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山西中医药考研北中医中西医专业有多难?还是考华科更难?

想咨询一下关于山西中医药考研北中医中西医专业有多难?还是考华科更难?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是A+,中医类排第一位的,其次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位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方面我没关注这方面!

  • 金色晚霞

    中医考研,事实上就是在选拔中医西化科研带头人。这叫打看红旂反红旗。看上去是重视中医科研发展。实则改变了中医的本质。这对中国中医文化科学理论技术研究发展是致命的打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伟大斗争发展过程中。显的尤为突出。

  • 教育

    鼻咽癌的中医验案验方分析『仅供参考』

    医案:孙某,女,47岁,2010年7月26日初诊。患者于2005年4月9日在河北廊坊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鼻咽癌,遂在该院行放疗,总量DT6300cGy,未行化疗。2010年6月5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查时发现复发。7月5日行鼻咽镜示:鼻咽部可见菜花样肿物,表面坏死,侵入右侧鼻腔。病理:符合鼻咽癌,非角化性,吸出液体可见鳞癌细胞。该院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手术,为作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来就诊。

    诊见:右侧鼻塞,间断出血,右侧听力下降,偶有头痛,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颃桑岩。证属痰火毒结,阴津受损。治宜清火祛痰,解毒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处方: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牛蒡子、败酱草、鱼腥草、皂角刺、玉竹、沙参、半枝莲、山慈姑、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甘草。14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黄解毒胶囊,每次,每天3次,口服。

    2010年8月9日二诊:鼻腔出血减少,鼻塞减轻,右侧听力下降,头痛减轻,纳眠可,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痰火未清,阴津受损。继以清火祛痰,解毒散结为治。

    处方: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牛蒡子、败酱草、鱼腥草、皂角刺、白蒺藜、玉竹、山慈姑、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甘草、露蜂房。14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黄解毒胶囊口服继续治疗。

    2010年9月6日三诊:鼻腔已不出血,仍有鼻塞,时流清涕,无血丝,无头痛,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证属痰火渐清,邪气渐去,正气亏损明显。治疗扶正培本,兼以祛痰散结、解毒抗癌为治。

    处方:清半夏、陈皮、白芷、野菊花,炒白术、茯苓、败酱草、鱼腥草、皂角刺、山慈姑、白花蛇舌草、玉竹、仙鹤草,细辛,露蜂房、甘草。14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黄解毒胶囊口服继续治疗。之后根据患者证情变化,随证施治。至2011年4月28日,在廊坊市人民医院行鼻咽部CT示:与2010年6月比较无明显变化。患者肿瘤一直稳定,未见增大,病情平稳,随访至今,仍健在。

    按: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而放疗联合化疗则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标准的治疗模式。但是放、化疗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疗效。

    中医学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为机理为正虚邪盛,正虚乃为肝脾受损,营阴内虚,邪盛乃为痰瘀火毒蕴结。诚如《外科真诠》所言:“由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侯教授认为,临床应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的病程时期进行辨证论治,如手术后气血急剧耗伤,则以补益气血为主;放疗期间火毒灼伤气阴,则以清火解毒养阴为主;放疗后期肺肾阴津乏竭,则以补肺滋肾养阴为主。总之应时刻以扶正为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瘤体稳定,治病留人。

    本案患者鼻咽癌局部复发,单纯中医药治疗而使瘤体控制,实属不易。首诊时患者表现出一派痰火毒结之象,痰火结聚鼻咽,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故见鼻塞、出血;痰火循经上犯清窍,故见听力下降、头痛;舌红、苔黄,脉细数乃为火盛伤阴。治宜清火祛痰,解毒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和沙参麦冬汤加减。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临床治疗肿瘤可借用此方,盖肿瘤与痈疡疔疮相似,一个生于肌肤之表,一个着于内在脏腑之表,其性皆易溃烂生长,故而应用本方,含有异病同治之意。方中金银花、野菊花功擅清热解毒散结;金银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之功,为痈疮疔毒之要药;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药合用,气血同清,三焦同治,兼能开三焦热结。临床中应用此方时常去走下焦之蒲公英,酌加连翘、败酱草、鱼腥草等具有解毒抗癌功效的药物。另外用牛蒡子一方面解毒散结,另一方作为引经之药,引药上达鼻咽。火毒耗伤阴津,则取用沙参麦冬汤,养阴生津。二诊时,痰火未清,继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三诊时,邪气渐去,正气亏损明显加重扶正固本的力量。患者现已服用中药2年余,病情稳定。

  • 短腿柯基王

    同济医学院占了华科多大的比重?

    同济医学院被华科合并已经22年了,她和华科获得了双赢,这是公认的。
    同济医学院得到了很多:从非重点非211变成985,江湖地位非同一般;从3家附属医院扩张到10家,规模大增;目前临床8年制的分数线在很多省份已赶超华科最热门的计算机类分数线,这在合并前是想像不到的。

    那么,同济医学院占了华科多大的比重?抑或者说,同济医为华科贡献了百分之多少:半壁江山、举足轻重或者不值一提?
    也许这个题目是个伪命题,或者很难有个精准的百分比。
    出于无聊和抛砖引玉,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
    A+,同济医1:华科总数4,公卫预防;
    A,0:3;
    A_,1:7,临床医学;
    B+,2:19,基础医学、药学;
    B,2:5,护理、中西医结合;
    B_,0:4;
    C+,0:1;
    C,1:1,口腔。
    合计,同济医7个学科参评,华科共45个学科参评。
    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同济医3个:华科9个,占三分之一。
    同济医三个学科是,公卫、基础医学、临床(新增)。
    其实,华科自身很多学科有底气竞争到一流学科的指标,如生医、新闻、物理、管理等,但是临床医学含金量太高,不容有失。
    三、开办院、系、专业的数量:
    同济医学院是华科的二级学院,她自己下设了公卫、基础、医卫管理、药学、护理、口腔等6个三级学院,10个临床医学学院(即十家直属非直属的附属医院),还有法医系,共13个专业。
    而华科自己共设置了33个二级学院、46系、103个本科专业。
    四、专任教师数量:
    华科专任教师约3700人,其中同济医学院的数量未知(附属医院的各级医生,应该不算是专任教师吧?)
    同济医现有专职院士3名,华科共有19名(华科的院士有进有出,不好统计)。
    五、办学经费:
    华科2022年经费总预算129亿元,同济医的数字未知。
    六、三大奖、论文等数据:
    ……

    总结上述资料,同济医学院占华科的比重,应该远远小于三分之一,大约在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之间。

    各位看官,您觉得呢?欢迎斧正和完善!

  • 淡定自若

    分享:自然是山西中医药考研命中率高。其他那两个很难考。历年几乎是一致的结果。中西医结合,大部分不成为一个专业。只是中医的一个方向。学硕连读是七年。出来是硕士学历。也可以再考博。这些七年制学生高考时分数很高。要比本地一本线高很多。这些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找工作相对也容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