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如果以符号媒介类型来划分,艺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而文学使用的符号媒介是语言,以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因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与其它艺术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其第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文学形象塑造(感知)的间接性,这也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特征。文学形象由语言塑造,而语言并不像其它自然符号,如色彩、线条、声音那样可以让人接受起来更容易、更直接。因为语言是一种人工符号,它是人们为了便于交流而产生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所以当文学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只是一连串字符,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语言意义的了解,并对所看到的字符进行解读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义。
语言艺术塑造形象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也叫心象性)。意象不同于客观现象,“它是由语言文字的涵义构成的,又是被读者的内心体验到的,它融合了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想象力等。”同一种情景模式,面对不同的读者,所展现出的画卷也是不同的风景,这就是由于文学形象只存在于主体意识之中,不同的内心体验造就了不同的文学形象,而不像其它的艺术形象那样及存在于主体心中,也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比如美术中描绘一幅乡村田野风景图,即使我们可以想象作品中所表现的宁静朴素的主题,但它必然要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也即我们肉眼直观到的画面---乡村田野。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文学的语言不像其它艺术形式所用的自然符号那样可以比较精确地塑造艺术形象。语言具有抽象性,这必然造成文学的模糊性。比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人物形象的描写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所表现的客观直感的形象相比自然显得抽象模糊。但是在这种模糊性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所以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并不代表它不具体,相反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形象更丰富饱满。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它能表现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这一特征是由于语言“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广泛领域,是主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因而它比其它符号媒介如声音、色彩、线条更具表现力,利用语言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表情。
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三个特征则是它的自由性,这是由于“文学形像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使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创造自由的艺术时空”。
综合以上三个基本特征,我认为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这点我在上文已提过,这里做一个简要陈述。正是由于文学形象塑造是间接的,才导致了它的意象性、模糊性、自由性和强大表现力。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艺术形式,而语言又是一种抽象符号,需要人的想象力来创造艺术形象,又何来文学的意象性和模糊性呢?再者,由于语言文字这种抽象间接的媒介方式给作者和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才有了文学巨大的表现力和自由性。如果换成一块画布、几种颜色,或者一群演员、一个舞台这些直观的表现方式,那它的表现空间将大大缩小,这也正是体现了文学间接性作为这三个特征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的有力支撑。以《水浒传》为例,作者用语言文字将108将刻画得栩栩如生,不仅人物形象,而且在时间空间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它艺术形式所能表现的范围。这就是文学的间接性带来的巨大效果。
精简下来就是: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文学形象塑造(感知)的间接性,语言艺术塑造形象的间接性也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也意味着模糊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它能表现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第三个特征则是它的自由性,这是由于“文学形像塑造的间接性、意象性,使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创造自由的艺术时空”
我的文学缘分
文/吴希青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自古以来,颇受文化人尤其是文学工作者的喜爱。我虽然在文学田园里耕耘不深,但也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真正爱上文学,是从入伍当兵那时开始的。当兵第二年,我很幸运被部队挑选任电影放映员职务。80年代初,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那时的社会文化娱乐还是比较贫乏、枯燥,看电影自然成了人们较为喜爱的文化娱乐之一。我们基本上每周都要给部队或附近工厂、村镇放1-3场电影,除放电影工作外,我还兼任部队图书室管理员职务,这是一份比较轻松悠闲的工作。在这种工作环境下,我从此便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部队提干后,我仍旧在部队宣传文化和组织部门任职,舞文弄墨爬格子一干就达10多年之久。期间,我通过几年的业余时间坚持自学,最终获得了由广东省自考委和中山大学联合颁发的“中文专业”大专毕业证书。从此,我对文学的兴趣愈发浓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时不时也写写文章并向各大报刊纸质投稿(那时没有微信、邮箱)。
回望自己在文学旅途上的坚毅跋涉,虽然收获一些“果实”,但我深知离众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幸运的是,在我已发表的文章中,大多受到了读者的好评,这已让我备感欣慰。比如,在《南方日报》1990年3月16日刊登的《海疆壮士》和《深圳特区报》1990年2月12日发表的《魂系边防,血洒海疆》,内容和主题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曾引起了当年广东武警边防部队等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继而催生出了一名武警干部因公献身海疆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让牺牲者的亲属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温馨的人文关怀。又比如,在《深圳特区报》1998年10月17日刊登的反腐论文《浅谈导致干部犯罪的几种常见心理》,在社会上也有良好的反响,没过多久,此文又在深圳《监察哨》1998年第11期刊载。再比如,在《深圳法制报》1985年9月13日登载的《来自唱梅山的歌》,热情地歌颂了当年驻守在广西边防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们为和平正义而战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官兵们“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当年战地标语)那种为保家卫国无惧牺牲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还有在颇受网络读者朋友青睐的《今日头条》发表的一些网文,如,《“港独”未日丧钟已敲响》、《生命在哀嚎:我无法呼吸》等,旗帜鲜明,伸张正义,针砭时弊,鞭挞邪恶,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鼓励。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今日头条》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章诗歌80余篇(首)。
除上述外,我还撰写并发表了以下数篇文章:《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特区党的生活》1998年第12期)、《努力在“三不”上下功夫》(《监察哨》1999年第一期)、《那半碗钵仔饭》(《深圳特区报》2001年5月13日)、《替女儿报名》1999年12月3日、《书城一瞥》1999年8月18日(《深圳法制报》)等,都是在大报刊发表的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曾受到读者的好评。2020年7月,我被深圳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文学创作源于社会生活,它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学创作者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以敏锐的目光努力挖掘、探寻、捕捉社会生活的新亮点、闪光点,抓住新机遇,把住新契机,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精品佳作。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文学创作者要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高扬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竭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不负使命,勇毅担当,讴歌新生活,唱响大中华,紧跟共产党,共圆中国梦!这才是我们从事文学创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和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最后,用我写的诗歌《心愿》前面几句作为
此文的结束语:
我愿伸出双手,
用浑身之力接住太阳,
让自己生命熊熊燃烧!
把风雨坎坷人生旅途永久点亮!
把一切善良高歌传唱!
把一切丑恶彻底埋葬!
文学是文化艺术的统称,作为语言艺术,它的特点表现在:
一,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三、具有时间跨度和表现丰富、语言艺术鲜明的特质。
文学的第一性问题
什么是文学?搜狗百科: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什么是文学的第一性?就是它的首要功能是交流表达。其次才是审美,娱乐功能。为什么强调第一性?当下部分,应该说大部分文学作品(尤以网文小说为甚)内容空泛,同质化严重。甚至没有美的感受。大概万物皆“内卷”。不可不思。
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够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开阔思维的视野。大凡传世的作品无不具有一种普世的感情基础,厚重的人文关怀。当下似乎变得轻灵了。应该说是遭到了资本,流量等的“绑架”。没有独立的“文格”。时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关口,文艺工作者应该怎样看待当下的现状,怎样继往开来,值得我辈深思。
文学还具有时代性,人民性等特点。下篇再展开讨论。
本人才疏学浅,初立此论尚不成熟,以为拋砖引玉。
1月19日,阅读《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二节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整理笔记
一、文化概念:文化是与形成人的不同精神状态的社会承传密切相关的。
文化的界说有一百六十余种。比较重要的有广义、狭义和符号义三种:
广义的文化概念:很多人主张的。
英国19世纪人类科学家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广义的。
英国著名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是从广义的观点来说文化的。
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说也多偏这种广义的界说。
(1)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
(2)社会生活方面(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
(3)物质生活方面(饮食、起居种种享用)
文化的里层或者深层,主要是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
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质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三)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作的表情及其意义的总和。
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之间的区别,就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真正的分界线。
人因为总有符号因此创造了文化,公式: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人与符号和文化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
为什么要选择符号论的文化含义呢?
1.因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确是人类深层的文化,它时人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展现诗意的人生意义和精神追求,尤其保罗人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2.我们从这个文化概念上来理解文学,旨在强调文学作为一种文化。
二、文学的文化意义有:
(一)揭示人的生存环境和状况。
(二)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四)憧憬人类的未来
(五)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三、文学文化意义的发展
(一)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
“品质阅读”只属于语言和审美的范伟内。
(二)“价值阅读”则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的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简单地说“价值阅读”就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价值阅读只是发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不是价值评判。
四、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
(一)文学与科学
文学与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文学揭示的是人心灵方面的奥秘、情感的奥秘,科学揭示的是自然方面的奥秘。
文学偏重感性,科学偏重理性。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与美,但是文学追求的真主要是人的情感真,科学则追求客观世界规律的真。
文学要求真、善、美统一。
(二)文学与历史文化
文学(包括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历史的关系也值得重视。
文学重虚构、重感情、重诗意,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历史与文学两者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但它们又是相通的。
(三)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三种:绘画以线条、色彩描述世界,作用于人的视觉,是视觉艺术;音乐以声音、韵调抒发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觉艺术;文学以语言描述世界,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想象,是语言艺术。
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文化又有共同性。
如诗转化的现象,如诗转化为画,画转化为诗、诗转化为音乐,音乐转化为诗。
各种艺术不但相似相通,又是互动的。
文学的特点是善于传达人的情感和思考,影响到绘画、音乐,可以使绘画与音乐获得深刻的思想;绘画的特点是善于描绘空间形象,作用于诗歌和音乐,可以使诗歌和音乐增强形象感。音乐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节奏性,作用于诗歌与绘画,可以使诗歌和绘画增强形象感。
总之各门艺术相互配合、阐发、影响和补充。
————————
~*~*~*~*~*~*~*~*~
我是婉茹,阅读过的书籍,整理笔记。
#天津头条##极致观察#
就像一个出色的歌唱家 本身是个名词 文学就像他的音喉 不是所有音容笑貌都可以演泽出动听的歌声一般
沉稳大叔
2022-10-2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给人艺术的享受,让人通过作品感受艺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