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国有企业彻底放弃专科生了吗还有机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5了你焦虑吗#
30了,IT行业,焦虑无限
最近找工作发现了一个现象
“卷”
咋说呢,我发现无论是大厂小厂都已经放弃大专生了,基本都是本科起步,且“必须全日制”,而且会越来越卷。
那些大专生咋办呢,我想总不能让他们提前退休吧,大家觉得IT行业能干到退休吗?
朋友的孩子中考408,没有高中可上,最后也只能选择去读3+2,五年一贯制大专。
我的建议是;上不了高中要,也千万不要放弃,毕业后拿到专科毕业证,赶紧去参加校内专升本,去读全日制本科,就算是个普通三本也行,等你毕业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后,直接选择公考、事业编这条路(专科也可以参加,只是岗位太少、限制太多),对我们普通的人的孩子来说,这是你中考失败后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再退一步讲如果这些都太困难的话,还是在学校期间把技术学好,先就业再择业。
我们现在上大学,不指望通过大学就业,只是希望拿到这个文凭后有更多的选择!我们普通人家孩子本身资源就少,凭什么不努力?#一定要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吗#
即使国企不给大专生机会,难道进入其他企业就不行吗?!只要保持不断学习,努力拼搏,提升自己。我相信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中铁武汉局招铁路职工,录取的大专生接近3000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基层工人,待遇一年十万左右,公积金双边加起来2万5左右,还有企业年金,最重要的是工作稳定。这对于一个大专生来说已经真的已经很好了,尤其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进入体制对于专科来说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想当年我们毕业时也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武铁来招人,最后却只盼来了兰州铁路局,待遇各方面与中部地区相比还是有点差别的。
作为一名老铁路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进入铁路工作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吧,弊端就是工作非常辛苦,夜班都不算啥,碰到出差情况多的时候一年都回不了两次家,家庭、子女教育各方面都照顾不周,这样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要干满60岁,很多人忍受不了选择离职,还有很多人超过45岁就陆续身体出现毛病;好处也有不少,工作稳定收入尚可,福利保障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生病住院这一块,基本都是全额报销,职工退休后如果生病住院,扣除社保报销的85%,铁路再给你报销剩下的90%,算下来自己差不多只要掏1%左右的钱就可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内部职工都愿意让子女就读铁路学校的原因。
网友评论
啥样的人找啥样的工作,一个高职生能有个稳定的工资还过的去的铁饭碗很难得了。
我怀疑你是我校友,我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我们那一届就是兰州铁路局来的[酷拽]
其实就是铁路招的编外人员,与正式工的待遇差别很大。
夜班多,工作环境差,工作地点不稳定,铁路人的弊端吧。
国有企业的哪个办公室天天上夜班,对一般的老百姓来说那里本来就过得像天堂一样[可怜]
上这种职高,其实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就不了业的本科好多了
我表弟就在武汉铁路,说伙食非常好,几块钱能吃到肉,物美价廉,毕业有1w,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儿子就是铁道工程学院分配到南昌铁路局,干了三年就离职了,他的同学有的才干一年就离职了,主要原因工作辛苦,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排外思想严重,有几个小青年受得了。
铁路上坐办公室的基本上他爷在铁路上班、他爸在铁路上班,他孙子还在铁路上班。
我老婆就是湖南铁路学院的,在高铁上面上班,饭碗是铁饭碗,但是要放弃很多,上了一年班就辞职了
只要是体制内的待遇都好,不然哪来那么多的亏损企业[大笑]
大姨一家都是铁路局的,坐火车才便宜,很多年以前免费,家属也免,现在2元钱坐签,高铁动车一样,放假出去旅游太舒服了,现在正常的退休工资都是七八千,超过了大部分退休工资。
作者讲的非常对和正确,作为普通老百姓小孩有个固定收入就己经很满足了,我俩儿子和文章描述的一样一样的
很多人连吃饭都困难,还在乎那些干嘛呀!能进铁路都要烧高香
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还不看不起这样学校。说什么累出来以后,待遇那么好。搬砖累吗,打工累吗?最起码有个正经工作。
想得美,编外合同制。就是累活苦活你干,有编制员工指挥监督。
要是七个儿子老爷子估计现在还得在哪个小区看大门吧我大舅家就7个闺女,以前我大舅受了罪了,现在好了,我的表姐表妹们都跟孝顺,我大舅也上了年纪了,也不想那么多了,多年前也是怕别人笑话,时间久了就没那么多不开心了。我生活在城市,家中独子,与我的许多老同事聊天,都有一种感觉:有儿子和没儿子一样,有女儿就和有儿子一样。要是七个儿子,老两口估计都不在了,累死了!生女儿多好!满足吧!要是生了七个儿子,估计只剩皮包骨头了,能否健康地活到今天还是未知数,好好享受当下
满足吧!要是生了七个儿子,估计只剩皮包骨头了,能否健康地活到今天还是未知数,好好享受当下要是七个儿子,老两口估计都不在了,累死了!生女儿多好!我生活在城市,家中独子,与我的许多老同事聊天,都有一种感觉:有儿子和没儿子一样,有女儿就和有儿子一样。我大舅家就7个闺女,以前我大舅受了罪了,现在好了,我的表姐表妹们都跟孝顺,我大舅也上了年纪了,也不想那么多了,多年前也是怕别人笑话,时间久了就没那么多不开心了。
国有企业也招聘专科生,只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招聘本科生、研究生与专科生的通道或职业路线是不一样的。
对于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来说,管理层的招聘很看重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尤其喜欢招聘985、211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很多企业也是不断技术革新与发展的,很多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设备、软件控制等逐渐与国际接轨,在企业看来,这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扎实(重点院校的学习课程要明显多于普通高校)、学习能力强(重点院校的学生接触的资源广泛、动手动脑机会多,社会实践丰富,因为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完善,不缺经费)、综合素质高,进入公司进行培训后,高学历学生掌握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等快速,并且能够在掌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改进。即便进入公司不直接从事本专业职业,但有学习适应快、创新能力强等优势,这样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
再者专科生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与职业院校的拼操作技能拼不过,与本科生研究生拼学历拼不过。目前专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差不大,理论学习方面,学习年限少,学习知识少。专业设置方面与本科教育也相差不大,与工作实际联系的紧密性相对较差。操作方面,学校基础试验设施有限,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实践方面,校企合作机会少,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少,缺少企业技能与管理经验。
目前的职业院校有些是直接与大型国企合作办学的,直接培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一汽与一汽高职学校,学校的毕业生在校直接学习汽车制造的相关知识,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一线操作岗位,快速上手,基本不用培训。专科生比职业院校存在的学历优势,使其不想进入一线岗位。且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硕士、博士生的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企业有很多选择员工的机会,即目前人多机会少,导致人只有突出才能被企业认可。高学历人士的自主期望不断下降,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选聘也越来越挑剔。这是个市场选择的结果。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专科生要找准定位,放低自己的期望,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比如专科生把就业焦点放置在一线的管理岗或技术岗,考虑班组长、工段长之类的管理岗,这种考虑还是有很多机遇的。国企改革的后续重点也会放在提升一线管理的水平,使之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这些岗位上会招聘一些专科领域的毕业生作为储备。这些岗位在企业内也是可以晋升的,比如汽车厂的车间主任很多都是从工段长的岗位上脱颖而出的,他们的学历也不高,但是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有突出表现,作出相应的业绩。
总之,专科生关键要找准自己定位,不要抱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增加个人能力,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过期工资不高,有钱的没有学历国企也没有放弃,没钱的本科毕业也进不去
对不起,你已经没机会了,除非你自我改变。
第一参加高考,有人六十岁还去高考。你还年轻,这个时间还来得及。
第二参加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单招。这个也是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目的都是解决统招本科学历。
另外要正确对待歧视,歧视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的。如果我没有说错,你可能也歧视过别人。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要有竞争就会有优劣,就会有歧视。谁都生活在歧视之中,谁都会歧视别人。
国内的大企业包括国企在内对学历看得是相当重的。
因为工作关系,曾和国企人事部门经常有接触。他们现在对外招人通常用两种方式,一是校招,主要去985、211学校招聘,以重点大学为主要对象,一般岗位起点是本科,好点的要求硕士以上,部分重要岗位以人才引进方式招录的,直接要求博士;二是社招,即社会招聘,主要面向社会招录有经验的中高层人员,其中有一条就是学历要求,原则上都要求211以上本科毕业,好点的学校直接要求985本科毕业,而且普遍要求是第一学历,不是这些学校毕业,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这也是他们分流报名人员的一种手段,用学历做分水岭,用他们的话来说,虽然不一定能招到最合适的人,至少可以过滤掉很多不合适的,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普通学校的本科生都不一定够得上国企的入门门槛,更遑论专科生了。国企现在对专科生开的唯一口子,或许只有部分一线的劳务岗位,而且很多都是劳务派遣性质,工资低,压力大,还很累。除此之外,专科生想进国企,只能想办法继续再深造,或者切实拿点本事出来,有足够的岗位经历和经验积累,否则免谈。
9527
2022-10-29专科生,有一部分国企还没有放弃,只是很吃理工科的专业,只是要去当工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