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本科临床医学生,不想干临床,想考学硕当大学老师,前辈们有什么建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种事情你会后悔。5年后会后悔10年后会后悔,并且一直后悔下去。
学临床就要干临床。退可守,进可攻,来去自由。即使是临床,也有不同的科室。有大的科室,有小的科室。有整天累得灰头灰脸的科室,也有比较清闲的科室。
看看你的个人发展吧,如果你是个临床医生,最后的结果你可以主任医师,同时也是大学的教授。受用的不单是你个人,是你周围的人,你的亲戚朋友 ,当然了,如果你做临床医生本身就是为大家做善事。
临床医生压力大,太正常了。越是厉害的科室压力越大,身体心里都受到不同的打击。这些打击时刻不在,如果你挺得住他就不是打击他就不是困难,见多了,所有的困难都是方法了。
当然喽,现在就去考学硕,当大学老师。不是不行啊。在大学里当老师也不好混了。这个世界轻松的活越来越少。所有的轻松的想法的,都过得不轻松。
我本人也招学硕。也招专硕,不管什么人我培养的道路都是一样的,两条路都要走,两条手都要硬。
放心吧,还是毫不犹豫的学临床。当你义无反顾的时候,一切道路都变得很宽,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让路。趁年轻让自己变得大胆点儿。
一起走,兄弟。
一个30多岁大龄医学生读研;
很多人可能认为是为了能进更好的医院,有更好的发展,更高的收入;
而我
却是为了不再进医院当医生;
当初选择读研就是为了以后能脱离临床,不用再值夜班,不用再写病历,不用再被主任责骂;不用再每天过的提心吊胆。
因此
我选择读学硕;
读了一个偏工科的专业——医疗器械研究方向;
其实都是一个字——懒;
怕苦,怕累,怕付出多,工资低;
这个世界没有轻松的活法,如果非要选,只能从不轻松的活法中,选一个稍微不那么累的。
改变
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改变从来都不嫌晚,一切只因为活的太累。
不干临床,
你的本科学到的理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你是没有实操的空架子。
想在大学里当老师,
如果还是临床医学专业的话,
最低需要博士学位,
同样也需要有实操经验,
你只想到考学硕,
恐怕毕业了也进不了大学,
现在在好一点的大学当老师必须是博士。
如果换一个专业方向,考学硕
也许有机会进入一所不太知名的大学当老师
想进入国内知名大学当老师,
没有博士学位就别想了!
有些顶尖大学只要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
最好的规划是硕博连读,
这中间有很多实习的机会。
只是临床医学专业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
如果不愿意干临床医学,
就需要转专业读研读博了!
这需要你认真考虑,
换专业考研的可能性。
对了,
一些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可以凭研究生学位入职。
这也是一个进入大学当老师的途径。
你本人是本科临床医学的学生,想考学硕到大学去当老师,是根本不可能具备相关的招聘资格和应聘的条件的。最少你必须攻读到临床医学的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后,才有可能进入到相关的医学类高校当一名大学老师。
不要说医学类的院校,就是一般的高职大专的公办本科院校,稍微有一点实力的院校,在人才的招聘过程中,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能进入到相关的教学教育和管理岗位。一般的硕士研究生在高职大专院校中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都是相当艰难的。
所以,你决定要在相关的一颗类院校中成为一名教师,少必须要拥有临床医学的博士学位,还有具有相关的学术背景或者留学背景,必须要从临床医学专业实力强大院校的博士学位毕业,才能具备最低的起码的条件。譬如你最少应该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等院校的博士毕业生。
临床医学生,不想干临床,想考硕当大学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考硕应当考取基础学科,生物学类是医学生考硕的最多去处,每年国内知名大学教授都到各大学做招生宣传,根据自已的喜好,能力,成绩选择。生物学类是一个庞大的学科,施一公,饒毅就是偶像。考取硕博连读,毕业后再去国外做几年博士后,最后才有资格当一名大学老师。当然外语特别好也可夲科一毕业,直接考取国外生物学研究生(有奖学金)也是最捷途径。生物学科对医学毕业生还是很青睐的。
临床医学学硕和专硕哪个好?
现在大多医院的专硕都开始实行四证合一了,从节约成本快速就业的方面而言,专硕好,我大部分大学同窗都是选的专硕,也正因为如此,专硕大热门,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名额都是常事,很惨烈的。
另外专硕待遇稍微好点,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卖苦力,多少给你发点钱(多少取决于你所在的科室和老板)。
但是专硕很累,下临床轮科是没有放假的。 不过这也算不上缺点,学医已经这样了,不介意再多苦这么一点。
也正因为专硕如此的安排,有的科主任在招新的时候不待见专硕出身的,认为三年时间又要学习又要规陪,结果就是既没学好基础知识又没练好临床技能,不伦不类四不像,宁愿招本科生进来。
学硕就是扎扎实实只搞基础的,上课,做实验,搞科研,写论文,不接触临床(不过也不排除有的老板缺人手,要你抽空帮忙的),所以毕业之后要重新规陪(3年)。
学硕不要求科室轮转,不必每天朝九晚五卖苦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自己安排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如果你导师重视科研,经费又多又舍得给你砸钱,又有良好的团队合作(*),那这种科研生活还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优势的…
但从宏观上看,学硕花费的时间成本大,没有规培证的话应聘的时候很多医院都傲娇地拒绝你,唯一的好处就是发论文的机会多。
之前的答案有说到学硕可以直博,现在发现这是不准确的,只要导师是博导,专硕也可以直接转博(当然还是要考试的)
其实不然,专硕固然节约成本,但4证合一下很少有机会能下实验室(专硕整天轮转,基本不可能有时间搞科研发文章,但也排除有例外,有个别医院个别科室确实会给专硕的学生搞科研的机会,运气再好一点团队和老师给力的话,完全可以追平甚至超过一些孤军作战的科硕),这就造成了读专硕的话,95%以上的可能是不懂科研的(你如果坚信自己会成为那5%的个别就当我没说),这会影响什么呢?
如果你的就业目标是普通小医院,小型三甲甚至三乙、二甲,那就没问题,因为这种医院招人就是要人来干活的,科研是啥,他们不重视。所以就业目标是小医院的话,专硕比科硕的优势是很大的(不仅仅是临床经验的问题,还有规培证,没人愿意招个不能干活的人进来还要送出去培训)。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大医院,一线大型三甲(以协和、中山、湘雅为代表)或省城省三甲市三甲(如各地省XX医院、省会中心医院等),这种医院不缺干活的人,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再不济也有实习生,都是劳动力,而且这种医院一般也是教学医院,科研平台是非常优良的,他们更重视各种科研基金的申请、课题的完善、论文的发表,这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专业人才的,前面说的劳动力“四生”,在这方面没一个能打的。所以懂了吗,在大医院,专硕的优势就没有了,学硕的优势就出来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硕毕业了就可以心里美滋滋地去大医院应聘了,大医院人才济济啊,硕士的学历还是低了一点吧,很多博士都在投简历呢。所以,学硕毕业考博,博士毕业后,就很完美了,基本可以斩掉90%的医院了。
专硕也可以考博,有博士的学历也一样可以披荆斩棘啊,而且博士期间也可以学习科研,虽然不如学硕一路6年学上来那么扎实,但好歹也是有点科研经验的。对的,这就涉及到了考博的问题,学硕的优势就在于考博上是很有利的。你想,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博导?这跟硕导不一样,硕导熬几年,职称上去了,只要去申请基本就会成。而博导的资格是很严苛的,必须要有科研课题立项,有多少多少的科研经费,另外自己也要是博士学历才行的。这种情况下,博导势必需要人来帮他做实验完成这些科研项目,那你觉得,博导会比较倾向于科研0基础的专硕,自己一步一步带入门,还是倾向于有一定基础的,熟悉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且有一定科研思维的学硕呢?答案很明显嘛。
另外,其实大家有没有觉得,临床经验这种事情,只要不是很笨,去科室呆几个月也能处理基本问题了,而且,大家是当医生的人啊,缺啥都不会缺干临床的时间的啊,想干临床机会多得是啊,一辈子都在干临床。而科研不一样了,除了你学习读书的这段时间,以后哪里有时间有钱给你安安静静地待在实验室?大几千的血清买买买眼都不眨,小几千的试剂盒更是几盒几盒地供你挥霍供你试错,这种机会,以后哪里会有呢?走过路过就真的错过了。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科室里巨婴研究生终于辞职了[泪奔]
这里想说一下医学专业的职业选择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适合自己真的很重要。
如果自己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包括在实习时上临床后,觉得还是要当医生,那建议最好实习就开始备考专业型研究生,一次不行二战也可,甚至可以边规培边考,如果考不上专业型研究生,或者不想读研,建议本科毕业立即参加规培,有条件报考在职研究生也不错。
如果不想做临床又舍不得医学知识,考学术型研究生走科研路,或者读博后在高校当老师也可。学硕搞临床真心不合适。又有高学历的自尊,又有临床的低能,就容易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巨婴,得不偿失。
如果自己技术特别了得,又比较有野心和想法,尤其是中医类专业的同学,在医馆开诊也是一个不错选择。但前提是有过硬的技术,私立医院和诊所基本看个人能力,多劳多得,学历反而其次,所以还是不适合高学历巨婴。
临床是技能和经验的结合体,如果不反复使用和思考,就算学会了也很快遗忘。
教育
2022-10-19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把路走宽,而不是越走越窄。
作为过来人,你的想法恰巧是我曾经走过的路。我的建议是等到大四进入见习阶段之后,再问问自己是不是还不愿意做医生,然后再做出选择。可能现在不算太好的医疗环境影响了你的判断,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医学生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是父母做主进行的选择。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作为医生,如果就业的单位在比较高级别的医院,比如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你除了是一位医生之外,还可以选择成为一名专业课老师,也可以成为一名实验室的研究员。换句话说,也许这样你的选择会更宽广一些。
有的同学说,你说的倒是简单,医学院附属医院岂是容易进入的?那么,你觉得现在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比进入医学院附属医院难还是简单呢?目前,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基本上都需要博士毕业,而且入职之后压力多数会很大。首先是科研压力,这个自不必说,看看中国的科研环境,你就明白将来是要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工作了;其次是教学,坦白说,教学工作更难,有很多老师一辈子也只不过会念个PPT罢了,在讲台上被学生看不起会比科研出不来成果更让人难堪。
所以,你所看到的你的大学老师轻松,只不过大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不同,他们讲完了课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你并没有机会去深入他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当然,我也没有说医生的工作就比大学老师的工作轻松。事实上,在中国,医生有可能是工作量最大的几个工种之一。但是作为医生和医学院校的大学老师相比,他工作的专业性要比大学老师高得多,职业前景也比大学老师要更宽广。还是那句话,当你能选择一个职业,可以做医生、可以做老师、可以搞研究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只能做老师和搞研究的呢?衷心建议,路不要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