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形势如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想啥呢,司法考试12%到15%的录取率,刚过公务员叫法官助理,1%左右的录取率。遴选啥的要等,遥遥无期。你把这俩数相乘,算算有多少几率就业。[捂脸]
就是算你法律大学毕业后,被法院招收,同时又过了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两大关卡,你还得从书记员或法官助理做起,经过若干年的打拼后,进入法官员额。顺利的情况下,基层法院需要7年,中级法院需要10年,省高级法院需要15年。以上算是较顺利较快的了。30%左右无缘于基层法院法官,有40%左右的人,无缘于中级法院法官,50%以上的人无缘于高级法院法官。
法学专业不是可以当法官吗为什么难就业?
法学专业不好就业,这个基本算是普遍的共识。特别是最近几年,法学专业在就业率都是倒数专业,甚至上了就业红线。法学直接对口的就业岗位有公司法务、律师、检察官、法官。个人认为法学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法学专业学生多。现在的院校基本都有开设法学专业,每年往社会输送大量的法学毕业生。毕业生多,那自然就不好就业。第二,法官是公务员,想当上法官,必须考上公务员。公务员每年录取的人数有限,报考人数又多,录取率极低。所以,法学专业是可以当法官,但又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第三,当法官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法考)。通过司法考试(法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职业。这个考试的难度还是相对较大,多数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未必能够顺利通过。
全国法学专业大学排名!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也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很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就业难度来说,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
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
1、金融/投资/证券
2、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新能源
5、法律
6、房地产
7、制药/生物工程
8、其他行业
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
1、法务专员
2、法务经理
3、法务主管
4、法务
5、律师助理
6、法务助理
7、律师
8、法务总监
毕业生主要工作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
※说明:每个等级内排名不分先后。
你好,在司法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目前能称为“法官”的,大概在12万人左右,而每年法学专业毕业生约为7.5至8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法官属于公务员,其数量受到单位人员编制的严格限制,必须有人退出,才会有空位进行人员补充,你可以想一下这12万法官每年能有多少人退休,你就能知道,法官每年的空位相比起法学毕业生简直是九牛一毛,恐怕连零头都算不上,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法学毕业生其实都当不了法官。
法学专业难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法学专业非常泛滥,每年法学毕业生很多,全国有600多所大学都设有法学专业;
法学从业门槛也比较高,从事法律行业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每年通过率仅在10%左右,而随着法律行业人员逐渐饱和,考试难度还会逐渐增加。
同时,法学属于社会科学,它是一门非常依赖社会经验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目前大学的法学教育都没有很好的实践平台,只学理论没有实践,与法律实务存在脱节现象。同时,法律行业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造成很多法学毕业生发现毕业了之后实际情况和学校里学的不一样。对于法律职业来说,持续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法学专业是可以做法官、检察官的,但是是有前提的。
首先,一般情况下,需要法学硕士或法律硕士及以上的学历。目前,招考法官、检察官,一般都要求拥有硕士及以上的学历,所以本科学历是无法报考的。
而硕士研究生的一般录取比例为五分之一,即五个报考硕士的人中会录取一个,这是一般比例,如果你报考的是名校的法学硕士或法律硕士,例如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录取比例则要再低。
这是法学专业学生,做法官的第一道坎。
其次,做法官、检察官,必须要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俗称的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在10%左右,很多法学专业的硕士都会考好几年才过,更不要提一些本科的法学专业学生。
这是法学专业学生,做法官的第二道坎。
最后,还需要经过公务员招录考试,这可能是最难的一个考试了,一般情况下,一个法院可能一年就招录一个法官,但是报考人数可能会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且这上百人都是通过司法考试的硕士!没有一个是学习能力差的,要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难上加难。
这是法学专业学生,做法官的第三道坎。
如果你能顺利通过上面三道坎,恭喜你,可以成为一名法官。
所以,做法官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为何法学专业就业困难,甚至一度达到就业红线,那是因为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太多,鱼龙混杂,学生的素质也层次不齐,导致全面拉低了整个法学专业的就业率。笔者认为,如果考不上211或985学校或法学专业强的学校,就不要选法学专业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作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经历毕业季以后,有那么几点感悟:
一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法学可以算得上是提供就业机会较多的专业之一。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律所,都会设置法律相关的岗位,可以说就业面是十分广的。
二是就学习法学的人数来说,全国各地二本以上的院校,大多都设置了法学专业,招收了大量的学生,所以毕业季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我认为现在的法律就业市场有两种划分,不同的人员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一样。首先是毕业院校维度,如果是毕业于老牌的五院四系和211、985中崛起的新秀法学院,那么自身的学校背景会为自己提供巨大的支持,在就业市场中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另眼相看,这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就是法考证的通过与否,有证的就业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最差都能在一个小律所执业。。
最后来聊聊法学专业年年都是红牌专业的问题。每年一些社会研究机构都会统计出一些专业的就业情况排名,法学专业往往都是红牌之一。这种情形的发生其实是因为由于法考难度大,在庞大的法学专业学生基数上来说只有一小部分通过,而且2018年以前入学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来法考战场厮杀。
因此。对于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其他很多专业是好的,但前提是你能通过法考,或者有一个较好的我学校为你站台。
其实你自己很明白为什么难就业。但别忘了,世上无难事这句话!你真想干法官?你肯定知道走哪些程序,当然,这世上干任何事都要投资,但投资高,收益大,你别在这耽误时间了,快去忙吧。祝你成功。
法学专业要相当法官至少要过两关。一是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二通过考取法院的公务员考试。这两个考试都是比较难的。
淡定自若
2022-10-16法学专业不是可以当法官吗?为什么难就业?
就业难,难于上“青天”!是当下的现实情况。何况当法官乎?
法学专业只是当法官的一个“优势”,并非一定能当法官。
当法官有两个前提,其一必需是“公务员”。其二必需通过“司法”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法学专业的人士首先必须考入“公务员”队伍。每年法院系统都有专门的“招考”。
法学专业的人士必须要有“司法”考试后所获得的“资格”证书。一般来说,法学专业的人士在读大学时应该皆已获得此“资格”。
法学专业人士考入法院队伍后,首先是当“书记员”。历练一段时间后,法院将会任命他或她为“助理审判员”。此时仍是“准”法官。可以“代理审判员”的“名义”办理比较简单的案件。
在 法院工作一段时间后,法院将根据情况报请当地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法官(仍是法官助理)。
法院系统实行“员额”法官制以后,人大常委会所任命的“法官”仍需通过“员额法官”的考试,方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官。每个法院的“员额法官”指标有限,大概占所有法官助理的百分之三十九。甚是不易。
笔者所在的法院,很多已白发苍苍、工作数十年的人现在仍是“法官助理”,甚是郁闷!笔者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是本院的业务“尖子”。因为“学历”(必需是本科学历)问题而落选“员额法官”,至今仍然“患病”在医院治疗。一言难尽矣!
笔者祝各位师友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