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经济类联考能力和数学三哪个难啊?

想咨询一下关于经济类联考能力和数学三哪个难啊?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岁月留声

    学好了高数,就学好了经济学[灵光一闪]

  • 岁月如歌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三个部分,其中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经济分析中常用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知识点主要包括微积分中的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概率论中的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线性代数中的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

    而数三的考试大纲比经济类联考的数学基础知识面更广,而且要求更高。所以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数学基础更简单,可以拿到满分。

  • 淡定自如

    2018年,经济学家薛兆丰正在台上演讲,突然主办方慌张地跑过来对他说:“薛老师不好了,警察来了,你不能再讲了!”薛兆丰大为震惊:我就搞个演讲,怎么还把警察惊动了!

    工作人员表示:现场想听你演讲的人太多,很多你的粉丝都在外面想进来,以至于现场失控了,警察必须进场维护秩序。听闻此言,薛兆丰老师只好在两名警察的护送下,离开了现场…

    当时,薛兆丰老师参加的是一场名为“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主题论坛演讲,太多人看好这个话题,生怕错过了这个学习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薛兆丰生于1968年,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主修专业是应用数学。有一次在大学课堂上,他的老师说,人类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是火、车轮和银行。

    当时他很受震动,觉得火可以熟食,车轮让运输成为可能,银行作为一个机构,何德何能,可以与这两个发明相提并论?好奇之下,他开始翻看经济学著作,发现经济学的解释能力最犀利,科学性、逻辑性也是最强的。

    2003年,带着好奇心他前往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学习经济学,5年后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2010年,42岁的薛兆丰进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授课任职,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在前七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教学工作。

    2017年的2月,罗振宇邀请薛兆丰做音频付费栏目,薛兆丰婉拒了罗胖的邀请,因为北大的日常教学任务很是繁重。之后,罗振宇又多次劝解他,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认为这是一个为大众传播经济学的好机会,最终接受邀请,并尝试着去做这件事。

    让人意外的是,《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上线仅70天,订阅人数就超过10万,9个月后,订阅人数超过21万,不到一年时间,为平台创下6000多万收益,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学课堂,这也让他迅速成为得到上的当红讲师。

    然而人红是非多,有人说,他以“北大教授”的名义在外兜售知识,违反了学院教授的基本原则。一位汪姓教授专门撰文嘲讽他:“付费的知识都不入流,高级的知识一定是免费的”!

    有人质疑就会有人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说:大学教授的工资本不高,为什么不能将知识的价值发散,让一些稀缺的知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对此,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薛兆丰失去了“北大教授”的光环,他的知识付费之路还会一帆风顺吗?

    马亮则表示:“北大教授”的头衔确实很吸引人,但不是每个北大教授都能取得薛兆丰的成就和影响。此话一出,大部分持怀疑态度的人都信服了。那么,作为当事人的薛兆丰,在舆论面前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

    薛兆丰没有回应他是否是北大正式教授,不过对于付费只能买到三流知识的言论,他给出了回应。

    他说:知识的深度,是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没有什么知识是天生就具备优越感的,知识的价值与是否付费无关。

    就在大家都觉得他赚翻了的时候,薛兆丰却主动提出从北大辞职,随后几年里他潜心创作,一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就此诞生。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提到:廉租房坚决不能配厕所,这样穷人才能住得上,“廉租房如果配备了独立厕所,穷人根本住不上。独立厕所是富人的标配,公共厕所才是穷人的专利。因为租金非常低,廉租房成为了每个城市的稀缺资源,很多有钱人都想贪这个便宜。”

    “如果有了独立厕所,那这些“唐僧肉”就会被有钱有势的群体瓜分殆尽,形成“开豪车住廉租房”的社会怪象,穷人反而住不上了。”

    如果廉租房不设置独立厕所,富人们对它的争抢程度就会低很多,穷人们就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机会,都穷成这样了,有个地方住就已经很幸福了,有没有厕所根本就不是他们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薛兆丰的推理不是没有道理,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案例。乾隆年间,全国很多地方发生旱灾,粮食颗粒无收。

    和珅前去赈灾时发现有人在街上施粥,他二话不说从地下抓起一把沙土就扔进了粥里,看得一众官员目瞪口呆!周围的下属都惊了,问他这是干什么?

    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都饿疯了,根本不会在乎粥里有没有沙土,只要能活下来就行。这样一来那些蹭吃蹭喝的人就可以被排除在外,让更多灾民可以得到活命的机会。和珅的方法就是经济学里的“歧视”,看似很不人道,但对筛选真正困难的人却十分有用。

    类似的故事和案例,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还有很多。实名制真的会对火车票价有帮助吗?发国难财的人应该被判刑吗?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用深入浅出的文字,为普通人搞懂经济学答疑解惑。

    薛老师不仅把课程精华汇总其中,更是结合了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经济难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拿来就能用。非常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又没时间从头系统学习的普罗大众。

    如果你想拨开迷雾看清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少踩坑,强烈推荐这本书,戳这里下单↓↓
    简单易懂经济学启蒙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