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工科国家线那么低,为什么不考工科?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工科毕业后工作环境差,岗位技术要求高,工资低,危险系数大,所以考的人就少,分数线低。
强烈呼吁!工科考研分数线要大幅下调,不然大国工匠由谁来担当?
工科作为考研里面难度最大的一个系列,由于近几年工科专业逐渐成为冷门专业,很多入坑的考研孩子们,由于本科入坑,没有办法,所以只能继续报考,假如这些孩子要加入考计算机等专业大军的话,估计以后工科都没人学了,也会沦为照顾专业,将来国家的建设谁来完成?
目前工科分数本身就不高,但是报考的人数依旧不多,很显然可以看出,如果录分提升的话,2022年估计报考的人数更少,机械、生化环材等专业,读研后薪酬依旧不高,能够继续待在这个专业的孩子,要么就是真心喜欢这些专业,要么就是实力的确不太强,如果分数还依旧居高不下,工科专业估计就危险了。
在即将出国家线的时候,希望能够引起研招办的领导们的重视,毕竟,工科研究生录取多一些,将来在用人方面还有一点挑选余地,如果分数继续高涨下去的话,大家都去报考财经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对此大家怎么看?
考研现状:
工科考400=稳坐985
教育考380=可选211
经管考380=双非自由行
以下是一些厉害学校的复试线
#考研##2022考研##2023考研##在职考研#
学工科的学生是非常累的,更不适合女生,可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制造业,德国,日本,美国发达国家都离不开制造业,美国的军火制造,中国的太空发射,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的高端人才必须学工科,一个机械制图就学好长的时间,也是很多学教程里面最简单的,有的学生考试名例前茅,可到毕业设计和答辨时非尝吃力,毕业设计是考查你在学校综合实力的验证,可这些毕业设计好学生考研也不占优势,另外工科毕业生的待遇到工厂,考公都不占优势,而全国理工大学必有这一学科,招生量大,学生考研的少,竟争力小,分就得低,但本科学完,都转行,我学工科的,今年退休,同学中从本行退休的不到百分之二十
我女儿就是浙大竺可桢学院学的工科,这次保研差一名,主要是大一有点放松,自己努力复习3个月,考了421分,专业是机械工程设计,其实我一直不想她学机械设计,进校专业随她选,她喜欢没有办法,我担心女孩子学工就业难,她有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专业方面我们干涉不了她,只能由她自己决定,她们班上以前还有几个女生,后来都淘汰转其他专业了,只剩她一个了,真不知道她学工科以后的发展,她也不和我们说专业上的事情,我也觉得女孩最好不要学工科。也不和道女孩学工科前途咋样,特别是学机械设计方面。
工科国家线低是因为数学难专业课难啊,一年的复习,数学一很多人只能考到七八十分,专业课也难啊。文科的专业课容易突击提分。
工科是所有科目最难的,尤其是考数学一。而金融,哲学等社会科学个别人不复习考300多都没有问题。
工科 考数学 并且专业课的好多公式 理论也是以微积分为基础推导的。 数学复习一年可能只考个几十分 别的业务科突击两月就有可能考一百多。
数学一,数学二对于大部分人,没办法半年提高到一百。再有工科的专业课,好学校题目很难。我的大学力学老师私下曾说,他如果考985的工科的理论力学这门专业课,不能保证分数上130,题目太灵活了。稍不注意,就丢分了。
经常见到文科好还是理科好的争议,还有甚者说都是差生才学文科。但是每到报志愿时候,往往文科类专业分数线偏高,而且近年来考研国家线文史哲类分数线不断增高且远高于工、农学国家线。
其实,单纯争论文科好还是理科好是没有意义的。两者都服务于社会并推动社会进步。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需要调节两者的结构比例。
近代,周树人先生和中山先生都曾弃医从文,鲁迅先生更是发出“学医救不了…”的呐喊。最终南陈北李以及以毛先生为核心的集体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但是同时这并不妨碍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从事理工类的科学研究,虽然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没能够成为一代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但他们身上展现的矢志报国的精神和气节是某些文人远远不及的。
风去了无痕
2022-10-30来吧!互相伤害吧?数学一考到你怀疑人生,英语一直接让你崩溃,还有专业课,那简直是地狱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