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财务管理,保研中央财政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的,选哪个好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10所大学,近5年总经费超过100亿,平均增长超过10%。按照增长率从高到底排列,它们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①5所超过20%
南方科技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15.1亿,21.4亿,29.7亿,44.2亿,47.7亿,年平均增长率为33.3%。南方科技大学是所有年平均经费增长率超过10%的高校当中,规模最小的一所。他已经把持生均经费全国高校第一名的位置多年了。
深圳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31亿,49亿,59.4亿,63.3亿,72.4亿,年平均增长率为23.6%。深圳大学的经费预算和经费决算当中是否包含附属医院在内,是坊间争议比较大的点。近些年全国非部属院校的经费额度排名中,深圳大学与郑州大学总是霸占前两位。
广州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是15.3亿,24.2亿,29.2亿,36.6亿,35.6亿,年平均增长率为23.5%。如果不是2019-2020年度的经费决算有所下降,广州大学的年平均增长率还会更高。广州大学之于广州,类似于深圳大学之于深圳,广州大学的发展受益于广州市强大的财力,算是广州市的“亲儿子”了。
东南大学近五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37.5亿,39.9亿,45.8亿,75.7亿,78.3亿,年平均增长率20.2%。在从40多亿迈进到70多亿的过程中,东南大学的财务核算方法变动过一次,这一点值得注意。
云南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13.6亿,15.2亿,23.8亿,26.1亿,28.2亿,年平均增长率为20%。2017年第一轮双一流评选当中,云南大学与新疆大学和郑州大学一起,作为原211工程大学的代表,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B类。虽有“照顾“之嫌,却不乏荣耀。
②5所超过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22.2亿,24.6亿,27.5亿,32.7亿,35.8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2.7%。西电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三大学科群都属于社会发展的热门领域,为国家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上海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31.9亿,37.3亿,39.3亿,41.7亿,48.2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0.9%。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市属211工程大学,能够在经费上稳步增加,主要得益于上海市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
天津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39.5亿,63.7亿,56.4亿,53.3亿,58.9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0.5%。天大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主要得益于5年之前经费特别低,之后的4年经费有涨有跌,这在所有高校当中是不多见的。
浙江工业大学近5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18亿,18.9亿,30亿,24.4亿,26.8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0.5%。在第一轮双一流评选当中折戟沉沙,是浙江工业大学挥之不去的痛。第二轮双一流评选结果马上公布,它是否能够逆袭呢?
中山大学近五年的经费决算分别为70.9亿,75.1亿,85.2亿,91.5亿,104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0.1%。中山大学罗俊校长在2021年11月离职,算得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圈的一件大事。中山大学近些年来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否能得以延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③总结归纳
第一,工信部和中科院直属高校的经费决算状况,有部分年份没有公布,所以本文当中没有出现国防七子和中科大、国科大的身影。
第二,10所高校当中有4所来自于广东省,经济第一强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增长率排名比较高的院校中,没有清华,北大和华东五校的名字,原因是这些高校本身体量比较大,经费比较足,经费上升的空间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
第四,有一些四非高校,最近5年总预算不足100亿,但年平均增长率却超过10%,比如湖北的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浙江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苏的南京工业大学;贵州的贵州师范大学;云南的昆明理工大学;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河北的燕山大学;辽宁的中国医科大学;广西的桂林理工大学;广东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重庆的重庆邮电大学。
以上高校中,你比较看好哪几所?你认为高校“富的富,穷的穷”的现状,还将持续多少年?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教育听我说# #在头条看世界#
首先要看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如果工作去向是珠三角,特别是在珠三角的政府及其部门工作,就选中山大学;如果工作去向是北京,或者从事金融、证券、会计师及事务所中介工作,就去中财大。
财务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在学科评估中财务管理在中财大和中山大学分别是A—和A+等次,都比较有实力,苏州大学虽然也不错但相对前两者而言位次靠后。
中央财经虽然A类学科数量不如中山大学,但她是著名财经院校,财经类专业是她的优势学科,而且多年来直属财政部,加上税务总局、人行总行的大力支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脉,在财经方面的学科水平和影响力是其他非财经院校无法相比的。
中山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国家重点大学,培养了多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地多集中在珠三角。
看到一位新四军老同志在三十年前写的一篇抗战时期他们在敌后斗争中,在江南地区从事财经工作的文章,感触颇多。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些敌后财经人员工作的特性。
1、争当可靠的“保险箱”。每年秋冬季会征收到大量现钞法币,并在敌占区通过社会关系兑换成金条。在游击斗争的环境中,为了不让财产遭受损失,要求把黄金和大量现钞分派给各部队党、政、军各部门领导同志携带保管。金条用布裹好缠于领导腰间,大捆法币由坐骑驮着,腰缠万贯而不动分毫,所以称之为可靠的“保险箱”。
2、江南财经处会计科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女同志,几乎都是来自国统区、敌占区,有的是小学老师、城市失学青年,会计科的工作责任就是保管好、使用好这些来之不易、各地上缴来的现款。几乎天天活在黄金、现钞堆里,时刻还要随部队转移,生活艰苦,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发生动用或移用公款的情况。
3、在苏南敌后汪伪统治的心脏地区打游击,根据地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争取地方上层人士时,树立起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厉行节约的作风。对于随军的财经工作人员的教育是很大的,同时还要求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财经制度,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报销必须具有原始凭证,不符合财务规定的,不管干部职级大小,都不于报销。
当时的江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处处长就是李建模,是新四军财经工作的老同志。李建模在敌后工作以身作则,是廉洁作风的模范,从不用公款招待请客,每天的菜金跟我们普通同志一样,都是无油的菜汤。同时告诫其他工作人员,在一线作战的部队,必须优先供给,打仗不能让他们饿肚子。
就学校排名看
中山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差不多
苏州大学稍微差一点
财务管理方向学科位次
中山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也完胜苏州大学
如果硕士毕业后打算在苏南
上海工作,可能苏州大学的人脉
关系多一些
财务管理专业硕士毕业
不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中山大学的985光环值得推荐
黑白
2022-10-142022年伊始,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被提升到国家级战略高度,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凸显,数字化治理和增强企业韧性成为当下热门话题。
财务管理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税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和“金税工程”四期建设背景下,“应缴尽缴、应享尽享”税务管理规范高效成为大企业管理热点,新一代大型企业智慧税务管理该怎么做?大企业如何借力税务管理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6月10日,“数治企业 韧性成长——大企业税务数字化转型”公益直播课,中央财经大学、金蝶、海信、新奥集团,邀您共同探讨最落地的智慧税务管理方法论,聆听一流企业优秀数字化转型实践,以数治企,韧性成长!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具有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的双重属性。利用好数据要素是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又该如何用好数据,做好税务风险管理,以更好地借力税务管理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委会会长蔡昌深度解读《大数据下的税务风险管理》,前沿政策、趋势、方法论等一手掌握,给你答案!
1000+子企业的超大型组织如何高质量实现业财税一体化?新奥集团税务数字化负责人赵里海倾囊相授《新奥集团智慧税务应用实践》,一起走进新奥集团打造的智慧税务管理新世界!
从一张发票看500强企业背后的增长秘密!海信集团财务流程优化室主任沈新娜带来分享《海信集团发票协同创新实践》,小发票何以开启智慧税务管理大时代?
更有全新的税务方案展示及丰富的可视化税务场景体验,一招解决大企业税务管理之忧!
● 智能发票管理助力企业实现全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票全生命周期管理!
● 全税种纳税申报,通过税务云实现“一站式”智能化合规申报,降低涉税风险!
● 税企直连,实现税务云与电子税务局间安全对接,企业一键报税,降低办税负担!
划重点!
课程大纲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