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2020考研工学271有希望吗?_2020工学考研国家线

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考研工学271有希望吗?,2020工学考研国家线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金色岁月

    有希望过国家线,估计需要调剂,考虑B区的学校。

  • 金色回忆

    邓帧,女,汉族,1987年5月出生,艺术学博士在读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符号学理论、影视媒体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设计教育等。
    教育背景
    2005年-2009年,本科,四川美术学院
    2010年-2013年,硕士,武汉大学
    2020年至今 ,博士在读,韩国湖西大学
    主讲课程
    《编排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
    研究成果及获奖
    在《大众文艺》《艺术科技》《西部素质教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202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符号学视域下建设雁城文化品牌形象新策略研究》(XSP21YBC048);2015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衡阳本土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2015D061);2017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创意插画在衡阳土特产包装的应用与研究》(2017D061)。
    《编排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获得了2019南华大学信息化教学竞赛三等奖;2019年主持南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编排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改革》(2019YB-XJG19);2020年南华大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三等奖(湘教通〔2020〕271号);2021年主讲课程《编排设计》获得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湘教通〔2021〕年28 号);2021年《“超星学习通”线上线年下混合式教学研究》获得南华大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认定(南华教 [2021] 2号);2021年主讲课程《编排设计》获得南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认定;主讲《编排设计》《字体设计》分别获得南华大学放心课程和优质课程认定。
    2021年获得南华大学“三八红旗手”、“模范女职工”称号,2015年第十二届湖南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多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校级、省级立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设计比赛获奖近30项。

  • 淡定人生

    这个分数够悬,不要抱太大希望!尤其是单科,有没有很低的情况?如果英语、数学、政治都能过线,说明你的专业课成绩偏低,这在复试时是不占优势的。如果报考的是本校还好的,如果报的是外校难度就比较大了。除非报考院校一志愿没报满。

  • 教育

    #商丘头条# 软科2021排名,河南高校排名不甚理想,可这排名分析,真能看出差距,郑大排名53,比去年上升30个名次,比2019上升73个名次,河南对郑大预算投入加大,会让郑大再上新台阶。

    河大还是97名,预算投入河南第二,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还须加大。

    河师大127名,其实力比去年上升了17名,河南省骨干大学。学科实力都不错。

    河农大134名,其学科实力在增强。

    河南理工169名,比去年的207名上升不少,其预算也不高,性价比高。

    河南科技大学200名,名次比去年下降22名,河南科技大学的实力增强,其预算投入也不少。

    河南工业大学208名,也在下降,去年为194,又位于郑州,发展形势更好。

    郑州轻工业大学排名237,华水255名,去年为241。这都是在河南不错的高校。

    还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考录取分数也不低,可这实力,325名,2020还为271名。

    河南普通高校也不少,能进入前100的仅有两个,前200名以内仅有6个。其他呢?

  • 董沫然

    35个数字看2022年就业:最难就业季绝非浪得虚名。毕业人数创新高,就业岗位难同步,灵活就业引关注,失业保险谁来领,普遍看好体制内,两万人抢一岗位。

    ①毕业人数创新高
    从高校毕业生数量看,根据官方数据,预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2021届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是909万,2020届是874万。2022届比2021届增加167万人,增幅18.37%;2021届比2020届增加35万,增幅4%。

    ②就业岗位难同步
    如果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保持同步增长,就业难度自然保持平稳。遗憾的是,在如今毕业生人数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跟上,这一点虽然没有统计数字证明,但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得到。

    更加遗憾的是,回溯3年前研究生入学人数和4年前本科生入学人数,未来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继续攀升。

    ③灵活就业引关注
    从灵活就业方面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人口超过14.1亿,15-59岁的人口为89438万。根据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4月份的报道,全国灵活就业人数超过2亿。

    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每7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灵活就业;每9个15-59岁的人中,就有2个人灵活就业。

    ④失业保险谁来领
    从上海失业状况看,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月2日公布的“2021年1-3季度本市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上海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7.35万人,前三季度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5.7万人。

    还记得2019年和2020年同期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吗?分别是21.21万人和23.10万人。2020比2019增加8.91%,2021比2020增加271%。

    ⑤普遍看好体制内
    从就业方向上看,几年前毕业后入职互联网大厂,会招来羡慕的眼光,如今则有可能引来同情,原因是996对就业市场形成了伤害,离职后N+1已经成了一种福报。机会不多轮番争抢,一轮获胜难保久安,体制内上限肉眼可见,至少可让你旱涝保收。

    公费师范生毕业有编制,保工作,曾经是家境不好的学生才会看上一眼,如今中产家庭的孩子纷纷选报。军校警校的招生分数三年来有显著攀升,它们的共同点是就业有保障,进入体制内的概率极高。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中国烟草、铁老大、三桶油成为当今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就业单位,热度极高。

    以国家电网为例,山东的1000个岗位,有17500人报名,这个比例高吗?别着急下结论。新疆的900个岗位,有24000人报名;河南的400个岗位,有15000人报名;湖北的400个岗位,有14000人报名;天津的300个岗位,有13000人报名,江苏的300个岗位,有18000人报名。

    ⑥两万人抢一岗位
    公务员考试就更香了,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通过审核的人数是213万。2021年的报考人数不过只有151万,短短一年间,人数增加64.06%。国考中,有60%以上的岗位是“专供”应届生。粗略一算,大约有130万应届生报名,目标是2万多个岗位。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西藏阿里邮政局的一个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不限基层经验、不限政治面貌、不限应届往届的“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岗位,招来了2万人报名。20000:1的报录比,你有多久没有见过了?

    2022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能找到工作就不要挑挑拣拣了,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才是明智之举。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在头条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