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

考研确定目标院校时,如何确定自己的实力符不符合能考上该院校的学生?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确定目标院校时,如何确定自己的实力符不符合能考上该院校的学生?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淡定人生

    基本有个大致方法!虽然各个院校千差万别,但基本层次还是有的!985、211(不包括又是985的学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按照国内现在趋势:985基本都是办学历史在70~80年以上的老牌大学,有特色、在行业、区域地位重要,资格老,成熟、稳定,国家又重点投资的学校!211呢?基本都是建国后成立的一批院校!包括弱省的领头羊地位!大部分也都有50~70年左右的历史!而普通一本也有一部分历史较早,但被各省自己放弃或者上涨因为各种原因乏力的学校!二本则多数都是近几十年从大专、中专搭车升上来的大学!历史有长有短,但办学经验、管理、师资上涨乏力!而三本就是办学历史最短,20~30年才成立的私立高校!(不包括近些年的新锐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类)!这些基本形成一个个台阶!如果你是某个台阶中的中间一员,考研上一个台阶比较容易,两个台阶就困难了!三个台阶就需要吃奶的劲了!因为学校的层次,实际上也逼迫学生分化成了不同层次,即便你突发优势,一步登天了,你将适应起来特别困难!被淘汰出局、退学、包括自杀的大部分都是此类人员!他们感觉非常疲惫,受不得一点委屈!经常处于精疲力尽、濒临崩溃的状态!假如你是某个台阶中的优秀分子,那么考研跨两个台阶还可以!你可以大致根据这个去判断自己!当然,这只是个大致评估,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量力而行,出现奇迹都是可能的!有人考研,死扣死背考上了!这种人不适合读研!还有些虽然努力还可以,但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他已经没有潜力了!稍微打压,他就退下来了!只有那些读书很轻松、吃喝玩乐都不耽误,还能把学上好的人,潜力巨大,即便当初没考好,也会一步一个台阶追到云端!

  • 梦飞

    考研如何选报考学校,可以说专业和性格都是确定你的方向的问题,学校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的问题,同样一个专业全国那么多学校开设,他的难度差别可能是很大的,所以选学校关键看成功率,尽量尊重自己的基本实力,不能好高骛远,如果你要考研在选择学校这个环节上一定要注意提升你的个人成功率。成功率主要就是这个学校具体的报录比例,考试科目多少,复习资料多少,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名气,学科实力,招生人数等。
    最后,陈晟老师一定要明确一点,学校的选择肯定要比专业重要的多,一方面学校的名气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公司的HR不会太在意你具体是学什么专业的,毕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很少用到。#教育听我说##考研人加油##考研专业院校咨询##2022考研复试调剂#

  • 点石成金

    说起择校,绝对是20考研入门小白们第一大“坎”,很多同学拿不定主意,因为择校太重要,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一生后悔,所以择校择专业基本上已经上升为众多考研党最为棘手的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考研择校三大误区


    误区一:地区热

    很多的考生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的工作,希望能上好的城市去上学,比如北上广。

    其实上海和广州的竞争压力都还是可以的,竞争压力最大的还是北京,北京有着许多的名校,是很多的考生望尘莫及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考生去报考这些地方。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不论最终选择哪个城市,我们都需要考虑自身的情况。


    误区二:专业热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的热度,随之兴起的就是专业的热度,所谓专业热就是该专业的排名情况。

    很多的考生看到这个专业非常有热度,就去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也没有去考虑自己的基础知识情况。还有很多的考生报考的院校是“985”热门地区的热门高校,你又选择了报考专业排名第一的院校,这样考生到最后是很难成功的。

    提醒各位考生一下,报考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这样我们才能对考研更有把握。


    误区三:就业热

    很多的考生在考研前想的很长远,找了一个很好就业的专业去考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就业热。

    不论我们拿到多高的学历,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原原本本的真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考研的时候,是应该考虑到就业情况的。


    如果选择就业前景比较好的经济类专业,当然是需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备考压力。所以,就业的情况,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尤其是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报考的人数一定是不会少的。


    择校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关于择校的经验,考生可以就各自的要求列表,并在自身条件限制下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选择往往是最为理性的。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对于任何人来说,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习喜欢的专业无疑是最完美的。然而在此之前,考生必须非常明白自己适合学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地随大流三年后往往最后只能吃哑巴亏。大家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院校。


    2、选择把握大的学校

    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把握比较大的学校。如果要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

    如果考生的专业基础不足以挑战专业强的名校,本校就是上佳的选择。再者,如果考本校也有较大的难度,考生可以尝试比本校低一个档次的学校。

    这点听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如果你考本校失败(特别是热门专业),同时被调剂到别的你不喜欢的专业,岂不是得不偿失?


    3、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无疑为自己留在这个区域存下了一笔不少的本钱。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想要在北京谋求发展最好报北京的学校,要想在华东就选华东的学攻,要想在华中就选华中的学校。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从自己的实力出发,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众所周知,考研和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但是,考研考试的选择难度更大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尽管不能面面俱到,但多角度考虑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前期做出选择很难,后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一切风险,更难!只有选定了合理的考研目标,后面的一切努力才有意义。

    ———— / END / ————

    研线网,让考研变简单!

    想获取更多考研资讯,

    请关注研线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 岁月沉香

    既然已经确定好目标后,你需要做以下了解:

    1.历年分数线,历年报考人数以及录取人数,这个在所考院校的研究生官网都会公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2.报考专业的所有考试科目,若是要达到复试分数线,你的每科应该达到多少分,给自己定个目标,但尽量要高一些,若是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为1.3:1,建议你最好在1以内,不要在1-1.3之间,很危险,在得到目标分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匹配,看适不适合。

    3.注意事项:若是本专业复试人数少于录取人数,在复试正常发挥,那你就稳了;在研究生期间,心仪的导师,厉害的导师也很重要。最后,兄弟,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相信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吧。加油↖(^ω^)↗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谢邀。

    考研作为一个选拔性考试,有其特有的考场方式,有人用一年备考,有人用三五个月备考,结果都能考上或是失败,那么当我们复习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目标院校时,需要评估自己是否能考上,怎么说呢,没有考过是很难评估自己到底学的如何,但选择院校也不能随便去选,那么需要从几点问题考虑一下:

    其一,自身学习基础,一般评价自己大学以来的学习成绩和态度,比如四六级有没有过,比如高数线代之类的,比如专业课,期末考试利用多少时间考到90分及以上等等,都可以看出自己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潜力,学习是否吃力;

    其二,院校的分数要求与录取人数,根据科目不同确定一个目标分数,将分数拆解到每个科目上,加上往年的录取人数,估计一下自己必须要考到的名次,差不多能确定自己是不是有可能拼一次能达到这个排名;

    其三,利用往年的真题,真题的价值不言而喻,复习一段时间后,自己利用真题进行自测,除了可以测测自己哪里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好外,还可以预计一下自己该科目努力可能达到分数段。

    总之,选择院校务必要慎重,考研最终要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 岁月悠长

    评估院校考上的难度要从多方面考虑:
    1.学校是不是自主划线
    考研院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复试线都跟国家线走,但是也有自主划线的学校,这些学校复试的总分线和单科线一般都比国家线高,线越高,上线当然越难。
    2.计划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人大家可以参考下往年的数据,判断今年招生人数大概有多少。招的人越多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
    3.报考人数
    看一下每年的报考人数从而判断出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再估计一下自身的实力,从而选择是否报考这所学校。
    4.实际录取人数
    可以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录取名单了解实际录取人数,然后和学校计划招生人数进行对比,评估学校有没有扩招等情况。
    5.报录比
    在了解院校报考难度时,总体报录比,也就是学校总体报考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仅作参考即可。
    6.复录比
    复录比,也叫差额复试比例,是指参加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院校一般会用计划招生人数乘以差额比例来确定进入复试的人数。一些名校的复试比例可能会更高,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也要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竞争力。
    这些信息的查询都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数据收集能力,所以需要大家多勤快一些。#考研#

  • 沉稳前行

    我儿子今年考研,调剂到普通一本,终结经验,就是考985.211大学,必须是数学政治和英语很厉害的孩子才可以考虑,不要指望专业分,否则会一地鸡毛。名牌大学压分厉害,孩子专业分感觉顶多丟十分,但成绩出来才90多分,真的很闷气,

  • 黑白

    在考研选择学校中,判断实力是否符合,也仅是一个预判。有几件事要注意下:
    先搜集目标院校的信息,特别是往年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外语、数学、专业科目单科成绩要求)、专业课指定教材等

    外语,主要是英语。先查询一下,往年目标院校在英语的单科成绩要求上是怎样的。如果都维持在55-0分以上,那么你要适当掂量掂量(↓下文有简易介绍)

    数学:判断目标院校所要报考的专业是否要考数学。数学的基础应该很好判断,你去把大学的高数教材看一看、题目做一做,高下立判。会的就会,不会的,你在备考阶段努力攻克,虽说也有效果,但是你得比别人更努力。所以建议,如果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就不要去自讨苦吃。

    跨专业的考生: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至少目前你得先把初试专业科目参考书看一遍。目的在于判断,通过阅读专业指定教材,判断是否很吃力,是否能消化知识点。比如一个学历史的,去报经济学的。有些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是很难理解的,是否能消化掉就是一个问题。

    确认你的英语基础

    如果英语基础很弱,注意不要往层次很高的学校报。因为层次高的学校,如985学校或是专业实力很强的高校,英语的最低过线要求至少是55分以上。如果你的英语很弱,弱到有时候连阅读理解里的一段话,都无法理解它的含义,那么就得注意了。

    如何判断自己的英语基础?

    一是根据自己以前在高中的英语水平,初步判断;

    二是进入大学后,你的英语学习是怎样的。是否进入大学之后,英语就没认真对待过;

    三是,可以在暑期阶段通过考研真题模拟测试。如果你已经处于备考复习中,那么暑期时候,最好先通过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十年左右)来模拟。由于暑期时间比较充裕,没有课业的干扰,很适合拿出3个钟头时间来作题。

    通过两个月的训练,评估一下的自己的英语水平。当然这只是一次检测,也不能完全因为检测的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可以适当在9月份的时候再次进行这一的训练,如果完全没有起色,就要适当调整。

    此外,还可以通过往年该专业的报考人数、拟招人数等来预判。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