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考二本大学真的很轻易吗?能说一下你的看法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二本大学真的很轻易吗?能说一下你的看法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金色晚霞

    咱们国家的所有学校都是人民办学!没有公民办之分!有公办与民办之分的是脑袋被门夹了的百姓自己作贱自己才这样认为的。

    所谓公办大学,其一,是因成立学校时间较长,其学校的建筑设施成本已被这么多年摊薄。自然学费也就就低,其二多年积累的教育与科研经验也相对好的多,学费低,教学环境好。当然报考的学生多。报考的学生多了。就只能按成绩名次排序录取。不然学校也装不下。其三,那么这些公办学校建校经费哪来的?国家财政拨款,财政拨的款哪来的。印钞票吗?不是的。是全国的大中小企业的税收入了财政。国家财政才能拨款建校。难道这不是人民办学吗?这就是你们眼中的公办!

    所谓民办大学:成立时间较短,其建校资金来源,属于单独企业或社会力量与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摊薄建校的建筑成本,自然学费也就高。学费高了报考的自然就少。又要满足生源,分数就只有相对偏低。但不是教师水平就是一帮混子教学。


    凡国家认可学历的所有大学都是为了满足我们国家各个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支撑我们国家不同行业迅速发展的总需求。将办学的条件适度放宽。满足这个总需求的需要。这种学校不也是人民办学吗?只不过这类学校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雄厚而已。

    所以不要对部分人眼中划分的民办大学带上有色眼镜。

    建国七十多年来,部分人眼中的所谓公办大学毕业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不最终都“泯然众人矣”!成为默默建设祖国的一部分! 所以 不要在你眼中认为的好大学思维里欣喜,也不要在你认为的一般大学的思维里悲哀。最终都是国家建设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四十年后,只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坚持为社会需求办学,为社会各行业,各产业的实际需求办学,培养的不是那些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丢了笔头坐不到案头的学生。而是实实在在的工程师,大拿。则部分人眼中的民办大学成为美国的哈佛或者斯坦福那样的世界名校也是可以的。

    各个层级的学校只要办出了本校的特色与特长专业。在学杂费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学生们就不会再奔向什么985,211了,都会选择自己专业的特色与特长学校。目前考上了985.211大学的,百分之七十的都是勉为其难的选择了自己不太喜爱的专业。毕业后也是毕业与鸣校。失业与大学选择的专业。咱们国家的适用性人才培育,管理与实际操控的人才的培育。高精尖行业的机械制造与操控人才的培育任重而道远。还没有培育出一个科技立国,制造立国,而又具有匠人匹心精神的好社会氛围。大学不是培育头脑发达不着地,四肢无处安放的残缺不健康的个体。能动手,能实操,能动脑的大学毕业生才能真正担当起科技立国与强国的重任。

  • 秋水共长天

    女儿大三了,有想考研,但是选择学校是蛮难的。现在是普通的二本大学,211,985根本不敢想,就想报考一个师范类的双非院校。本省江西师范大学是首选,但听在读的研究生学姐说,好像明年开始,学校会不支持跨专业考研的,不会明说,但也不敢轻易报考,如果学校有这种意思,就怕是跨专业报考成功性小。孩子现在是财务管理专业,但一直以来都是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阴差阳错的被录到财务管理了。
    12月份教资考试,高中语文,笔试也通过了,1月份的面试结果还不知道。考研孩子想报学科语文 ,跨专业学校真的不好选。
    亲们,有好的建议谢谢提供哈[谢谢][谢谢][谢谢]

  • 陈....

    二本的确不容易,而且读出来找工作也难,所以我说:读书[流泪]赌输[流泪]

  • 点石成金

    考二本大学真的很容易吗?就山东来说,夏季高考59.8万人,能考上公办本科的也就有二十万人左右,相当于考生的三分之一,这里民办学校没算在内!你自己看看想想容易吗?

  • 沐馨

    把高中以上全部改成大学,取消一本二本三本九八五二一一之类的名堂,要考不上大学是很难的。

  • 沉稳前行

    对,毕业于二本三本并不可怕,经过后期的实踏努力,也可能做出巨大贡献。但有些人轻易的通过野鸡大学水文凭、假文凭占据重要位置,让苦读寒门学子情何以堪,造成的社会负面效果几十年都难以消除,更不要说浪费国家钱粮,耽误国家发展大计了。

  • 良心宝贝

    是不是只要考上硕士哪怕二本硕士,也算社会精英了?现在本科率4%,中国硕士总人口可能只有1%多一点,为什么不算社会精英,一定要去考985 211硕士才行呢,二本硕士真的拉胯吗 ?
    全中国本科率4%,和你一块竞争的本科率有多少?你跟全中国人一块竞争,还是跟你同龄人一块竞争? 竞争的永远只是应届生,只有你的同龄人。你把那些大爷,算进去,想和他竞争什么?比谁跑得快嘛? 跟全中国竞争更是毫无优势,十几年前的大专现在那也是人才,怎么竞争的过?
    本科率看看就行了,老一辈也没几个上过大学的,咱也不跟他们竞争。另外二本硕士真的不行,要是只为了拿个证去读二本硕倒也没啥。二本的导师,恨不得把你当牲口用,用起来丝毫不手软,为啥?因为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干活的,文章什么的全靠你了,不把你榨干干,哪能这么轻易放你走,开玩笑!#教育听我说#

  • 沉稳大叔

    首先要分地区吧,各个省的高考学生人数大不相同。考生数量多自然困难,为什么呢?每一年高考,每一年各大高校、学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录取人数基本稳定,不会是因为什么今年考生多了就会扩招的。扩招的情况也有,少。所以这就是难点所在,你说考生人数多的地区怎么不难呢?就像那些高考大省,山东,广东,四川这些,自带困难模式。人数多,很少人能在这里面脱颖而出。相反,人少,还能和平一些。

    本人22年高考生,被营口理工录取,也是一个普通公办二本。谁叫我们今年理科人数比去年多3万余人呢,给我们直接来了一个重击,很庆幸我在这年里没有遗憾落榜。相反,今年的文科生真的是捡到了,赚到了。就读高中不是很好,一个班级里没有多少人学习的那种,文科班更是少数,可是今年文科太少,文科生都没有录取满,那些高中天天睡觉,不学习的都有大学上,这就是一个选择,也是运气吧!

    关于考上二本难易的问题,除了人数,再是自身。本人在辽宁省就读。我高中三年,学体育两年,第三年因为家里出了点紧急状况,经济危机,没有多余的钱来交训练费,退队了。当时也有点不知所措,迷茫了几天,可是书籍永远是改变命运的阶梯,当时也什么不学,就看教室角落的那些书籍,会有很大启发,当时就跟老师谈话,老师也给予动力,让我拼一把,不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可以嘛,最后一年赌一把呗,没有回头路了。

    高一高二练体育,每天训练结束后心疲力尽,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回到教室学习,可是真的做不到,训练结束后就想回到教室里睡一觉,晚自习就荒废了。然后晚上放学回到学校寝室,一个寝室八个人,都是体育生,不用想,都是调皮捣蛋,夜猫子那种,能熬多晚就多晚,我们学校虽然每周上交手机,还是会有人会有第二部、第三部,半夜他们就打游戏,我只能在被窝里蒙着头默默承受,即使告诉老师,老师也没有解决方案。就会说一嘴,没收个手机,没有手机他们也会聊天说话。他们说话又会导致什么,又会导致我第二天睡眠不足导致课上睡觉,学习时间又过去了。除了那些自控力上,身体状态好的同学除外,普通同学们又有谁能受得了这样子折磨呢。所以学习好坏也要看自身所处的一个学习环境。周围如果都是有上进心、勤奋的人,自然会带动你学习。

    当然高三重拾学业刚开始非常难受,自责,因为满桌子的书籍让我漫无目的,无从下手起来。于是从教材入手,数学看例题,上数学课时跟着老师的思路,把老师上课亲自讲的弄会,下课自己做一遍,不要嫌麻烦,逻辑与思维的提升就在关键一步。(推荐写一个错题本,真的高效)。英语这一门学科,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背,单词你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感觉,这个感觉你来了,那好,基本你可以步入正轨了,多看英文文章,给发的练习册一天读一篇,做几道题,自然语感就会提升,从而考试时英语翻译速度会变快,文章理解会容易很多,我一年就把英语提了60分,出成绩当天真的很意外与惊喜,也不枉自己的努力。当时为了练习英语语感,电影电视剧都是英语,感觉也很不错。

    语文呢因人而异啊,人和人打小接受的教育环境程度不一样,有些人一开始家里都是大学生,博士,研究生,价格不一样,从小接受的东西跟普通人比也不一样。所以有些人从小就有着良好的语文能力,甚至是思维能力,这是无法轻易追上来的。我高中充其量只学了一年,一年时间里学六科,我觉得要有取舍,语文我当时真的直接pass,语文课不听,弥补其他科目,我觉得小学,初中那些语文基础功底,在加上平时看书的积累对于我来说基本不成问题。还有人要为了语文默写6分,选择背80多篇诗与文言文,要我是直接放弃的,我可以拿背诵时间换取其他科目的分数,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上二本,看省份、看人数、看专业、看自己,也需要看环境,学习环境我觉得比较重要,也要看自己的适应能力,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一样可以在嘈杂,混乱的状态下学业有成,冲破重围。要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别人推荐的仅是参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要有目标,有远大的报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学习,人要有目标,希望看到此文章的家长孩子们都有一个启发,幸福健康,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