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有哪些类型?,中国的长篇小说有哪些,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有哪些,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国古典小说大略可分类如下: 第一类是历史小说,讲的是帝王将相草莽英雄的功过成败,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代表。坊间的各种演义也可归此类。 第二类是世情小说,个中翘楚当属《金瓶梅》与《红楼梦》。三言二拍可归此属。后期的《老残游记》《海上花》等亦一脉承之。 第三类是神怪小说,上承《搜神记》《子不语》,下启《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以《聊斋志异》《西游记》为佼佼者。
文学是一个通称,它包括四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诗是语言与想象与哲学等的极致表达,是有韵律的,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散文的概念很广,看起来也没有方法,其实是最难写的。不能概括进诗、小说、戏剧的都归到散文,现在有时代标记的说法,它又属于非虚构。纪实文学、文化大散文、历史笔记;新闻题材中的报告文学、通讯、时评、写景抒情议论等都属于散文。小说有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短篇多取生活的一个剖面,长篇多反映几代人一个家族等。戏剧讲求冲突,在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与命运,它的表现形式是用对话来推动情节。
戏剧这个种类是舶来品,1907年初诞生在日本。在辛亥革命时,称文明戏,五四时期,1917年至1924年,一些留学生像郭沫若等把戏剧带到了中国,短短的六七年翻译了170部话剧。中国人知道了著名的戏剧家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易卜生《玩偶之家》、莫里哀、萧伯纳等。
影响,鲁迅《娜拉出走以后》讲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出走以后的几种结局。
1933年,23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在那个闷热的夏天,他一个人在图书馆一气呵成写成了话剧《雷雨》,一年后投稿给《文学季刊》,著名作家巴金慧眼识人才,发表了剧本《雷雨》。
1935年《雷雨》的首场演出是在日本,后来出口转内销到了国内,郭沫若等力捧《雷雨》。
《雷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许多专家称《雷雨》是至今仍不可逾越的高峰。曹禺也因此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于曹禺与《雷雨》,我想说三点与大家分享:一是:真;二是创作;三是经典。
第一点:真。
肖战说,《雷雨》的核心是“真”。万方非常赞同,她说,是真,真诚,真心,真情。并诞生了一句名言:没有一条道路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曹禺似乎并不认为《雷雨》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求自由,而是反映复杂的人性。这也是他女儿万方的观点,人性的真实。《雷雨》是对人性真实的挖掘。
第二点:为什么创作?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一个清华大学的学子,他不可能那么平静地坐在图书馆,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
一个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向答案靠近的过程,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20多岁的曹禺,以他的激情与才情,在寻找生命的答案。
曹禺在南开中学读过书,周恩来先生也曾在南开读书,演过话剧,因此说天津的南开是话剧的摇篮。
第三点: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需要增补,不需要删减,还能让不同年代的人接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1935-1936年,《雷雨》在全国巡演达到600多场。两个家庭,鲁家与周家,一家4个人,这8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24小时里发生的事,牵出了30年的恩怨,一台彻彻底底的悲剧。我想80多年前的观众与我们现在的观感是相通的。
现在,我们还在演绎《雷雨》,它还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以艺术的营养。这说明经典它是有力量的,有生命力的,有不变的价值的
金毛大汪汪
2022-10-26贾平凹的《废都》完整版我读过几张,就是一本色情小说而已,细节刻画谈不上细腻,情节也并无跌宕,好就好在删除了那么多字依然还是一部长篇小说。贾浅浅的屎尿诗确实很有新意,也明显可以看出她想要对其父作品中的精华进行传承,但毕竟篇幅过于短小,更像在灵光一现时记录下来的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