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建国之后,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人人皆知!
在中国,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即便是黄髫小儿,也能张口说出这4本书的名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然而,这个排序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尽管这四本书,几乎都创作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但最开始流传在民间的是六大名著,这6本名著中,有3本一直流传到现在,依然被列入四大名著之列。
而其余的作品,在建国之后或是被更换或是被删掉,成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故事。
被替换的作品是《金瓶梅》,替换它列入四大名著之中的,是大名鼎鼎的《红楼梦》。若是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替换似乎是非常合适的,因为《金瓶梅》中,关于男欢女爱的描写过多,尽管也囊括了世事人情,但相较起《红楼梦》,文学价值似乎差了一点。
《金瓶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创作于明朝,作者是不知具体名姓的兰陵笑笑生,主要讲述了西门庆与若干女性的风流故事。许多人一提起这本书,就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但实际上,它的价值被远远低估了。《金瓶梅》在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型代表。许多大文学家,都曾受到过《金瓶梅》的影响。
而《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也都流传了千百年。其中,大段的谚语诗词方言,都显示出了作者的文采飞扬。
与红楼梦相比,《金瓶梅》的文学价值或许稍逊一筹。但它的历史价值,却超乎人们的想象,《金瓶梅》是一本十分现实的小说,它写尽了世间的平凡事平凡人。描述了明代官场商场的真实状况,让人们看到了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看到了压在普通人身上的官僚大山。
通过对丑陋荒唐的生活的描写,展现出古代社会潜伏的黑暗面。这样一本优秀小说,对历史学家研究明代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
而除了《金瓶梅》之外,还有两本小说也被删掉了,第一本是《儒林外史》。在中学课本上有一个故事叫做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就出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这也是一本奇书,是讽刺小说的代表。《儒林外史》讲述最多的古代知识分子儒生的故事,所以才会名为《儒林外史》。
而在书中,大部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都并不正面,传达出来的思想也较为消极,尤其是其中对人性被腐蚀的描写,简直是鞭辟入里。即便是放在当代社会,也能够找到不少能对应的现象与人物。
而之所以将它从六大名著中删除,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儒林外史》不够正面。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需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全国人民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更美好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儒林外史》显得格格不入,它所批判的封建社会,是那样的黑暗腐朽,而我们的新社会又是这样的美好,积极向上。如果将这本书捧到一个较高的高度,那么对人的思想会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本被淘汰出六大名著的书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尽管被踢出四大名著的行列,但它的影响力并不比四大名著小。在蒲松龄的笔下,一切妖魔鬼怪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之中,与人之间产生一系列的因缘纠葛。
而这些妖魔鬼怪,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恐怖。它们充满了天真与感情。蒲松龄论的是鬼神,见的是人心,许多妖怪甚至比人类都要善良美好。比如人鬼情未了的小倩,又比如王子福与婴宁的故事,都在民间传唱了上百年。
相比起《儒林外史》和《金瓶梅》,《聊斋志异》透露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那么,为什么这样美好的一本志怪小说,也被踢出了四大名著的行列呢?
这就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了,从开始革命到建立新中国,我国一直坚持的都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下,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神仙,甚至于唯物主义认为,这些鬼怪传说传达的是封建糟粕思想,所以才把《聊斋志异》也给踢出去。
如今四大名著已经成型,但被淘汰的三本书也各有各的妙处,它们仍然受到人们的追捧。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从四大名著开始,却不能仅仅限于四大名著,在我国文化宝库中,还有无数本佳作等待人们去拂尘。
中国四大名著:什么年龄看什么书!
少年儿童看西游,神话乐趣多!
中学大学看水浒,侠义情怀大!
走入职场看三国,谋略兵法用。
成家立业看红楼,方觉其中味。
金色岁月
2022-10-26过去的西藏,咱们藏族没有看书机会。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那么《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这是24岁的藏族姑娘卓玛,才开始思考的问题。除了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西游记》,完全没有接触过四大名著的书本。就连咱们藏族的史诗著作《格萨尔》,也看不到其中的描述。所以大部分西藏的孩子,总是比大部分汉族朋友的孩子开窍晚一些,这就是客观事实。
卓玛亲身经历十几年前的西藏,咱们农牧区的藏族孩子,没有看书机会。更别说旧时代的西藏,除了老爷、太太们的家庭,人人都没有看书机会。西藏是何时开始改变的呢?上世纪50年代解放军进来后,带来路、电、教育,以及提高的生活水平。那么是何时开始跨越的呢?答案是这20年间。卓玛小时候没有书看,大学之前去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家乡县城,大学时就读的林芝市就是我眼里最繁华的城市,拉萨也是后面才完整见识。
比如现在我开始看《红楼梦》,必然只懂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表面故事,荣国府、宁国府繁荣兴衰,喜欢美丽的林黛玉,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懂。不过现在看书条件齐全,西藏几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区,都有免费的图书馆,咱们见识与日俱增。除此之外,也在看不少关于西藏历史的书籍,希望可以给未来的视频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比如咱们到了日喀则边境亚东县,看到残存或完整建筑,以及整座县城,都能看得更完整。前两期视频拍了咱们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的一个农村,也有了图书阅览室。虽不是每个村都有,但是会越来越多。咱们藏族上学之余,真的要看更多书,才能丰满自己。当时卓玛生在一个好时代,现在藏族孩子们生在更好的时代!
目前西藏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是林芝、拉萨、昌都、山南,以及日喀则。关于咱们上学,其实很早就普及了义务教育,不说那曲和阿里,因为目前还没去过这两个地方。其余提到的地方,幼儿园、小学基本都到了乡里,教师都是年轻人,以及来自全国援藏的优秀园丁。而西藏本地的大学,比如卓玛的母校,位于林芝的农牧学院。她是正儿八经的公办本科重点高校,多数专业连学费都不收,每月还补贴学生几百元。无论家庭条件好不好,都能完成学业,当然能考到区外更好,比如清华、北大。只要不是自己或家里不想,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一份工作。
西藏作为全国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是在咱们国家的怀抱下,全国各地一家人,和咱们藏族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各位朋友看现在西藏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藏族年轻人向阳的精神面貌,少一个人的努力都看不到!卓玛也在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实现为家乡西藏日喀则做一些贡献的梦想!#西藏# #读书的最大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