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八几年的师专是什么水平?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获得鲁迅文学奖】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25日在京揭晓,共有35篇(部)作品获得了这项殊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教授的文学评论专著《批评的返场》获得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这是该校在该奖项的重大突破。(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那时考上的专科和这时考上专科不可同日而语,那时考一个专科很难,比现在考一个重本都难!
应该和现在的北师大水平相当,至少不差!
#广东教育# 广东的高校是不是医学教育成就很高呀?广东只有8所双一流大学,但是上榜的除了华南理工大学偏化学性质的专业,南方科技大学偏数学的专业。其他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都重点建设医学相关的专业?是因为钟南山在广州的缘故吗?还是广东历来是医学教育强省?
我就是八十年代的师专生。我之所以没有读到本科,是因为英语太差。我痛恨英语。
那年高考,我英语只考了40几分。
那些考上本科的同学,主要是英语考得高。其他科目跟我不相上下,有的还不如我。后来,考研究生也要英语,我又完了。
参加工作以后,英语成了没用的东西,除了A,B,C,D四个字母。
我不知道是谁把英语摆到这么高的地位,让我在这上面栽了个大跟头。现在的学生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这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用的英语。太可气太荒唐。
从师专毕业就开始教高中,教了三十多年了,也没有听哪个领导说我教得不行,也没有听到哪个学生说我教得不好。自己虽然是个专科生,但也培养出了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
英语害得我好苦,现在想起来都有气。
我是八六年考上的师专,从毕业到现在一直是我们单位英语教学的骨干力量,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批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县教体局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我们那时候毕业的师专生大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回顾一下80年代师专录取分数,本人师专85级的,88年师专毕业,以85年为例,广东考区,全国理科卷满分670(语数各120.理化政英各100.生30),省重本线502.本科线473.专科线(汕头地区最高468.其他诸如惠阳,肇庆等地区.460),本人所读班级(以汕头地区考生为主),最高分的526.过重本线的有好多个,过473分的,彼彼皆是,你说属于什么水平,当年重本,普本,专科,省中专,地区中专,五个层次毛录取率是35%,考虑预考因素(高考前预考先涮掉50%左右),实际上五个层次总录取率也只有18%左右,那么对应在考生中的位次:重本1%,普本2%~4%,专科5%~9%(本人472分,大概位置在6%左右),省中专10%~13%,地区中专14%~18%,入读分数和名次在全省考生中位次中属前百分几?一比较就清楚,毕竟数据最有说服力。这个专科位次:5%到9%放在现在,大概可上一本(一些高分低录的甚至可上211或偏远地区的985)。现在毕业30零年了,当初10个宿友中,据说善始善终从教只有3人,其他的不甘愿屈从于命运安排,或从政,或弃公职下海,早已逃之夭夭,离开教育战线了,混得还算凑合
焦作师专真应该向郑州师专学习一下了,两所学校都是2002年组建的师专,组建模式也基本一致:2所师范(中师)+1所成人院校(教育学院),但是郑州师专在成立的第八个年头(2010年)就成功升本了(郑州师范学院),焦作师专呢?20年过去了,还是那个师专!越王勾践才卧薪尝胆十年呢!
焦作师专也算是有百年校史的,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青葱记忆!
当然郑州师专地处郑州,地理位置要比焦作好很多,政府给予的支持也是很大,但这不是焦作师专发展慢的理由。焦作师专是目前河南唯一的师范专科类高校(不含幼儿师专),其它地市师专要么单独升本(比如许昌师专),要么合并升本(比如新乡师专),要么并入其它高校(比如开封师专)。
焦作师专的出路在哪里?按照目前的实力,单独升本有点困难,前几日也有传闻要与焦作大学联合升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焦作大学,也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主,单独升本也有点,参照新乡师专:新乡师专+平原大学+新乡教育学院,一起联合升本为新乡学院。
焦作师专+焦作大学→焦作师范学院,不要搞焦作学院,没有一点文艺气息!
淡定自若
2022-10-31我是八五年师专毕业的。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有一雅称“天之娇子”,在当时很有成就感!记得与从小读书的一帮人(我们是县城的),能读上初中也就七成左右吧,读上高中也就两成左右,全班只有我一人上了重点高中。到了高考前,还要参加预选考,我所在一中(全县最学府),还淘汰了几十人,只有八成多的人有资格参加高考,普通高中更少了。那一年高考,记得我们县有一百六十多人考上大专以上学校,我们县可是一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当时的高中有三十多所,应届毕业生好几千人。能考上大专是很不容易的,真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