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苏州什么大学有日语专业?,苏州职业大学有日语专业吗,苏州有日语专业的大学,广东有什么大学有日语专业,广西有什么大学有日语专业?,苏州职业大学有没有日语专业,大学选日语专业有什么要求,大学报日语专业有什么要求,日语专业什么大学好,大学的日语专业需要选什么科,高中日语专业大学能选择什么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都是有日语专业的!
苏州东经日语,您身边的日语培训机构!
苏州大学日语专业
苏州有苏州科技大学开设日语专业,该专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340所大学里,排在C/340。
还有苏州大学也开设有日语专业。
苏州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江苏省省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入选高校,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一号。
苏州,大学的日语专业,创建于1982年江苏省高校中最早设立,日语专业的院校之一,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36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
日语专业是隶属于苏州大学日语系。日语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0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8人,该系为本科专业开设课程30余门,研究生开设课程10门,另有16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该系除共享学院的外语互动教学实验室。外国文化数字体验馆外,还拥有日本文化体验馆等设施,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体验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本科专业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语言实践和应用能力强,曾荣获全国日语知识大赛冠军,中华日语演讲大赛华东区特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日语演讲赛一等奖等荣誉,硕士生,自2007年招生以来目前已有60余人,毕业并获取硕士学位,培养的研究生,曾获得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日语笔译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苏州大学的日语系,重视与日本高校和团体的交流合作,自1987年至今与20余所日本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一批本科生,硕士生赴日本深造,讲学或交换留学,同时每年接待日本学者和学生交流。
日语系还十分重视开展科学研究,设有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所。近年来,骨干教师活跃在日语学术研究前沿,在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及汉语对比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苏州科技大学的日语专业有国际商务和信息技术两个方向。培养具有全面的日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日语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日语读写,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语口译,科技日语翻译等。
学生毕业后可应聘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教育,科技,商贸,工程,外事,旅游,文秘,人力资源等部门从事教学,培训,翻译,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盘点院校前身之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成立于1999年,之前是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与苏州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不过在2019年转为河南春来教育集团控制,学校占地面积达300亩。目前拥有28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27个,江苏本省招生950人,总计本科招生1600余人。
专业的话,27个本科专业,经管类5个,人文社科类6个,艺术类3个,理工类12个,农学类1个。天平学院目前在苏州科技大学多个校区办学,包含天平校区、红枫校区、石湖校区。
省一流专业:物流管理、日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费的话,从14000到16500不等。
宿舍的话,目前大部分都是六人间,有空调独卫淋浴,大部分都是上下铺,因为目前天平学院扩招,寝室都是四人间改建为六人间的。
天平学院的交通还算比较方便的,公交车两站就能够到地铁站,大部分师资都是与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共享,自2019年被春来集团收购后,天平学院将逐步搬迁到南京转设办学。当然,目前这几年还是在苏州办学的,但随着高淳校区建设好,将彻底搬迁到南京办学,到时候跟苏州科技大学就真的是毫无关系了,整体来说,这所独立学院也不是太推荐。
《俺崇洋,但不媚外》:昨天俺在杂谈中对北京青年报关于苏州和服女子拍照事件的连续报道提出表扬,认为对报道中的个别欠缺应能理解,不应苛责。大学同学詹国枢师兄昨日中午在配图转发了俺的杂谈。不到20小时,转文已有237万点击、1715评论、3702点赞。俺注意到评论中有两种比较集中但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苏州办案警察执法无据,应该道歉;一种认为警察做得对,应该支持。
俺以为,如果苏州办案警察的逻辑成立的话,苏州警方会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一个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女子在非敏感日期(8月10日)在日式风情街穿和服拍照就涉嫌寻衅滋事,那么即将到来的“九·一八”纪念日那天,日式风情街照常营业该如何处理?那天的日式料理店都该停业、在苏州的日企都不能升太阳旗,否则都属于“伤害民族感情”、寻衅滋事?
去年俺曾在杂谈中评论大连日本风情街因有市民反对而停业的事,有大连网友私聊俺:日本侵占东北多年,老百姓对日本鬼子恨透了。在大连开日本风情街就是伤害民族感情。俺与其探讨:东北的高校是否应该取消日语系、日语专业?因为会让人想起当年日军强迫东北学生学日语的经历。东北地区是否禁止日企或中日合资企业悬挂日本国旗?因为有民众看到太阳旗就会想到过去的屈辱历史。还有,应该怎样评价在日企打工的东北人?比如在日式料理店穿和服、说日语的东北老乡?网友没有回复。
2012年秋天,俺带队游陕北神木红碱淖,团中有两名在西安高校任教的日本教师。在一家鱼庄坐定后,年轻的老板看到有日本人,当即提出日本强占我们的钓鱼岛,本店不接待日本人。有同事想与其理论,俺劝住了:应当尊重人家的感情和权利,人家没有做错。我们就换了一家。俺以为,喜欢不喜欢日本人、愿意不愿意接待日本人、喜欢不喜欢日本商品和文化,完全是私权范围的事。
日本侵华最早始于甲午战争。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第一次留日潮就始于甲午之后:维新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去日本,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黄兴在日本建同盟会,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还有后来的周恩来都是留日的,军事家、文学家留日的更多。
上个世纪,西安有四多:日本游客多,日产汽车多,日资企业多,到日本留学打工的多。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或许蔡洋那把∪型锁的效应吧?
有朋友称俺是”崇洋派”,俺说确实如此:无论东洋西洋南洋北洋,俺都崇,只是从不媚外。不知具体媚谁和怎么媚,更不知为何媚。崇洋则是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无论他是什么国家。(转自《刘掌柜杂谈》 作者 刘强)
风华依旧
2022-09-26最近在整理文稿,看着前辈、同学和后辈们写的文稿,想起了好多大学时候的往事,内心深处的感动又被激发出来了。
我是2005年去苏州念的大学,准确地说是大专,当时选的是日语专业,因为听高中同学说她姐姐学日语,毕业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那时候我最关注的就是毕业后就业问题,因为家里太穷了,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在念书。
按理说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有机会念书应该挺上进的,成绩应该不错,可惜我是个例外,成绩平平,最后也就考了个大专,到苏州念书时,其实一直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刚开始学日语的时候,笨得一塌糊涂,第一学期考试勉强及格。
成绩不好、经济上匮乏,不自信,加上我还不怎么会说普通话,那时候极度自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这些都在遇到日语外教之后一扫而空,刚开始的日语老师是江藤老师,现在已经九十岁高龄了,那时候老师给我们上课,特别可爱的一个老爷爷,每次上完课我都会见缝插针地跟老师练口语,久而久之成了老师的小助理,老师去医院,老师去买菜,我都像个小跟班儿似的跟着,慢慢地有了点自信。
后来江藤老师离开中国,我就经常去滨野老师那儿练口语,为了看日本早上七点的新闻,我五点多就爬起来,晚上也是学习到宿舍关门,与其说是在老师那里学习日语,不如说是在那儿蹭吃蹭喝,从早饭到晚饭,都是厚着脸皮在老师那儿吃,当然不止我一个人,是一群人,老师从来不吝啬,老师的女儿从日本寄了一大箱子咖喱,老师每天晚上都给我们做咖喱饭,还有各种老师自己发明的中日菜,一个学期,我吃胖了十斤。
那时候我生活费一个学期只有1500块钱,在老师那儿蹭吃蹭喝,缓了我很大的压力,后来我跟老师说起过这个事情,老师说你怎么不告诉我,要是告诉我可以支援你一些的,我说我每天都蹭吃蹭喝的,已经很受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