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擦线是怎样的体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是为了某个同学故意把分数线压到375吗?这个进复试的比例好像也不太合理,但这个同学压线进,复试居然最高分90分,而初试400多的复试70来分被刷了,这个有点不合理呀,大家觉得呢?#2022考研#
#考研# 【压线考生该如何备考?】拿到考研成绩 后最纠结的莫过于擦线考生,感觉进复试希望不大,放弃又觉得可惜,在复试的边缘来回试探......
努力的刚刚好,性价比最高。[大笑]
这不就是我嘛,以倒数几甲进去的。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总觉得幸运的成分占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初试成绩出来以后,一看只有三百五十多分,估计没戏了;当下那两天心里很难受,觉得自己复习了那么久,结果竟然成这样。毕业在即,也不允许我过多忧伤。赶紧一边找工作,一边复试公务员考试。等我找到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就接到学院打来的电话,让我去网页上确认去不去复试。那个时候,才知道我进了复试。这边马上跟领导道歉,返回学校进行复试。
距离复试只有七天,找酒店、订机票、看专业书,复习公务员,因为害怕考研没考上,公务员也没考上啊。
到了学校,才知道我笔试成绩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没来。放当下的心情,就决定是出来旅游一圈;每天看看书、做一套公务员的题。
到了面试,更放松。觉得自己考不上了,就过来看看我梦想中的大佬,也是我后面的导师。
反倒这样,还不错。超过了不少人,录取成功。
最后在飞机上,我都觉得不可置信,还在做公务员的题。害怕一觉醒来,没考上!
二战跨考上岸「人大马哲」?跨考生速进 有干货?
❇️大家好。我本科就读于一所末流211,专业是管理学,今年二战成功上岸人大马哲。初试总分376,是压线(复试线375)进入复试的。复试排名第四,加权总成绩排名第八(今年马哲专业统招9人)。
?考研原因:
?一、对哲学的“念念不忘”。
我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迫于家人的压力,和“专业人士”的出于功利性的建议,相对违心地选择了管理学。为了实现当年的哲学梦,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开始准备跨考哲学。
?二、对哲思与本体的渴求
我在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管理学是个交叉学科,既会学习人文社科的理论也会涉及数学和统计学等理科内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学习虽然涵盖很多领域,但是对于每个领域也只是浅尝辄止;此外,管理学这种实证性的学科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只是流于对于经验现象的表面把握,并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根本。(挖得不够深,其实对于思辨的能力训练是很欠缺的)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我决定跨考哲学。
1⃣️2⃣️一战失利经验&教训
3⃣️专业课复习方案
4⃣️5⃣️推荐书目
?在自学哲学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阅读能力、文字能力有了长足的提升。这也使我得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跨考的路上布满靳棘,二战同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希望今天的这则经验分享,可以让正在考研路上的你,感受到一丝鼓舞。「只要坚持 就一定会有希望」不是吗?
还想获取哪些院校经验贴,告诉小编,下期听你的!
#哲学考研# #哲学# #考研# #考研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 #马哲# #西哲#
金色岁月
2022-10-16考研复试,考生急于查看自己的初试排名,如果是压线进复试,内心感受十分复杂。一方面是兴奋,毕竟是进入了一志愿的复试,拿到了复试资格,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另一方面,擦线意味着排名是垫底的,所有的考生都是经过了一年的备战,逆袭谈何容易,能够录取的机会十分渺茫,有了放弃或提前调剂的想法。这种忐忑和纠结一般人无法体会!
这里我要说的是,复试是一个充满变数的环节,不到最后一刻,一切皆有可能。进了复试名单,不管是第一还是最后一名,都不能仅仅看初试成绩,第一名也有可能淘汰,最后一名也有可能上岸,不能仅仅看到成绩单就考虑是否放弃,只要进了复试,就要拼了命的博一把,通过自己的努力全力赴考,这样自己也不后悔,毕竟这个机会自己抓住了,结果如何不后悔。而且,也不排除有的学校会有增加计划的可能,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幸运中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