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逃避式考研”上热搜,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先考研,还是先就业?

想咨询一下关于“逃避式考研”上热搜,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先考研,还是先就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沉稳大叔

    #普通二本学校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
    我就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的时候也是师范专业,当时没有选择去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通过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还是得看个人的选择:
    1.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逃避就业,毕竟现在考研没有找工作难(只要不一味地想考名校)。
    2.教师编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可以,假期比较多。但竞争很大,不一定很顺利的考上。
    我的建议就是两手准备,如果研究生和教师编都能考上,就选择教师编,毕竟研究生后,还得找工作,还得考。
    编制得不了,私立学校也是不错的,与我本科一起毕业的同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两年,目前工资8000+,满满的羡慕!

  • 淡定自如

    我承认我是在逃避,但我逃避的不是就业。我逃避的是失败,逃避的是在繁华社会里愈发的贫穷,逃避的是父母失望的目光。或许我逃避的是永远有人阻止你往上的社会​#考研#

  • 金毛大汪汪

    #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考研# #考研建议#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可能当前这个比例不是很高)

    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这可能就是提问者所问的。

    3.提升就业竞争力。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应求,这是近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2022年毕业生将突破1000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

    4.改换专业。很多同学在高考填报专业时,懵懵懂懂,选择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专业,来到大学才发现自己对本专业感不起来兴趣,或者是自己当前所学专业比较冷们,就业前景堪忧。所以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以此来达到目的。

    5.提升学历。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目前公务员考试以及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一个“研究生学历”要求就卡掉了很多人,让你与梦想之间隔了一堵墙。比所以还是趁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6.名校情结。这个比例不在少数,或者说是绝大多数。很多学生在高考时,由于种种原因去了一所普通的二本甚至三本,但心有不甘,向往更高的平台。于是想通过考研,考取211、985高校的研究生,来弥补当年的缺憾,获得名校学历,为自己的简历增一分光,就业也有优势,尤其是各省的选调生或人才引进都要求“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

    你是什么原因呢?评论区交流[飞吻]

  • winter

    逃避式考研确实存在,但这个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现在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学生在大范围享受到本科教育的同时,肯定会有大量的学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文凭,将来毕业之后也可获得更好的工作

    因此,在大量学生选择考研之后,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打着考研之名来逃避来自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

    但是无论怎么说,考研的动机是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无所谓对错

    考研之路相当不易,选择考研也必定需要自己的勇气以及毅力

    针对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更好,其实并无定论

    先工作的考生更有社会阅历,对于自己的考研决定都是深思熟虑过后的,会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因此研究生导师更爱招这样的学生。但是先工作的学生需要在应付生活的同时准备考研的复习,也是非常的困难。

    先考研的学生,肯定准备复习会更容易一些,但是在成功考上研究生之后更容易懈怠,而且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个问题。

  • 我身边就有很多逃避式考研的人,我自己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你要问这些同学后悔读研吗,我敢保证没人后悔的。

    我们中学教育以高考为目标,唯一目标就是高考拿高分,上好大学,读好专业。

    等真正到了大学,学生们又在问自己,什么是好大学呢?清北还是985/221,或者是美国常青藤才叫好大学?什么又是好专业呢,是工作好找薪水高,还是自己真正喜欢愿意终身奋斗的才是好?自己有什么特长爱好,究竟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期间需要想清楚而之前又没有时间想的,大学时间很短,要想明白的问题很多,转眼就大四了,想清楚了,也没时间了,就先考研缓一下。

    你会发现,毕业的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是好大学的同学,考研可能很快就确定了高校。想清楚了什么是好专业的,可能很快就决定了读本专业还是换专业。想清楚了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毫不犹豫地投身社会现实,找工作去了。还没想清楚的,先随大流考研。

    所以,逃避式考研一方面显示了大学生人生规划的不清晰,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多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毕竟2018年北大清华毕业生都超过70%以上国内或出国读研的几率了,其他大学的同学跟上也正常。

    再说回国内现在招聘的情况,学历还是筛选的主要标准。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考研和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差距大不大的问题,如果你本科就能进别人研究生学历才能进的单位,比如腾讯百度什么的,那毫不犹豫,直接就业。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需要研究生学历加持才能进入好的单位,现在好的国企央企和事业单位都只招研究生。同样是公务员编制,本科要千军万马杀出国考,博士或者好学校的硕士就可以直接引进。明显研究生学历在找工作方面占优势。

    也就是从社会大环境来看,除了少数优秀的本科生外,读研适合大部分同学的选择,主动考研或者逃避考研都是毕业生还算不错的出路。

  • 沉稳步伐

    通过我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身边研究生学历朋友的结果来看,至少在目前我们国内,研究生学历还是有很多便宜占。比如在上海这边,要成为这边的户口,研究生可以作为人才引进,基本这边读书的研究生学生毕业就申请到了,其他就是你钱再多,积分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还有就是研究生是党员身份,就是进入国家部门考公务员也好进。

    之所以这个社会很多人说研究生不好,一方面是学校里面盲目扩招,很多师资水平达不到扩招条件,那么学生也会感觉到没有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很多老师,要么自己没有实践的能力,跟学生分享的东西还是很陈旧;要么就是那种挂个职务,其实自己在外面开公司,还能利用教授头衔争取人脉和补贴的商人,这种很少有心思去好好带学生。当然还有一些教授是真心教育学生的,也是很厉害的,不过这个恐怕在名校的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到。

    对于普通人,不要被成功励志学忽悠了,真正的创业那有那么容易,你在学校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的能量无所不能,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即便你技术好,还需要能够获得那个干事的机会呢?所以是两个思维和现状。如果你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最好学历高些,一方面人脉资源也扩大了,另一方面就业竞争力也大些,至少起步就高。

    当然,在学校里面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在里面主动寻找答案进行研究,不要过于指望老师,否则你会非常失望。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只要你有一个认真研究的心态,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专家建立联系,当然问问题也可以找到很多人。最怕的就是,你把老师当成了奶娘,太有依赖性了,到头来把大把时光浪费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