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如果三线城市有6000的工资,你会放弃工作去考研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如果三线城市有6000的工资,你会放弃工作去考研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教育

    一位爸爸发文,称孩子考研失败,211天坑专业毕业,目前也在找工作。第一个给了4000元,据了。第二个讲好6000元,去了试用期4000元,不签合同,不交五险一金,转正工资看表现。第三个500强新能源,研发岗,月薪6400元,16薪,部门奖金大概两薪,不加班。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现在就业压力确实很大,连211毕业的都找工作这么坎坷曲折,更何况其它普通院校的学生,不过结果还算是完美,在500强企业上班,待遇各方面都不差,以后也会越来越好。当然,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一个问题,大学选专业的重要性,千万不要选冷门天坑专业,即使是211大学,毕业依然很难找工作,而且考研也相对很难,不要图其虚名,实在一点为好。家有孩子的,这一点一定要牢记,尤其是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比选大学更重要。你们怎么看呢?#教育听我说# #我在头条搞创作# #头号周刊#

  • 岁月如梦

    我儿子普通一本,央企,工资净剩6000,考研没考上,自己认了,上个月开了工资没给我一份钱,说是下月换手机[发怒]

  • 金色夕阳

    考研以后 去哪里工作 工资一定很高吗 关键是能考上吗

  • 金色回忆

    这要看目前工作的性质和内容。

    其实硕士研究生在三线城市的工资,很多也就六七千的水平。所以你考研之后除非去大城市发展,不然回来以后会发现你的学历并不一定能带来多大优势。

    我一大学同学就这样,她毕业以后回东营老家找了不错的工作,当年入职月薪4000,本来上的好好的,她妈非让她考研,说到时可以托关系给她找个正式的岗位。结果人家也争气,真考上了,回来以后发现关系已经被抓起来了。索性跟她男友去深圳打拼,入职薪资7000,那是2015年。

    深圳待了一年,她觉得生活成本太高,而且经常想家,所以就回到东营工作,发现她曾经的本科同事工资已经近6000。她想回去原公司上班,寻思着怎么也得比她同事高不少吧,结果她只比人家高300块。理由是离职四年,业务能力存疑,工龄也出现中断,因此起薪不高。她想着工作一两年以后应该能提薪快,结果三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时聊天她说她工资7000。问她怎么涨这么慢?她说这两年公司业绩成长慢,有些岗位还有降薪的。而且她的专业也没怎么被充分利用,所以也就学历工资比本科高几百块钱,其实工作内容没多大区别。

    虽说她的经历有点悲催,但毕竟这就是中小城市的现状,薪资上限较低,基数较低,如果你的研究生专业很热门,那么拿几年高薪还是有可能的。可如果偏中性或者冷门,那工资低于热门本科都很有可能。

    另外如果是去私企工作,上岗后的表现尤为重要。能力不够,学历再高也白搭。能力若强,学历不高也一样受器重。私企当中一般学历工资高于高学历的多了去了,因为就是能力强。我小舅子一本高校营销专业,在上市私企工作,他部门的顶头上司是一个中专生,非常善于交际,而且情商高、脑子灵活,20年工龄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现在不用跑市场都月入四万,但凡出去谈几个大单年收入就七八十万。

    所以考研要么考在热点上,要么运气好能力强找个好公司,不然回报率真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毕竟人家用人更看重产出比,而不是一纸证书。

  • 岁月如酒

    #怎么用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境遇#
    大概就是晚上焦虑地睡不着,白天却又懒惰得不想动。已经躺平却又不甘堕落。
    本人大三双非本科生,由于专业不是计算机那些热门大类,本科毕业找工作和生化环材差不多,能拿到6000工资也算混得不错了,8000的话那些我认识的比赛大佬秋招面试凭着几个省奖和国奖还是可以拿到,一万出头那就不用想了。
    但是毕业后留在在广州工作,6000工资算得上什么呢?也就能在解决温饱之余逛逛街而已,想在这边发展基本没什么可能,更别提买车买房了。不是说我眼高手低,而是现在年轻人普遍消费高,舍得为自己花钱。
    于是我的那些师兄师姐都加入了考研的大军,整个专业年级90多个人,只有个位数没有去考研,所以说今年考研人数蹭蹭上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考上的又有几个呢,也就考本校或者和本校级别差不多的学校的人能落了个善终,其余想考985,211,深大,研究院的那些师兄师姐差不多全军覆没,国家线出来后现在准备二战了,其中不乏很多四年来绩点很高的,被我很看好的大神。
    上一届是这样了,那明年轮到我岂不是被卷成卷闸门了,妥妥的诸神黄昏呀。
    由于我女朋友不怎么喜欢学习,又比较黏我,老是想和我待在一起,我也就对考研不太上心了,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在这个世界安个温暖的小窝,睡醒眼里有彼此。再加上我家庭不算富裕,虽说养我当研究生也不是很难,但我看到他们为生活奔波操劳的样子,我已经不想再让他们再付出更多。而且不同于刚上大一时候的野心勃勃,现在的我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差不多失去了静心学习研究的心思了。
    早点出社会吧,挣多挣少,迟早都得走这么一遭,我也不想像我问过的一些单纯地为研究生而考研的同学一样,只是一味地躲避社会,不想离开学校这张温床。我很认同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说的话,他在课上老是对我们发出盛邀,希望我们可以考到他那边,但同时他也说到:各位同学考研前要深思熟虑,我不推荐那些没有上进心,不喜欢学习和研究的同学,去选择盲目跟风地考研。每年都有一些大学老师,收到了一些单纯是为了当研究生而考研的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课,做实验不写论文,平常也不爱调研总是在宿舍里玩电脑打游戏,到了毕业前发现自己啥论文都没写过毕业不了就疯狂@老师,这样子不仅浪费了自己三年青春,还把老师给坑惨了。
    决定离开考研主赛道却又不甘走打工人大马路的我,就瞄上了路边的小桥,那座纤细的独木桥。没错,就是考公。粗略了解考公的特点之后,我就决定剩下一年就往那边靠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稳定呀,没有中年危机,没有九九六,朝九晚五的作息,能给我爱人和我更多的支配时间,社会地位还挺这正好符合了我的预期。
    于是有段时间夜里我高兴地彻夜难眠,八字没有一撇呢,就老是幻想着自己上了岸后的日子,可以让父母在街坊邻里的茶余饭后的谈资里收到夸奖,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培养我的兴趣爱好,能让我有个安稳的工作,能让我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等等。。。。
    可是入手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想像的那么美满。先说难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虽然比不上考研,但也相差无几了。其次是岗位,我这个专业能选的岗位并不多,这就导致竞争极其恶劣,一个3000多个人报名只收一个人的岗位比比皆是。再次就是如果只是为了上岸而上岸,就只能去一些偏僻的乡镇地区,钱少是一回事,重要的是活也不会少,周末加班加点也少不了。
    但无论如何,我是铁了心想考公了,加把油努努力咬咬牙,拼他个一年,尽人事听天命,上不上岸就天注定吧,至少将来不会太后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