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19考研初试成绩已经放榜,考研复试调剂如何进行?需要注意些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被录取到双一流高校的冷门专业到底怎么办?
最近各高校陆续放榜,这里祝贺各位考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或者心仪的专业。当然也有许多考生考入了心仪的学校,结果呢,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比较纠结啥上还是复读?
学校和专业,其实如果是在两所211985学校中选择,应该选专业,如果是在普通本科学校跟211985学校选择,应该选择学校。也就是说211985是底线。
特别心仪专业,就不能冲一冲,要稳字当头。
如果不幸调剂或者选择了211985的冷门专业,也不是末日,这种学校这种专业保研考研比例高更容易,那就更容易继续学到硕博,这时就业的前景超过绝大部分专业包括热门专业,就业方向最差大学老师。还有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体制。
所以如果是已经考入985211,就不要复读,因为政策一年一变,考试包括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并且个人的发挥也不一定很稳定。
如果是复读能从一般高校进入双一流学校,只要孩子有决心,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好的学校机会更多。#高考# #冷门专业#
一、弄清各省和地区的分数线
国家在划线的时候针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数线,一般来说,往比你所报考院校所在区的分数线低一些的地区调剂相对容易一点。
二、大量搜集信息
以往存在学生找不到学校,而有的学校招不满生的情况。这主要由信息不对称造成,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调剂,那么就多上网搜集信息。
三、动用一切关系
如果有关系,你可能会调剂到一些不错的院校和专业,甚至是自己考都考不进的。即使一些不太知名的院校,如果你有一些同学或者师兄师姐在那边,那么请给他们打电话。也许他们在导师面前一个建议,你就有戏了。
四、多打电话
有些人只看网上的信息,这还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学校信息更新不快,或者你查看的网页信息不全。建议把有意向调剂的地区的学校全部列出,然后查看专业设置,挨个打电话询问,事实证明,很多人是这样调剂成功的。
五、可以联系相关专业
不要只盯着自己所考的专业。有些同学在调剂的时候,只找与自己所考专业完全相符的去调剂,这样范围就相对小了一些。如果你对与你的专业相关的专业不是很排斥的话,那么也可以联系。
六、简历+自荐信
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可以把大学期间的成绩单、获奖证书等一切能证明你很优秀的材料的扫描版本放在简历的后面(要有考研成绩一栏)。邮件正文可以是你的调剂自荐信,内容一定要简洁(不能把懊悔自己发挥失常、抱怨老师阅卷不公等写上去)。
有些学校发出调剂结束的信息后,可能还有补录名额,只是还没来得及更新信息。也有可能他们看好的学生选择了别的学校,就会空出一些名额。总之,在调剂的过程中,要有坚持的精神和耐心,只要不轻易放弃,就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去就读。
我在网上查的关于艺术生志愿填报的事项,分享给大家。一直困扰艺术生家长的难题,孩子的分数到底能上个什么学校,志愿应该怎么填?首先,你需要一个工具,正确填写省份,依照本省的规则设置。文化分儿不确定,我们先填一个大致的分数,这里的分数高考放榜前每天都能修改五次。保存好之后,第一件事儿不是先看学校,先要搞清楚本省的规则,点模拟填报,新增志愿点填报建议,这里就是你本省志愿填报的规则,哪个批次是顺序志愿,哪个批次是平行志愿,能填多少志愿数量,有没有专业调剂,搞清楚规则之后再看智能推荐来选择院校,这里可以筛选我们想要的地区,查看我们想要的各个批次,这里都是按照各院校各专业逐一分析的。我们在选择目标院校专业的时候,要搞清楚什么是填报门槛儿,门槛儿不过是坚决不能填的,不过线是不能填报本批次志愿的。还有一些院校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比如校控线,语文或外语的小分限制,音舞类考生还会有身高限制,这些院校的特殊要求达不到是不能填报的,否则会造成退档,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投档线和录取线这里是历年投档和录取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是参考数据,所以投档分和录取分儿不够。平行志愿中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着去冲一冲的,运气好了也许能被录取,即便不被录取,也并不影响平行志愿其他院校的录取。点击院校名称还可以查看院校的具体介绍,师资如何,院校有什么优势,对于有考研打算的同学,还可以参考院校是否有相应的艺术类硕博点儿点开设院系,查看院校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这里温馨提示各位,艺术生,选专业可不能只看名字,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学习方向是不同的,毕业以后能从事的工作也不同,当我们遇到两个学校或是若干个学校无法抉择到底该选谁的时候,不妨参考一下专业榜单,看看你选择的专业哪个院校更有优势。这里一共给大家列出了三份榜单,志愿综合榜相对于来说比较官方,校友会榜单相对更接地气儿一点儿,软科排名就是比较客观权威的了。希望对您有帮助。#高考后怎么填志愿#
当调剂系统开放后第一时间,把要调剂的学校都填上,最多一次填3个,等待复试通知,大概等12个小时,假设没有学校要你,你抓紧修改别的学校。时间不等人。
工科300分以上的学生,积极作好复试的准备,另稍微多关注其它院校的调剂信息。以备用。
谢谢邀请。
目前各大高校都已经陆续公布了研究生考试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初试成绩较高,只需要安心准备复试就好。有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也不用担心,你还有机会调剂。
首先,自己查到成绩后,要对比前面三年的分数线,估计自己是否可以过国家线(单科过线和总分过线),国家线上下浮动不会超过5分;
其次,在国家线未放出和各高校尚未进入复试之前,抓紧联系需要调剂的学校。这包括几个要点:1.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百度贴吧,小木虫论坛,微信公众号,很多调剂信心都会在在上面发布,及时联系。2.看到调剂信息后,一定要打电话去学院教学秘书问,一般调剂信息后面跟着的就是联系方式,问是否还有名额,别到时候调剂满了,你还不知道。3.联系导师,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使导师同意要你,但是教学秘书这边不同意你参加调剂,也一点脾气没有。。。4.往b区调剂,b区也有好多很好的大学,如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等,咨询方式同上。
最后,在调剂系统出来的第一时间,把要调剂的学校都填上(我那时候一次填3个),等待复试通知。注意不要傻兮兮的填一个觉得很稳的学校,万一这个学校不要你,你就玩完了。。。大概等12个小时,假设没有学校要你,你才能修改别的学校。
祝好。
教育
2022-10-14考研的复试成绩都逐步在放榜,作为考研生的家长也来说几句考研。
一,先说结论:
顺利上岸,学硕专业全国10强浙工大录取,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都取得第2名的好成绩。
2020年寒假回家,我去学校接他,车上1小时聊考研的目标和策略,他很自信说:“我的目标是400分,最低线360分”。如果不成功,就二试、甚至三试,直到上岸为止。
结果很好,但其实过程还是很曲折的。
二,准备考试
从2020年放寒假开始,孩子每天窝在家里看书、上网课学习。日夜颠倒的学习,爷爷奶奶每天为他的生活起居关照,持续了半年,直到疫情过后到学校上课。
12月26日考试,25日电话给他,是不是要每天接送到考场,他很自信的说,他们几个同学住离考场近的酒店,你给钱我们自己搞定,电话中还是很自信。
考研结束的当天下午,5点钟我电话给他,我说我开100公里车到考场接他,儿子说,我也想打你电话来接我,看来父子心灵相同。
接回来的路上聊考试情况,他说,最后一门考砸了,估计60分最多了,其他三门,政治75分,英语60分,专业课一145分,专业课二60分,总共340分,勉强进入2020年的分数线。
这么一说,我感觉这个考试估计得第二年继续了。我问他,那愿不愿意调剂,他很坚定地说,不考虑调剂。
又是忐忑艰难的2个月等待!
2月26日,上午10点他还在大睡中,作为老爸倒是从25日凌晨就开始在关注,打电话催着他看成绩。
364分(外语62,政治74,专业课一123,专业课二116),基本符合他自己的预估,专业课偏差有点大,超过2020年学校录取分数线24分,看来成绩问题不大了,我们估计在中游段,下一步就是找导师,准备面试。
三,复试阶段
导师把老师成绩发过来和学校分数线,原来成绩进入了第2名,超过了学校分84分,2021年的录取分数线竟然比2020年低了60分,也许是专业课今年考试有点难,大部分被刷了(猜测的)。
面试当天,显然平时在公益、公众领域锻炼太少,视频面试竟然口吃了,很紧张,还好在英语领域的回答不错,给导师和面试官留下了好印象。通过面试,获得了80.6分,综合成绩75.9分被录取!
四,写在最后
1,知道了初试考研成绩,今年送他到学校复课的路上,老爸和儿子在车上1个小时交流,老爸告诉儿子,“你的逆袭开挂过程,其实也是老爸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过程”。
老爸一直坚持放松管理,激发孩子自己的兴趣来学习,靠自觉和自律来完成学业,所以从初中、高中、大学的路径每次都是涉险过关,但却也是孩子逐步觉醒和自我管理的成功过程,还好老爸坚持住了!
2,有了考研上岸这个起点,下一步的目标要定得高一点,关注该专业领域全国及全世界的牛人,以他们为参照物去设计自己未来的路径,当然3年后的目标浙大的博士是首先,他自信的说,这个是我下一步志在必得的目标!是的,老爸也很期待!
3,题外话:当天被学校录取后,儿子尽然老爸的电话也不接,也不告诉好消息,第二天电话接通,竟然说,不想告诉我,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后老爸的任务】
老爸电话告诉所有关心孩子的家人们,皆大欢喜!
谢谢一年来所有家人们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身为老师的大伯,全程关注和帮助,辛苦了。
也祝愿看到此文的考生顺利上岸,父母皆大欢喜。
欢迎评论沾沾喜气!
#246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