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怎么判断可以复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查成绩,查名次,查历年国家线(包括单科线),查你报考学校报考专业用于统招的招生指标,查复试比例。
基本查完你就八九不离十了。
2.比起成绩,排名更重要。成绩再高排名靠后也没戏,反之,成绩不咋地,排名靠前,有门。
一般复试线按1:1.2划定,也有学科专业扩大到1:1.5。例如招 10个人,那过国家线(且单科都过线)的前12名进入复试。如果前12名有人单科不过线,则顺延。如果过国家线的人不够,则会接受本校及外校相同或相近专业调剂。
3.上述指标一定是统考指标。因为统考前会接收推免,推免生会占用一些指标。你要打听清楚。
初试成绩将会陆陆续续公布,这时候就有同学纠结了:我的分数不上不下,刚刚好过去年的复试线……我是选择复试冲一把?还是保险调剂?
如何判断复试、调剂的优先级?
调剂的本质是争取在第一志愿之外的复试机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就是说在入围复试可能性或者参加了复试但录取结果并不明朗前,给自己增加最终被录取的保险系数,其中最关键的判断标准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排名。
分几种情况:
一,排名靠前,初试成绩比较理想,以复试为主,调剂重点关注校内调剂机会和重点优质院校的机会,不要分心太多;
二,刚刚入围复试,排名在边缘的考生,复试和调剂基本各占一半,其中调剂以信息获取为主;
三,根据往年分数线判断,入围复试机会较小的,一定要调转枪头全力准备调剂,包括985、211院校在内,每年都有很多不错的调剂机会,全看小伙伴们怎么把握!
什么样的考生更容易取得复试调剂机会?
从考生条件上看:初试成绩高,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如果考了370、380以上,因为复试发挥不理想被淘汰,再去争取一个优质的机会,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再有,学科背景好,来自211、985,或者本科阶段就有参与科研创新的经历,发表过学术论文,更容易在茫茫调剂中脱颖而出。
最后,是报考的第一志愿好,尤其报考的是34所的小伙伴,因为34所在自主命题专业课科目上考察得较深,批卷也更严格,考生的得分含金量往往更高,更容易被信任,加之34所自主招生院校出分数线更早,复试也更早,考生更容易打一个时间差。
而以上这些条件,都比不过考生主动争取调剂机会的行动,调剂不同于高考,不会有学校主动联系你,也不存在自动调剂,所有机会都是考生靠查询、询问和动用社会资源获取的。
根据你报考院校往年复试线和国家线,还要看英语单科成绩。初试占优势那就好好准备复试,复试也是有方法的。比如自我介绍虽说简单但是很少有人介绍好。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大致估算一下今年分数线,在按照1:1.2-1.5比例计算一下自己的位次。基本上可以知道自己进没进到复试圈。
可惜了,我要今年再战了。
墨香
2022-10-14查看去年或前年的复试分数线,相差我15分以内都差不多可以准备复试了,如果差了太大就把重心放调剂上,查找三所目标调剂院校然后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