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二本学生考研中科院计算机专业有希望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科院计算机需要明确一下考哪个研究所。
计算机方向比较知名的研究所,
北京:自动化所=计算所>软件所>信工所
其它还有略差一点的,比如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沈阳计算所,空间科学中心等都招计算机方向的学生。
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本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也招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
所以明确一下你考哪个研究所,不同研究所水平和难度都差别很多。如果你想考好点的,希望大点的可以试试信工所(招人多,就是方向偏信息安全),这依旧不小的风险了,再往上如软件所,说实话二本出身真的没有任何优势,理智考虑需要谨慎选择。
为什么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中科院院士:主要原因有三个,听完后,我暗暗点头,说的确实在理。
你家孩子学奥数了吗?看过太多数学学霸解题的视频,感觉人家就是“神”,你眼睛还没看明白问题,人家已经写出来解题思路了。奥数,很迷人,却也很让人感觉有压力。
就像我家孩子,是没启蒙奥数的,但他自己,拿着我淘来的旧奥数书,看的津津有味。刚才还跟我说,质数、偶数、素数、合数,扒拉扒拉一大堆,搞得我都迷瞪了。
对于孩子学奥数的问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认为,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听完他的理由,我算明白了。原来,奥数真的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1、奥数对天赋要求高
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竞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题,也就是为了学而学。如果孩子本身没有超强的天赋,在这种纯竞赛活动中,是不占任何优势的。
那么,学奥数对孩子来说,如果无法取得最终的成果,那就没太大学习的价值了。
2、容易破坏学习兴趣
奥数学习思路,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内容,不是单单靠努力和逻辑能力,就能提升的。还需要在数学方面有独特的敏感性和直觉,这点上,天赋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一直学,一直没结果,孩子会对奥数学习,慢慢失去兴趣,最后完全不感兴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3、对数学提升不大
袁亚湘院士认为,学奥数对数学成绩提升的帮助不大,数学学习跟基本定理、逻辑有一定关系,而奥数则更多是考察技巧和直觉,应试教育下,起到的帮助很少。
就像我认为的那样,奥数题目都奇奇怪怪的,看也很难看懂。
但家长也知道,升学考试加分的事情,如果别的孩子学了,自家孩子却不学,是不是就吃亏了?
再说,接触奥数并不一定非要从很高深的内容开始,可以试试《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数学》,这本书是偏向奥数内容的,适合有余力学习的小学高年级、中学生以及喜欢数学的爱好者。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本教你独家奥数秘籍的书,读完你不能秒变奥数小天才。而是燃起的奥数兴趣,并对数论、代数、几何以及组合数学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拓展,那些你在课堂上可能没弄懂的知识,这本书里有。
翻看第一遍,我有些懵,但我儿子(马上升二年级,超级喜欢数学),却觉得很有意思,今天还跟我说,开始二刷了。
这本书知识部分是比较权威的,因为作者是陈开,同济大学的化学博士,还拥有中学生数学、物理和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和获奖经历。这点上来说,是一般人无法匹敌的。
由于长时间深耕通识教育和文化比较,陈开博士对中外教育中,关于数学思维拓展方法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就像电脑常用的“二进制”,作者认为“唯一性”太强,不如“三进制”更省事儿更科学,还用小白鼠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本来对二进制和三进制还迷糊着呢,看到这里,好像被打通了任通二脉。原来如此!
《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数学》分为四个部分:数学女王、数学的音符、数学的曲线、演绎的学问,通过四个章节,把数论、代数、几何和组合数学几个基本概念,讲解的清清楚楚。
陈开博士在书中提到的例题,部分选自进阶、竞赛题,适合准备以奥数为目标的读者学习,通读全书,能做到理解到位和举一反三,学习奥数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喜欢泉灵老师的一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这本书就是如此,把孩子交给这本书,奥数兴致冉冉升起,你也就不用跟着发愁和操心了。链接我放在下方了,需要的父母自取!
#育儿事务所##人类幼崽研究所#
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数学
岁月如酒
2022-10-14惊讶!没想到现在高学历找工作也这么难。一个同济大学计算机博士的求职经历:
华为,简历挂
中兴,简历挂
大疆,简历挂
海康,年薪25万
江西理工大学,简历挂
中科院软件所,合同,月薪14K
蚌埠学院,简历挂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月薪12K
深圳老师,简历挂,教育局初审没过
深职院,简历挂
普华永道,简历挂
最后无奈签了海康