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2019年考研最多的大学是哪些?2020年哪些大学最热门?

想咨询一下关于2019年考研最多的大学是哪些?2020年哪些大学最热门?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陈....

    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数居高不下的背后:女生超过男生,大学和硕士学位的扩大,山东学生的热度最高

    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已经结束。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数超过450万,比去年增加80万。

    疫情下的就业形势已将毕业生推向考研大军。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扩招打开了窗口。自2020年以来,研究生人数已连续两年超过100万。

    近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各学科注册的特点是什么?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略有下降

    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数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在2020的COVID-19背景下,教育部发布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通知,并计划在2020扩大18万9000名研究生。根据2019年注册的81.1万名硕士生的数据,入学规模扩大了近22.1%。在过去十年中,只有2017年(22.37%)的研究生入学率增长超过20%。

    2021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107000人,自2020以来第二次超过一百万人。

    然而,扩招是否意味着入学概率增加?报告与记录比率是衡量竞争压力的关键。

    注册比率是指申请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率。一般来说,注册率越高,竞争就越激烈。研究生入学考试总报告率从2012到2021基本上在3:1上下浮动。2017年的报告与记录比率最低(2.8:1),2019年最高(3.6:1)。

    2020和2021的入学率较2019有所下降,但也超过了前几年的入学率,这意味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显著改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

    山东已成为“考研大省”

    从一些省份公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数量来看,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申请人数超过40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被称为中国“四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基地”。

    河南省近38万人报考,排名第二。在获得“高考大省”称号后,河南考研热似乎并不弱。

    在过去的五年中,山东、河南、江苏、四川和广东已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受欢迎的省份,考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研究生入学考试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人口和教育资源有关。这五个省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与其他省份相比,山东和河南的教育资源明显处于劣势。

    山东省有两所985所大学,即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只有211所大学。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211所,没有985所大学。这两个地方的学生在高考期间进入重点大学的难度更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成为普通大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反击的一种途径。

    专业毕业生的扩招已成为一种新趋势

    2021年5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方网站宣布从2022开始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引起学术界的波澜。高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如减少硕士研究生入学人数、优先提拔免费生、延长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等。

    据教育部统计,近五年来,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专业硕士)招生比例一路攀升,2017年以来已超过学术硕士的比例,2020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将达到60.83%。

    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20-2025)》,指出到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意味着少数硕士培训旨在学术研究,大多数将从事专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产教结合。

    从近五年的研究生招生比例来看,前三名的专业是工程、管理和医学。

    近五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女生的比例已超过男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最终统计监测报告,2020年,高等教育女研究生人数为159.9万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0.9%,比2010年增长3.1个百分点。

    从报考学生的性别比例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在过去五年中,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女生的比例超过男生,高达55%。到2020年,男女候选人的数量将相差7万多人。

    扩招政策和消除教育系统中的“性别歧视”是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比例的辅助因素。一些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女性研究生比例上升的内在原因,这与就业压力、教育回报率和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男女差异三个方面有关。

    有人说研究生就像一座被围困的城市。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研究生入学考试决策可能与教育回报率相互激励,但这不能否认就业的价值积累。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人生的选择。就个人而言,我们不应该沉浸在理想的校园国家中,而应该为身份置换做好准备。无论何时你从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你都可以提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和教育。#山东头条# #考研#

  • 岁月如梦

    2018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有238万
    2019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有290万
    2020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有341万
    2021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有377万
    2022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有457万

    从2018年到2022年,这么短时间内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几乎就已经翻了一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考研究生呢?

    第一当然就是为了躲避就业。本科其实是人生中最为迷茫的阶段,因为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知道该去哪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基本上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焦虑。也正因为如此考研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毕竟只要考上了就能延迟两三年时间再步入社会,成为了躲避就业的有效方式。

    其次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将来找工作打下铺垫。现如今本科生已经遍地走,如果学历止步于本科根本不值钱了。所以大家为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所以选择考研,毕竟顶着研究生的头衔找工作还是很好找的。

    像我堂弟,本科出来处处碰壁最后索性考研,研究生毕业就进了阿里工作,去了杭州发展。虽然到现在为止工作的年限也没有多长才四五年而已,但他已经靠着工资在当地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其实压力就小了很多,所以堂弟也有更多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像他平时就经常跟着同事们一起利用周末假期去西湖边上的山里面跑跑步顺带把沿途的垃圾都给捡掉,保持路面上的干净,为杭州的环境出一份力,也让外地游客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观。而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完成阿里的三小时公益任务,明确规定了公司员工每年都至少要做3个小时的公益,而且只能多不能少。而跑山捡垃圾这个方式其实最开始就是阿里员工周惟发起的,慢慢的跑山团人数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了数百人,即使已经报销了3个小时的公益时长很多人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将做公益当成一项长期热爱。

    再就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了。其实很多人最开始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可考研也可不考,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最后还是做了考研的决定,加入了这支队伍,成为了考研一员。#我要上微头条#

  • 教育

    清北依然大受欢迎,根据北京大学官方公布的人数,2020年报考人数29990+,比去年增加了3%,而清华大学也没少到哪去,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有18000+考生报考。

    浙大和复旦这两所老牌名校也是紧随其后,浙大今年有2.8w余人,复旦报考人数将近2.7w。

    这几所名校竞争激烈是情理之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B区个别211高校,人数也超过了2万,云南大学今年有2.1w+人报考。

    B区的一些学校,往年通常是调剂时很多同学的考虑对象,随着学科建设的加强,学校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考生在选择第一志愿的院校时,就将目标放到了B区的学校。

    像是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很多考生追求“211”的标签,又想避免竞争激烈的学校,会片面的认为考B区211相对稳一些。

    这里帮帮要提示一下,并不一定哦,21的考生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了解一所学校,报录比、专业实力、发展势头等等都是你择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关注报考人数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今年有多少人,还要关注到今年增加了多少人,比如新疆财经大学,今年报名人数4000多,这个数字比起那些上万的学校来说,不算多了,但是比去年增加13.76%,增长幅度较大。

    虽然整体人数有所增长,但若是某一所高校近几年报名人数增长迅速,那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些低调的院校了。

    经济、交通、学科建设等各种要素的发展,让B区高校的地域劣势在逐渐减弱,在择校时,切忌“想当然”,学校整体的报录比、专业报录比、试题风格与难度等等都应该纳入到择校时的考虑范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