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7

国内在读博士的补助如何?不同学校之间差距大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国内在读博士的补助如何?不同学校之间差距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黑白

    以个人为例。

    个人是东南大学在读博士。

    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如下分为三个方面:

    1、学业奖学金

    第一年与入学学费等同,第二年及其以后分为一二三等,奖金分别是1.8,1.4,1.0万。

    2、国家助学金

    每个月2100,一年十个月,这个应该全国统一。

    3、实验室补助

    这个800每月,可能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实验室有很大的差异。

    4、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以及其它各项奖学金

    这种一般是由学校毕业的师兄们设立的也有的是各领域的大牛设立的,用以鼓励师弟师妹们好好学习的。

    也有很多是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名目繁多。这种多数针对的是某个学院。

    一般学校越好,这种奖学金项目越多,奖金越高。

    以上三项,前两项基本相同,最后一项则根据实验室和学校的不同差异较大。

    综上博士的奖助学金基本上够生活费,但是如果想要有更高端的消费,没有。

    以上。

  • Zhang123

    南方某211,别人咱也不懂,自己的,国家一个月0.13w,老板一个月0.2w,学费1w一年(老板交),住宿费0.3w一年(单间),学业奖学金全覆盖(1.5/1/0.5),国奖全部博士一起评3名额(3w),学校文章奖励取消,组内一二区奖励有一点,花销挺大,食堂又贵又难吃,米饭一两竟然五毛(北方人基本四两),荤菜六块起步(四片肉),水电正常价,网30一月,热水洗澡平均一块五,日子过的还是清苦,但是为了自己,为了科研能做出点成果,坚持吧。

  • 坏人。

    【博士补助大比拼,中科院、清华、北大传统三强,黑马你知道吗? - 今日头条】博士补助大比拼,中科院、清华、北大传统三强,黑马你知道吗?

  • 教育

    对于博士来说的话,补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吧。当然补助的多少还是要看学校的,在我们国家博士几乎全部都是公费生,而硕士一般来说有公费也有自费。而且硕士生来说的话,自费的比例是远高于公费的,对于博士来说每个月大致有1000~2000不等的补助。全国的高校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博士的主要收入还是看导师给多少,在高校里一般管自己导师都叫老板。有些导师的手里有一些比较大的课题跟着导师完成课题,导师会根据情况发一部分相应的酬劳,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类专业要比人文科学类专业给的酬劳要高,这也是跟课题有关系的,一般在我们国家来说,一些自然科学类课题给的科研经费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老板手里都比较有钱,能给到自己研究生手里,也相应的多一些,另外再就是看学校好的学校,也能更容易拿到高级别的课题,相应的科研经费也就更多一点,分到研究生手里的话也会更多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给多给少都是看老板的心情,当然这个老板是打引号的。

  • 风华不减

    本人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目前每个月大概是到手5000多元补助。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一般来说,博士生每个月的补助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国家补贴800~1000元左右。这部分不同学校之间有细微差异,但是差别不大。

    2.研究所或者学校发的补助,这部分补助我们学校是硕士每月1200,博士1500左右。但是有的学校不会发,也就是这部分是0元。所以不同学校之间差异相当大。

    3.导师额外补贴。目前就我的导师而言,额外给我发了2000左右的补贴,但是据我了解,我的两个室友的导师给他们发了分别是3000多和4000多的补贴。这部分不同导师之间差异也非常大。

    4.参与课题组横向项目,获得项目津贴。这部分要看你的导师接了这种横向的和外面公司合作的项目没有,如果接了,并且你参与进来了,一般都是有补贴的。同理,如果你们课题组没有这种项目,或者你对项目没有贡献,那么不好意思,这部分的津贴你一般是拿不到的。

  • 教育

    我试着谈这个问题。

    首先声明一下,本人不是教育领域从业者,所有回答,主要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孩子的求学过程,对博士生学费和资助情况有所了解。

    从2014年起,我国对硕士、博士培养中的收学费机制进行了调整。总括讲:学费是学费,资助是资助,收支两条线运行,各走各路。但资助资金可以充冲学费。

    1.收学费情况。

    在2014年春季学期之前,录取的博士生为公费性质,本人不再交学费。之后,国家制定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规定。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研究生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综合考虑培养层次、学习方式、学科特点、专业属性、办学质量、当地物价水平及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培养单位、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

    而博士生又分为两类,分别为统招全日制博士,即通常意义上的招考博士;还有一种,为在职博士或定向培养博士。后一类为在职人员读博,不详细说。

    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在具体执行上,虽然各大学、科研机构区别不同专业,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在8000元-10000元/学年之间。

    2.博士生资助项目

    1)国家助学金:在2014-2016年期间,博士研究生国家资助标准为10000-12000元之间。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国家决定: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不低于13000元(具体标准由省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确定);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依照执行。

    2)学校、导师资助情况

    这一部分各高校差别很大,有的很高,一年20000元/年,有的极少,1000-2000元的也有。主要是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和所从事的行业,由学校自主确定。一般来说,理科、工科、经济类高一些,纯文科性质的少一些。

    与学校资助类似,导师资助其实与导师本人是否有科研项目、本人知名度高度相关,还与导师是否舍得给自己的科研助手花钱也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最高能达到4000元/月左右,少的400-500元/月的也不乏其人。不能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国家还给博士生们提供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各学校“三助一辅”资助、社会奖学金资助,以帮助博士们完成学业,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需要强调的是:博士生要交纳的学费和国家助学金,一旦录取,基本上是确定的。学校、院系、导师资助差别极大,都与学校层次、已有科研项目、导师知名度关系极大,有很高的,有一般的,也有聊胜于无的。国家奖学金只奖励优秀博士生,社会奖学金则体现的是学校知名度或筹款能力,“三助一辅”是在校内提供辅导岗位,类似于勤工俭学。

  • 岁月如梦

    本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也有其他学校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大致谈一下。

    我们学籍是中科院大学的,在上海研究所培养,跟高校的博士可能不太一样。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读博期间,可以有几部分收入,助研津贴,导师补助,研究所补助,奖学金等,一个月大致3000多,有些同学比较厉害,每个月可以到4000多,因为导师补助的需要根据你的情况分不同等级发给你。而且不同老师的科研情况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待遇是不同的。比如有些课题组当年有很好的成果,而且经费也允许,每年学生也可以拿到年终奖,几千不等,有些甚至可以拿到接近一万块。当然,这跟你的能力还是有关系的。有些同学可能成果出来的慢,课题组经费有限,就没有那么多收入了。

    如果你可以出国交流一年,你可能会拿到母校和国外学校的双份补助,我有同学就是这样,读博下来攒了几万块钱。

    但据我了解,高校的里可能就相对于研究所来说就没那么多补助了。以前听复旦读博的本科室友说,她那儿每个月2000多,最多3000一个月吧,具体我不记得数字了,但是比研究所的同学要少一些。但是不同的导师,科研经费及情况都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了。

    如果你有兴趣读博,是自己爱做的事也,有机会,能到好的老师手下学习,鼓励!fighting!!!

  • 岁月如酒

    国内部分高校硕博补贴汇总,包括国家和导师的补贴(不含国奖等)。数据来自网友自己晒的收入,仅代表平均水平。但非常有参考价值,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
    可以发现,好学校钱多,发给学生的也是最多的,比如清华北大。
    其次,中科院真有钱,尤其是硕士研究生补贴就很多,大家赶快参考吧。
    最后,南方科大补贴也很多,无论硕博,基本都是最高的,毕竟靠这个吸引人报考。
    2017年国家提高了硕博补贴,博士每月涨了250,聊胜于无,没有根本性提高。
    #教育微头条# #研究生# #补贴# #教育# #高校#

  • 金毛大汪汪

    一般补助都不错,能够保证基本生活,但是离散性很大,范围是几百到几千。

    一般中科院和研究所补助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一万。

    高校一般相对比较低一点,这里面有个特点是好学校和双非补助都挺高,好学校不差钱所以发的也多,差学校要提高待遇才能招到人。尴尬的是不上不下那些学校,补助一般比较少,比如末流985。

    所以单看补助,差别很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