米,价格是1.06元一斤。加上交易费共计1.07元一斤。
回到了粮食收购点脱粒后,水分是17.6%,交给粮食收购点价格是1.2元一斤,玉米芯不给钱,这个价格起码要亏200元,因为出籽率比较低,86.39%,差百分之二就要差2.5分钱一斤,本来利润不大。最后结算时,这一车只赚了260元毛利。
两车赚了780元,除去成本,大约纯利700元的纯利润,还不错。回到家,妻子对他讲,附近的一个拉玉米的同行,他们0.98元一斤拉了10000斤,还有一个小贩拉了7000斤,虽然便宜点,但是水分很大,23%的水分,老板给他1.08元一斤,算账一车亏600元。
今年的小贩拉玉米赚钱比较困难,因为玉米不干,大部分都是湿的,人们是闲着着急,干不赚钱,结果是大家都亏钱了,最后只剩下送养殖户的小贩在干了。水分在16%以下还可以,多一个水分扣1.5分钱,水分越大越便宜,被扣钱就越多,因为水分太湿了老板需要烘干,这个费用要么农民出,——玉米价格必须便宜,低价出售,要么小贩出,必须亏损。
有的朋友说小贩通过秤捣鬼可以不赔钱,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小贩到村里收购玉米,都是过地磅,借你个胆子你也不敢,一旦被发现,被扣车罚款,过去有的小贩被罚了8000元,本来拉粮食都是有差价的,大家都是挣辛苦钱,再说要想用干扰器干扰地磅,就必须在地磅上安转一个集成电路板,你想地磅是本村的,人家没有这个必要和你一起犯罪。
这没根的,一车看拉多少,收购到卖出差价是多少才能知赚多少。
玉米小贩到村里收玉米,拉一趟赚多少钱?
农村小粮食贩子赚的也是辛苦钱,赚两头差价,不要看整天在外面跑,有时候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就说下乡收玉米。也不是每天都有收获,玉米小贩就只好不停的来回自动,走街串巷。,大喇叭不停的喊叫。玉米价格低,农民就会惜售粮食,玉米价格高,农民又会待价而沽。因此,粮食小贩也不是好当的,好当的是那种有仓库门面的大粮食贩子。
玉米小贩到村里收玉米,拉一趟到底能赚多少钱?要看你这一趟收了多少斤玉米?差价有多高?到哪个大粮食贩子那里卖。都是有学问的。举个例子,小贩到农村收到玉米价格是0.80元一斤,转手价是0.82元一斤。收到2万斤本钱就是1.6万元,转卖到手价是1.64万元。那么一车的毛利润就是400元。大车的话,这一趟收入更高。其实粮食贩子希望一趟装的越多越好,因为在转手过程中也会有损耗有猫腻。
前面说到玉米贩子的风险问题。有的时候真的也会赔钱的,比如上午收0.80元一斤,刚装好车就被大粮食贩子打电话说掉价了。这样就很麻烦,要么保本,要么本钱都保不住。因此,玉米小贩对粮食价格信息最是敏感。每天都在掌握玉米的收购价格。他们也不傻,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自己手里有好几个玉米收购商的电话,这家不行赶紧换另外一家出手。
记得早些年收购花生,当地花生贩子降价。我们村几个花生小贩子开车连夜狂奔百十里,把几车花生拉到湖北去卖掉,还好没赔钱。
做玉米小贩子也不容易的,不玩花样的话就是差价。精明的,和大粮食贩子关系好的,还会玩点技巧。比如水分,比如以次充好,比如粮食外调前夕。至于玩秤头,现在农民家都有磅秤,不用小贩带的了。
那种过地磅的套路,还是少玩为妙。现在已经穿了。赚个零花钱就好,一趟一万斤也能赚200块了。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对于从事粮食收购的小贩来说,其实他们也就是赚个中间差价。之前有朋友就曾问到,乡下玉米收购价七毛,然而粮库报价却达到了每斤9毛甚至一元每斤,为什么中间差价如此之大?其实不用奇怪,当中的一部分差价就是被小贩赚走了。
大家也不要看着这些小贩整天四处跑着找买卖,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有时候甚至还会亏本,毕竟市场粮价是动态性的,并且同买卖粮食者的眼光也有较大关系,有时候看走眼甚至就会亏损。俗话说有同行没同利,也就是这么个道理。而且对于小贩来说,他们还要抛去自己车辆的油费、路费中间人力装车、卸车费用,算下来真正能够赚到手的钱其实也是很微薄的。
对于一车粮食能够赚多少钱,这个还真的说不好,不同的人来操作利润也会有不小的区别。比如说到农民家中看玉米粮食的时候霉变率自己判断为3%,结果报价0.85元每斤成交,然而到了粮库去交易的时候,粮库抽检的霉变率为5%,仅仅能够报价0.82元每斤,如此情况下甚至还会亏损。
不过即便是正常情况下,来说,每斤粮食小贩能够从中赚走5分钱的差价,比如说车辆载重5000斤的话,一车粮食下来也就是能够赚个250块钱,有时候顺利的话一天两车也就是500块钱。
不过上述操作赚钱实在不多,因为中间交易过程中还要剔除一些手续费、路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最终算下来就没有多少了呢。因此据说也有不少粮贩子出现以次充好卖高价的做法,比如说将收购到了差粮食装到车中间部位,来躲避检查。当然也有见到将差粮食直接装在车的外部和粮站检查人玩心理战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结果抽检中间部分的时候粮食比较优质卖到高价。有时候卖粮食,错一个档位,价位差距可就是四五分的距离。
综上来说,从事粮食交易的小贩其实也真的赚不了多少钱,每天收购几千斤的粮食结果也仅仅赚到手几百元,如果哪天运气不好的话,甚至赚不到什么钱还会亏损,当然了对于一些有经验的老粮商来说,他们无论从农民交易中的谈判技巧还是与粮站交易手段都更胜一筹,自然赚到手的也相对会多了不少。
小贩7000斤玉米赚了1500元,怎么回事?
以下内容来自于一位朋友,作者保证真实。
那是2015年的春天,我在加油站听老板说,到河北省保定市安国××村去拉玉米,那里的玉米价格便宜,加油站老板是我们村里的,所以他给我说了他一次偶然间听到一个拉玉米的小贩说的,那个村里的玉米价格便宜。
于是,我到那个村里拉了几车,因此和村里的交易员就熟悉了。
这一天,我又来到了这个村,这一家玉米放在院子里,主人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有5亩地的玉米,都放在了院子里,用铁丝网做了5个粮食囤,说好了价格,0.9元一斤。
我们车皮过磅之后,一切都准备好了,我把铁丝网做的粮食囤打开了,发现里面的玉米已经发霉了,而且水分太大,起码要有30%以上,发霉的挺多,我说不行,不能要,于是我打电话让交易员来。
交易员来了,一看这个情况,我们重新谈了一下,发霉的玉米扔出来。主家也同意了。
但是发霉的太多,不一会儿扔了一大片,差不多也得有三分之一。
主家对交易员说,想一起卖掉,我们重新谈了价格,三分之一的玉米按照0.3元一斤,其他的按照0.9元一斤。主家也同意了。
5亩地的玉米,一共出了7000斤左右,我们结账之后,我来到了粮食收购点。
结果是亏秤60斤,当时的玉米粒价格是1.05元,脱完粒之后,老板坐在屋里面也没有出来,也没有测水分,没有看玉米的质量,因为我们都是特别熟的,老朋友了。
回到家里,一算账,这一车毛利赚了1540元,除去成本,净赚1450元,当天晚上,我买了两只鸡炖了,改善一下伙食。
或许有朋友说,我们小贩赚的钱有点坏良心,其实并非。发霉的玉米当做好货,这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不能做的,卖到粮食收购点,肯定是比一般的便宜点,要不人家老板也不会要。——问题的关键是老板没有看货,没有验级,之所以暴利,是赚的老板的钱。
正常3分,粮惜售时,2分钱,粮刚想涨价,4分5分,极个别时期,要是跨县市区,200,,300里程,少5分没有干
农村玉米小贩,真的很辛苦,一般都是开着大三轮,夫妻两人,车上挂着喇叭,满村跑 ,自己装车,每车大概拉一万斤,毛利每斤大概二到三分,行情好的时候,能拉两趟,两人能挣五六百,如果拉一趟跟打工差不多,比打工自由。
岁月如酒
2022-10-31小贩到农村收粮这些事我比较有发言权,我从九七年至现在始终干装卸活,就农村收粮这块,小贩子还真有些猫腻。下乡收粮一般都是三分钱左右的差价,近处有时二分钱,远处五六分钱。前些年,信息不灵通的时候,有时能看一毛多呢?如今信息发达了,收购商的价格老百姓随时可以查到,小贩子挣钱仅仅靠的是差价吗?只有那些倒粮生手挣点差价钱,每天挣些运输费和人工费。常年搞收粮的小贩子,他们都有一套手段的,去老百姓家收粮专挑毛病,不是嫌杂子大,就是说水份大的,总之就是为了降低价格,更有的还砸称。有经验的小贩子不仅可以收到差价多的粮,卖粮也是有技巧的,给验粮的一点好处,等级上给予照顾,价格在往上撩些,挣的就比生手多的多。有一回跟个粮食贩子去收粮,去乡下专收破粮,别人都不敢收的wu了,长毛了的,价格压的很低,老百姓不卖就得扔,几毛钱一斤的黄豆,称上老百姓也不记较,装了一万多斤,拉到植物油厂卖。路过市场的时候,小贩子下车买了七八个大西瓜,每斤几毛钱的,去验质的时候,给检验的二百块钱就通过了,检斤卸货时,把半袋子西瓜给卸车工人,这一车破烂粮挣了五千多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