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高中知识,现在大一想多了解历史,有什么书推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一位外国友人选择了清华人文实验班,被分到了中文系,班里26位小伙伴就自己一个留学生,现在看文言文基本上是没有障碍,大一上学的 《左传》 ,后来学《孟子》 、《论语》,这学期在学甲骨文,感觉也很有意思。
网上看到这篇帖子,感觉文言文水平已经超过了不少中国人,现在国人有的都很少看文言文,整不明白意思,很难体会到文言文之美。
文言文已经被白话文取代,我们现在学还有没有用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继承,文言文抑扬顿挫、富有韵律,它的古典美是白话文难以取代的。
学好文言文,还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一点就是,文言文在考试中的比重增大,语文是主科,同等分数下看语文成绩,含金量相当高,能提分也能拉分。
很多孩子考试忽上忽下,往往在于语文成绩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语文成绩不稳定导致整体成绩受影响。还有的写作文不在话下,一考文言文就成盲点。
我家大宝小时候看小说看得多,培养了读书的爱好和兴趣,全国性作文大赛也得过一些,但是看古文比较少,到了高中,文言文部分就成为拉分项。
大宝拿出一段时间恶补,专攻文言文,有了一些起色,学习文言文也不再有心理障碍。如果在小时候拿出重视读书看书的态度来重视文言文,孩子就会发展得比较全面,稳步前进。
二宝现在不到4岁,我就给她准备了一套《玩转小古文 跟着导图趣学文言文》,先不用管她听得懂听不懂,孩子像一张白纸,你给她灌输什么,她就吸收什么,而且汲取知识的能力不可小觑。
小孩子一开始对大人认为枯燥晦涩难懂的语言并没有那么敏感,多读多听,先培养语感和兴趣,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脱口而出。
想让孩子学好文言文要趁早,打下童子功,以后学起来就比较轻松。这套小古文精选150篇文言文,都是中小学阶段必读必考点、按照神话寓言、历史故事、风物至理进行分册,从易到难顺序编排,可以打码随听,为孩子积累下深厚的文学素养。
思维导图制作精巧,形象生动,与小古文巧妙结合,摘录关键语句,一目了然,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加深印象。
配有《小试牛刀》同步练习册,随学随练,设计精准,提供模拟训练的好机会,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复习,温故而知新。
这套书适合小学3到6年级的学生阅读,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扫码随听,磨耳朵,培养兴趣。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文言文基础,学好文言文不再是难事。家有小学生,不妨读一读这套书,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下单!
#童书上头条##女神好物之选#
玩转小古文 跟着导图趣学文言文(3册)
淡定自若
2022-10-25盘点近些年清华大学校长给大一新生推荐的书目,你都看过吗?
2015年 《平凡的世界》
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016年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2017年《艺术的故事》,作者是E.H贡布里希。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2018年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关于科普、科学人文的图书,作者是乔治·伽莫夫。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2019年是《万古江河》,作者是许倬云。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2020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2021年《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该作品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如果让你来推荐,你会推荐哪些书呢?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推荐《老人与海》#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头条原创#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